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陳乃菁專欄|一輩子的賢妻良母,為何老了變得自怨自艾、讓子女頭疼?中年該為晚年做的3大佈署
下一篇

嫺人專欄|當FIRE族很逍遙,為什麼要回職場上班?2個故事,看清提早退休的好處與缺點

陳乃菁專欄|一輩子的賢妻良母,為何老了變得自怨自艾、讓子女頭疼?中年該為晚年做的3大佈署

家庭成員的成熟度,攸關長照品質。

文/陳乃菁 圖/Shutterstock

編按:看過眾多長照家庭後,高齡醫學專科醫師陳乃菁體認到,晚年想得到品質良好的長照,不只是家人間誰出錢出力,更重要的是,包含被照顧者在內的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該具備這個特質。

我是神經內科也是高齡醫學專科醫師、其中特別專注失智症照護。因此在日常門診中,除看診、給藥等例行事項外,我這個醫師還要不時提供類似心理諮商、家事法官、甚至收納秘密的樹洞等各項功能。

不是出錢出力就足夠  長照品質的關鍵:全家人的成熟人格

好幾年下來,患者與家屬在診間內傾吐、發洩、對質,不同的家庭戲劇來回上演,我慢慢觀察到有件事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談到長期照顧,千萬不要以為談好了家中每個人分攤多少錢、到底住誰家等決策後就萬無一失

這些問題當然很關鍵,但決策還是需要「人」去執行,因此要確保家人給老人家的長照是有良好品質的,同時家人在照顧老人時能游刃有餘的,更重要的前提是全家人擁有成熟的人格

「成熟人格」約略是指冷靜的思考、可被信賴的處事、穩定的人際互動、能以健康的心態面對挫折等等,總之就是我們稱讚一個人說「從他行事方式看起來真是個成熟的大人」的意思。

說起來好懂,問題是要能在家人身上都培養出這樣的人格可不容易,若讀這篇故事的大家如果恰好是組成家庭、正在養兒育女的父母親,我特別想勸大家要趁中壯年時就開始好好經營家庭,因為眼前家人的「成熟人格」,很可能就是我們晚年能不能享受安心長照的入場券

讓我用章奶奶的故事來解釋一下。

章奶奶老了,兒女都搬出去自組家庭後,她與老伴共同住在老家,日常生活很固定,偶爾出門買菜,此外就是宅在家中煮飯、看電視。

她沒有宗教信仰,所以沒有定期出門的安排,也沒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因此沒有老朋友或左鄰右舍三不五時來交際。

章奶奶需要用錢時就是跟章爺爺開口要,但章爺爺給錢總是要唸個幾句,於是老夫妻間很容易就鬥起嘴來。

這樣的生活過了好幾年,說起來章奶奶就是社會上常見的老年台灣婦女的模樣,這個家庭基本上沒大問題。

可是人難免老病,章奶奶癌症上身,歷經後續治療後也算獲得順利處理。回家後的章奶奶在脖子上帶了個氣切,若她想說話,就要把氣切口蓋上才能發出聲音。此外,癌症治療讓她元氣大損,回家後的章奶奶肌肉無力,行動變得遲緩。

明明身體好多了  媽媽為何持續對子女情緒勒索?

章奶奶來到我診間時,已經是癌症治療後了,主要是協助她處理失眠的問題,經過幾回看診後,章奶奶用藥減少,脖子上的氣切口縫合了,就連雙腳的力量也找回不少,原本靠輪椅行動的她已經可以自行走動。這一切跡象都顯示章奶奶的健康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可是她的兒女們見到我時卻眉頭深鎖,一個比一個憂心忡忡。

