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菁專欄|如何讓80歲的自己過得比現在好?養成多個正確的小習慣,拉長時間就會看到成效
人生像長跑,要拉長時間來思考。
文/陳乃菁 圖/Shutterstock
編按:健康與人際關係,其實與理財一樣,都是需要時間累積。陳乃菁醫師提醒,不妨從長遠的眼光來評估照顧父母、健康、人際關係的決策。從另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我們都可能活到80多歲,此時若有認為過去做得不夠的事,現在開始調整,仍有機會讓80+的自己,過得再好一些。
受邀參加「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記者發布會,這份大調查由《50+》、遠見民意調查與復華投信合作,針對財務、健康與關係3個面向,調查台灣50歲以上族群對過去後悔做得不夠的事項。我主要負責在「關係」這個面向提供意見。
過程中從同場參與的嘉賓們身上獲益良多,特別是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的重要建言,他建議大家:拉長時間來思考,就能判斷,投資整體來說是否有好的報酬率。
我覺得「拉長時間」這個角度,也很適合挪用來做健康與關係面向的思考。
照顧失智長者的長遠思考 讓長輩安心比過度保護更好
這樣想吧!家人間爭執難免,哪個家庭中沒有父母和孩子間因事相互爭執的時候?我就曾照顧過這樣一位患者,他家從事飲食業,俗話說賣吃的就是不要怕客人吃,但患者因失智導致判斷能力下降後變得總愛阻止客人多用點醬油,客人自然不開心,主持店內生意的兒女輩也不開心。
他們吵鬧到我面前來,幾經分析,大家發現這位長輩患病後,孩子們怕他亂花錢就把錢管控起來,長輩覺得存款沒增加可能就是因為餐廳不賺錢,所以限制客人是他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為這個家庭著想——方法或許不妥,但老父親的出發點是為了家人好。
若兒女們能用更長遠的眼光來面對父親失智後在金錢上的擔憂,或許就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像是把存款放在爸爸的帳戶,或是每天跟爸爸報告餐廳的盈利狀況。其實長輩有儲蓄的習慣,看著錢寶寶越長越大、越生越多,就有天然的安心感。說到底,父親存一輩子的錢也是要給孩子們,不論他是存著、還是花掉,都是他一生努力想要留給孩子的一種習慣。
我也聽過別的孩子這樣說:「我都叫媽媽盡量花,買想吃想喝的,出國去玩。不用留錢給我們啦。這是她應得的,她沒有欠孩子什麼。」
健康是一輩子的事 走路融入生活,不欠運動、睡眠、壓力債
另一個適合用長遠眼光來談的議題是:健康。
許多人上了年紀會後悔長年來自己沒有多運動,也沒有好好睡覺或調適好壓力。這3件事中,運動換得健康是大家多半能接受的想法,困難一點的是關於睡眠,許多人年輕時捨不得睡,等到上了年紀身體累了,卻發現要躺下去就睡得深沉變得不容易了。
不好好運動和不好好睡覺,大家通常會藉口:沒時間。這樣的現象也發生在我們醫護人員身上,更麻煩的是我們每天面對的是高度壓力的工作環境呢。
該如何維持運動習慣呢?一定要去健身房或到操場上跑步嗎?我覺得把走路融入生活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
我身旁有個醫師朋友選擇使用計步器,規定自己在中午12點前要走滿3,000步、下午5點前再走3,000步,如果可以,晚上再走3,000步。累積下來每天走快要1萬步了。我常常看到這個朋友穿著醫師袍在醫院內走來走去,避免搭電梯,用身體力行的方式來默默做運動。這樣的模式大家都可做,比方搭公車時提早2站下車走路,每天做就成為日常習慣了。
睡覺的道理也很類似,從醫學的角度來說,若沒有好好睡覺,即使一段時間內靠咖啡因來延長清醒時間,還是會累積睡眠債的。累積的量過了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就會來追債,身心更加疲倦。
所以我每次演講總愛勸聽眾:人生很長,把要做的事情一個一個列出來,分先後順序慢慢做。不只是求快速完成,而是要把人生當長遠的賽跑,跑得久才跑得遠。
親子關係減少上對下的威嚴 多支持少否定、慢慢增加互動
至於在關係面向,調查發現民眾通常後悔沒能把父母、婚姻伴侶和子女們的關係處理好,大家上了年紀後會希望過去能多與孩子們溝通、會後悔沒多陪伴父母,反倒是與朋友間多半還能維持不錯的關係。
我們的文化中父母子女關係比較有上對下的隱藏意味,父母親習慣下指導棋,不容易先思考孩子們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應該如何溝通和並且一起做出結論。這樣的盲點當然不是說改就改,如果前半段人生中錯過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那也不要放棄,即使過了50歲後還是可以重建親子關係的。
方法不是突如其來的關心,畢竟成年後的子女們都已在為自己的事業或家庭打拼,所以委婉一點會更好。例如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去看阿公阿嬤(自己的父母輩),用家庭互動的方式,拉近祖孫三代距離,重建熟悉感以及默契。
要時時提醒自己:萬一當孩子提出需求時,不要馬上就把他的意見都給否決了。「好,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或許是更好的應對方式。在親子一起想辦法的過程中,我們一起思索各種可能方案。不要帶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及成見,才不會產生衝突。而這樣的陪伴,就可以彌補過去所溝通機會不足時的遺憾,也可以帶來親子陪伴的效益。
陳乃菁醫師的建議:如何減少人生下半場最常見的後悔?
1. 還沒50歲的人:和孩子一起運動、早睡早起
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多陪陪孩子,孩子是精力旺盛的金頂電池也需要早睡早起,剛好你可以跟他一起運動趁機增加溝通,透過相同的作息增加睡眠,同時減少未來健康與關係面向的遺憾。
2. 超過50歲的人:為了自己80+的幸福,現在開始調整
如果你有這些遺憾,換個角度想:幸好才50+,馬上開始準備都還來得及,因為我們都要活到至少80+。
關係面向要慢慢來,不能一蹴可幾。父母還健在的人,可以從陪伴年邁父母吃飯、運動、參加活動開始,也可把年輕孩子一起帶進來參與。高齡阿公阿嬤正在老去,好好珍惜時光,也順便跟孩子多聊聊。
健康面向重點在於養成紀律,提醒自己一天不運動或晚睡,很容易就有第二天和第三天,累積更多不運動和晚睡的日子。
2022/08/0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