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中心怎麼選?服務項目、收費與補助申請

日照中心怎麼選?服務項目、收費與補助申請
2023.08.05
73,508

2023.08.05

73,508

文章用聽的
00:00 11:59 1

文/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衛福部長照專區全國法規資料庫

編按:隨著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扶養壓力越來越大。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台北市2022年扶養比正式超過5成,代表平均每2個工作人口就要照顧1名長幼。當長輩身體出狀況,許多家屬會選擇辭掉工作自行照顧。但是長久下來,獨自承受壓力的照顧者不僅身心受到影響,對家庭經濟也是一大負擔。如何透過長照資源減輕壓力,讓長輩獲得更專業的照顧,還能拓展社交生活?《50+》帶你一次了解日照中心服務項目、服務對象、收費方式和補助申請方式。

日照中心是什麼?「日間照護服務」屬於長照的一種

日間照顧屬於長照四包錢的「照顧及專業服務領域」,當家中有失能或失智長輩,家屬可以在白天時,將長輩就近送至日間照顧中心接受照顧。

日照中心就像是「長輩的幼兒園」,除了提供生活基本照顧,也有豐富多元的課程內容。白天家屬上班時,可以將長輩送到日照中心,由專業的護理師、社工師、照服員等服務團隊負責照顧,到了傍晚再接回自家。有了日照中心,不但可以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也可以讓長輩維持社交機能,並透過專業的照顧服務減緩身體機能退化。

相關閱讀:台灣照顧歷程平均9.9年!每人必懂長照四包錢,每月可省萬元

日間照護中心的服務項目

1. 生活基本照顧服務

2. 餐食服務

3. 從住家到日照中心的交通接送服務

4. 促進長輩活動及社交能力的健康促進、文康休閒等活動

5. 家屬指導與諮詢服務

日照中心和養老院有什麼不同?

日照中心和養老院雖然都是為長輩服務,但是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收費方式都不一樣。基本上,日照中心並不提供住宿服務,而且家屬也可以申請長照補助,補貼部分或全部費用。

 日照中心養老院
服務對象失能、失智長照對象。無罹患重大疾病,具備自理生活能力的長輩。
服務內容餐食服務、復健護理、認知訓練、文康活動等。不提供住宿服務。基本保健服務、運動休閒空間和醫護通報系統。無法行使醫療服務。
收費方式屬於長照2.0社區照顧中的一環,家屬可以申請長照補助。自費入住。

相關閱讀:【顧爸媽:怎麼挑安養院?】把安養機構變成家,將生活自主權還給老人

日照中心適合哪些人?服務對象的申請條件

不管是符合長照2.0服務對象資格,或是有日間陪伴和照顧需求的長輩都可以到日照中心,透過一對多的照顧和團體活動交流,讓長輩維持甚至提升生活品質和身體機能。

長照2.0資格:

1. 65歲以上失能失智長者

2. 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

3. 50歲以上失智症者

4.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

日照中心如何收費?可以申請補助嗎?

日間照顧屬於長照服務之一,費用會因以下5種因素而有所不同。

1. 長照需要等級

2. 身分別

3. 每月需要照顧天數

4. 全日型或半日型日照

5. 是否需要交通接送

而符合政府長照2.0服務對象並經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轉介者,收費標準依據政府規定之長期照顧服務給付及支付基準,依失能等級每月給付10,020至36,180元。一般戶負擔16%,中低收入戶負擔5%,低收入戶全額補助。

長照需要等級半日收費(元)全日收費(元)補助上限(元)
第2級34067510,020
第3級42084015,460
第4級46092018,580
第5級5251,04524,100
第6級5651,13028,070
第7級6051,21032,090
第8級6451,28536,180

相關閱讀:超高齡社會的長照難題,有解嗎?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專訪:最好的長照政策,就是讓大家不需要長照

日間照護中心有政府規範嗎?