面對我的疑惑,章奶奶的孩子很頹喪地說:「陳醫師啊,我媽媽身體好,可是還是很不好啊。她排斥我們,每天都生氣,總說要自殺。」

我一開始以為是孩子們對老人家進步的程度期望太高,導致母子間關係緊張,我還好言好語勸慰:「不要對媽媽要求太高,現在的她已經很棒啦。我跟你說,我們當媽的人在懷孕時,對肚子裡的孩子只求健康啊。只是孩子出生後,我們往往忘了這樣單純的心態,於是加在孩子身上的期望越來越多,既希望孩子長得強壯、又希望會認真讀書,簡直沒完沒了啊。」

章奶奶的孩子點頭:「醫生你說得有道理。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媽媽整天待在房間內,連家門都不想出去。她覺得自己是沒有用的人,每天開口閉口就說想去死。我們也有努力要跟她溝通,表示出很多的關心,問題是媽媽不接受拒絕,只要我們稍微有點不遵守媽媽的表現,媽媽就會喊說要去死、要去撞牆給家人看等等。我們真是又害怕、又擔心,和媽媽之間陷入一種鬼打牆似的無法溝通的狀況。」

他口中描述的是社會中常見的老人形象之一:動不動就說自己沒人愛、家人都不關心自己、生命沒有價值了、不如去死一死等等。我越聽越嘆氣,私下去問問擔任心理師的好朋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心理師耐心解釋:

「理論上,每個成人都要有穩定的自我狀態,包括對任何情況都能適應良好、令人信賴等特質。可惜的是,從你口中描述的狀況聽起來,章奶奶的自我架構不穩定、自信心不足、與家人沒有穩定深入的關係。她的生活也呈現沒有重心的狀態,現在罹癌這場大病造成她對自己的自信心更不足,還讓她對自己與家人的關係焦慮不安。

也許她是擔心被拋棄、被嫌棄,但是又不知道應該要如何用良性的方式與家人互動,所以就直接用憤怒、傷害自己等極端方式來表現。」

把握中年期做出改變  練習表達情感與需求

我仔細聽完,不免為章奶奶覺得可惜,因為想到如果她早在中年時期就看出生活的困局和自身弱點,或許她就可以早幾年做出改變,也許是培養出更完整的自我,或者是對自己產生足夠的信心,也可能是有能力好好表達自己的心情與需求。

凡此種種一定會對她在老病時有所幫助,例如減少她被拋棄、不再被愛的恐懼,也能好好與孩子們理性溝通,讓照顧她的家人感覺能一起努力找出最好的方案,而不是在承擔長照工作時還覺得母親不可理喻,搞得照顧者和照顧者雙方都身心俱疲。

但話說回來,今天的局面難道是章奶奶一個人造成的嗎?難道她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嗎?難道一生都在照顧家人的母親,會故意在老病時想讓孩子們不好受嗎?

我回頭看章奶奶的人生,她真的是大家口中描述的傳統女性:只讀到小學畢業,之後就回家跟在父母身旁做事,成人後乖乖出嫁。婚後,先生外出工作賺錢,她就把做人妻子的角色扮演得無可挑剔,整天在家煮飯、整理家務、陪伴孩子、督促學習、安排怎麼在一份薪水的狀況下拉拔大一群孩子

這就是章奶奶的一生,她是老式人,從沒有想過什麼叫做自我尊嚴和自己的價值,她書讀得不多,沒正式進入職場與人互動,因此她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什麼又是正確的互動方式

她只知道要買件自己喜歡的衣服都要思考許久,看是要從家用中支取、還是冒著被嘮叨的風險再找先生拿。這樣的生活她也習慣了,不知不覺孩子們長大後脫離原生家庭,老母親被留在原地等大家有空時回家,只是獨立出去的孩子們各有各的煩惱,整天忙於生活,無暇思考老母親的狀況,直到長期照顧的需求出現,迫使大家不得不面對,這才發現長照真的不是只有吃什麼藥、花多少錢這麼簡單。

孩子們要處理的問題說起來千頭萬緒,甚至還牽涉到他們無法處理的老父親,因為章爺爺也老了,自年輕起就定型的夫妻和親子互動模式,又怎麼會因為章奶奶晚年的需要就能說改就改的呢?

