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為身體創造抗癌環境!癌症病人適合的3種運動處方,減緩疲憊感、幫助身體自我修復

運動,能為身體創造抗癌環境!癌症病人適合的3種運動處方,減緩疲憊感、幫助身體自我修復
2023.03.02
32,599
作者|陳莞欣

作者|陳莞欣 2023.03.02

32,599

文/王鈺棻 圖/Shutterstock

編按:研究顯示,運動能抑制癌細胞成長。罹患癌症的病人除了休息,更要運動健身,才能改善治療所帶來的癌因性疲憊症。適合癌症病人的運動處方有哪些?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最新統計,台灣一年有超過12萬人罹癌。運動不僅有助抗癌、維持一般人的身體健康。對癌症病人而言,做對運動,也能舒緩疾病所帶來的身心壓力與治療前後的不適。

罹癌後,做哪些運動有助恢復、促進健康?不同癌症的病人,做運動時有哪些需注意的事項?

罹癌除了休息,更要多動!運動可緩解癌因性疲憊、為人體創造抗癌環境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有7到8成的癌症病友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身心俱疲、虛弱、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對生活感到乏味等「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的狀況。除了癌症本身會耗損身體能量,進行化療、放療、手術等治療的副作用,如貧血,噁心,嘔吐,疼痛,失眠和情緒變化等,也都會導致癌因性疲憊症的發生。

大家常勸病人要多休息,但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常佑康表示,癌症病人往往愈不動,愈會覺得疲累。而且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會導致病人肌肉力量下降,進而影響存活期。因此,運動絕對是改善癌因性疲憊症的重要解方之一。他建議,病人在開始癌症治療前就要運動儲備體能,治療期間若有疲憊感也要勉勵自己多動,治療後更要持續規律地運動。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