根據衛福部發布的「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日照中心在服務規模、服務設施和服務人員都有嚴格的規範,確保提供安全且專業的照顧服務。

設立標準提供方式
服務規模服務人數

1. 應採單元照顧模式,每日同一服務時間至多服務60人。
2. 單元照顧模式指每一單元以10到15人為原則。

其他每30人之使用區域應有固定隔間及獨立空間。
服務設施總樓地板面積平均每人應有6.6平方公尺以上。
休憩設備、寢室每一空間應設休憩設備,且不得設於地下樓層。
衛浴設備

每一空間應設衛浴設施並符合以下規定:
1. 至少設一扇門,淨寬度應在80公分以上。
2. 屬於多人使用之衛浴設施,應有適當之隔間或門簾。
3. 地板有防滑措施,並配置扶手及緊急呼叫系統。
4. 有適合乘坐輪椅者使用的衛浴設備。
5. 有適當照明。

日常活動場所

1. 平均每人應有4平方公尺以上。
2. 每一空間應設多功能活動空間。

廚房應維持清潔並配置儲藏、冷藏(凍)、配膳、餐具清潔及食物烹煮(或加熱)設備。
其他

1. 應設有辦公空間及個案紀錄放置設施,並得視業務需要設會議室、諮詢室或其他與服務相關之必要設施。
2. 單元間應有共同活動空間。
3. 得視業務需要設置醫事服務設施。
4. 得視服務使用者之需要,設適當且獨立空間,並提供個別化服務。

服務人員社工人員或護理師(士)

1. 每服務30人應置社工人員或護理師(士)1名,未滿30人者,以30人計。
2. 業務負責人具社工人員或護理師(士)資格者,得與各該人力合併計算。

照服員或家庭托顧服務人員

1. 提供失能者日照服務,每照顧10人應置照服員1人,未滿10人者以10人計。
2. 提供失智者日照服務,每照顧6人應置照服員1人,未滿6人者以6人計。
3. 提供失能、失智混合型者日照服務,每照顧8人應置照服員1人,未滿8人者以8人計。
4. 服務未滿45歲之失能且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其照服員應取得身心障礙服務相關訓練證明,與身心障礙者比例不得低於1比20。

其他

1. 得視業務需要置行政人員、醫事人員或其他工作人員。
2. 提供醫事照護服務之醫事人員,應依醫事法令相關規定辦理。


選擇日照中心的4個重要原則

在眾多日照中心之中,該如何挑選?以下4大原則,協助你挑出最適合長輩的日照中心。

1. 照顧專業

依照法規,日照中心在硬體設備和工作人員都有一定規範,以確保民眾可以獲得專業照顧服務。

硬體設備包含樓地板面積、衛浴設備、日常活動場所等,均需符合政府規定。

而日照中心的工作人員共分為三種角色,包含社工人員或護理師(士)、照服員或家庭托顧服務人員和其他人員。根據收治人數,工作人員的職務角色和數量也有一定規範。

2. 活動設計

依照長輩需求,日照中心應安排適合的課程活動,以提升或維持身心機能。例如針對不同興趣和身體狀況的個人活動、團體康樂活動、節慶活動或戶外活動等。

3. 餐食提供

餐食應符合長輩的營養需求,並且能針對長輩的特殊飲食需求提供適當客製化調整,也需符合衛生安全條件。

4. 家屬支援

提供家屬正確的照顧知識,並能提供適當的情緒和喘息支持。

日照中心提供了長照路上的喘息空間

在漫長的長照路上,家屬如果將照顧責任全部攬在身上,不僅會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可能會讓家庭經濟失衡,陷入窘迫情境。

若能調整心態,適時讓長輩到住家附近的日照中心,除了能讓家屬獲得喘息空間,也可以讓長輩接受專業的照顧服務,並透過社交活動,刺激認知功能,對於減緩老化速度將有一定幫助。

相關閱讀:看遍無數老後照顧現場的體會!居服員楊嘉敏:50歲後該做好的3個心理準備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