長照猶如照妖鏡  映照出家庭成員原本的弱點

同為女性,我不免要為上一世代的傳統女性生活感到心疼,其實說是上一世代,還真的沒差距那麼久,例如日前來到我診間的一位太太不過50出頭年紀,不得不滿臉為難地低聲哀求:「陳醫師,我連看病都要跟先生請款的,我先生會問我為什麼要常常看病,我真的不好受⋯⋯陳醫師,有沒有可以拿一次藥就吃到好的方法?」

看著還在中年的她,我內心已經開始為她的晚年如何長照擔憂起來,章奶奶的面孔更不時閃現在我的腦海中。這2位女性以及背後的2個家庭,顯示的是相同的長照困境,而但凡有困境,受苦的絕不只有需要被照顧的當事者,圍繞身旁的家人勢必會受到影響。

對老人來說,晚年生活已經不容易,對中年兒女輩來說,要撐起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更是困難,但長照需求一出現往往是急迫的、是火燒眉毛的,是每天醒來就是搶掛號、找病床、錢流水般出去,在這種壓力鍋的日子裡,誰還有餘裕回頭處理累積好幾年的家人心態和行為習慣呢?

於是我會說,能好好處理長照問題的家庭,往往是家中每一個人,上自老下至小,都已在之前花20年、30年、甚至更久,建立好的家庭環境,讓家中每一個人有時間長成成熟的人格

這個概念很類似「練兵千日用在一朝」的說法,若說小孩是兵,有天要為長照問題衝鋒陷陣,那麼為人父母者自然是承擔練兵責任的人,因此,我特別想叮嚀年輕父母,請你提早想想晚年生活,願你在還有時間時好好培養孩子們、伴侶以及自己的成熟人格,取得好的長照品質的入場券要花上長久的年歲,但至少我們還有時間,讓我們一起努力,事前的努力總好過將來的後悔莫及。(相關閱讀:陳乃菁專欄|最高品質的照顧,是不能言語我依然懂你!父母生病前,就該累積理解與體貼的存款

陳乃菁醫師給中年人的3大建議:知己、敬人、經濟自主

1. 中年人一定要好好認識自己

看過無數對高齡長者的家庭困境後,建議每個中年人要好好認識自己,對於自己的存在保持自信與敬意。假如發現自己本身的不足,請趁還沒進入老年時就開始努力的多方嘗試與尋找。

2. 學會尊重他人理性溝通

學會跟所有人,包括父母、另一半、朋友、孩子們,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讓彼此間能正確地互相理解、以彼此尊重的方式來溝通。不要用年紀或身分來壓制對方,成熟的個人不是靠出生多久或在家中被稱為長輩來取得主導權,而是以尊重來換得對方真心的尊重,畢竟人是互相的。

3. 認同主婦主夫的價值,給予金錢自主權

希望大家都認可家庭主婦是偉大的工作,她們用自己的一生拉拔大一個家庭,沒進入職場不代表她就沒賺錢,相反的她的犧牲可能更大,因為她為家庭付出的犧牲和每一天承擔起的家庭勞務,若換算成金錢可是天價。

即使是選擇了做個家庭主婦(或主夫,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願意在家好好帶孩子),也應能得到屬於自己能任意使用的經濟自主權。這裡的重點不是多少的金額,畢竟錢不是萬能,若給錢的人心不甘情不願,收錢的人依舊能因為被看不起而感覺受傷,說真的,看別人臉色拿錢的日子不好過,希望家人能為待在家中主持家務的人給予定期定額的款項,這是代表對他們付出的肯定。

相關閱讀:陳乃菁專欄|如何讓80歲的自己過得比現在好?養成多個正確的小習慣,拉長時間就會看到成效

2023/08/2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嫺人專欄|當FIRE族很逍遙,為什麼要回職場上班?2個故事,看清提早退休的好處與缺點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