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生階段,友誼需求也會變!空巢期、搬家後或單純的「我變了」,如何結交新朋友?

讓不同的朋友,為生活帶來不同的快樂。
讓不同的朋友,為生活帶來不同的快樂。
2023.01.12
46,840
作者|50+選讀,50+書摘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讓不同的朋友,為生活帶來不同的快樂。

作者|50+選讀,50+書摘 2023.01.12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46,840

文章用聽的
00:00 18:58 1

文/艾琳.法爾科納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人不可能一輩子不變,所需要的朋友也是。生活中較平衡的關係是,不同的朋友可以滿足自己不同的需求。中年後覺得交新朋友有點累?本文分享4個步驟,關於想結交各種不同類型的朋友,也有相關建議對策。

天文學家瑪麗亞.米切爾在1855年的日記裡寫到了友誼:

我下定決心,要建立更平衡的關係⋯⋯把情感世界的重心放在單一個人身上,是多麼不明智啊。反倒應該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在許多人,讓不同的人各自滿足自己不同的需求。例如,一個人提供智識的刺激;另一個人則讓我們因為認識他而更有彈性和活力,也更快樂,散發出更多幸福;再另一個人,會激發出我們的溫暖和感情,讓我們的內心成長有如身處夏天的感覺。

這個想法在幾個方面吸引了我,因為在對的友誼中,結交之初固然是輕鬆的,但也要保有一定的策略——你要積極填補朋友圈,並努力擴展自己。隨著生命進程的變化,我們對友誼的需求也不斷在改變。人生遲早會帶我們走到不同的地方,如果我們想要成長,就必須找到能滿足不同需求的人

有些關係會持續一生,並隨著你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而有些關係只在特定框架內才有意義。了解自己的人生階段,以及你在友誼中需要的東西,有助於你更有意識地選擇新的關係。

荷蘭社會學家杰拉爾德.莫倫霍斯特(Gerald Mollenhorst)表示,結完婚和生了孩子後,人們會放棄相當大比例的親密朋友。

此外,有點嚇人的是,德國研究人員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過去35年來,從全球來看,友誼網絡正在不斷萎縮。根據報告,比起2000年至2005年期間參加研究的受試者,1980年至1985年期間的受試者平均多了4名朋友。一方面我們知道友誼對個人健康和社群健康的益處,一方面也看到現代人疲勞的危急情況,因此可以說,此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去扭轉朋友減少的趨勢。

好關係能讓生活品質變好!你有哪些不同角色的朋友?

當我看到人們因為結婚和生育導致朋友數量銳減時,我想起從事伴侶諮詢的著名心理治療師暨Podcast主持人埃絲特.沛瑞爾(Esther Perel),她經常談到一個現象:「現今,我們想從同一個人,也就是我們的伴侶身上,去感受到踏實、意義和永恆的存在。但這在過去,是需要整個村莊的支援才辦得到。」人脈減少,不僅會使我們在生理機能和情感上受到傷害,還會在我們的浪漫關係中增加壓力,進而構成真正的威脅。如果你希望伴侶凡事都迎合你,那麼你會失望的。沛瑞爾接著說:

「目前,我正在思考村莊的重要性。我如何建立我的村莊,你又如何建立和維護你的村莊?請記住:生活的品質是由關係的品質來決定的。」對許多人來說,這表示現在該為老朋友和新朋友去努力經營出優質的友誼了。

你可能跟我一樣,想到要開始一段新友誼就覺得腳步沉重。要怎麼開始呢?首先,重要的事要先做,即你必須知道你的友誼缺口在哪裡。請記住,重點不是要從每位朋友那裡得到一切,而是要讓你的生活中,擁有不同角色的朋友。如果正逢人生轉變之際,此時考慮你的朋友名冊會是很好的時機。就算生活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值得每隔一段時間就檢視一下。

另一個要思考的因素是你的能力。你是否在工作、家庭和家族之間,忙得暈頭轉向?如此一來,你可能只想鞏固目前的友誼,並確保你有時間與這些朋友相處。

但有時候,你可能需要更多一點的人際接觸(然後減少看真人秀節目的時間),所以你可以想一想,你怎麼去分配時間和精力的使用。

空巢期加上搬家  花時間交朋友是必須也值得的

我的朋友海倫.柯諾—柯恩,她的生活迫使她一次又一次地學習交友的藝術。

當孩子長大並離家時,她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新的人際關係篇章。「我成了空巢老人,交朋友好像變成一場全新的球賽,你不再因為有一、兩個孩子就可以拿到有效門票!」這段時期她和丈夫也經常搬家,「我常常發現自己身處陌生的新環境,一個人都不認識。我必須找到幾個和善的朋友,來分享美好的時光。此時,能否遇見你想邀請她進入你世界的人,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它的條件變得更關乎你們是否契合,以及你個人的親和力。」

少了為人父母的日常責任,她有更多的時間去交朋友。她觀察到,生活經驗使她更清楚地知道,她想投入時間的朋友類型。「我會說,這很有挑戰性,也很耗時,你必須願意為新友誼投入時間和精力,否則毫無義。現在,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在意我的朋友是誰。我看重的是我喜歡誰、我和誰相處融洽,不再像以前媽媽朋友圈那樣在乎的是實用性。」

如何結交新朋友?4個簡單步驟

結交新朋友當然有其難度,或者會讓你覺得付出的努力超過它的價值。但在閱讀過所有的研究以後,我相信好處遠遠多過不自在的感覺。但究竟該怎麼做呢?我在研究這一點時,偶然發現心理學家瑪麗莎.佛朗哥(Marisa Franco)在Psyche網站發表了一篇很棒的文章,她將整個過程歸納為4個相對簡單的步驟。

1. 假設人們喜歡你

你會出現迴避模式,是因為你害怕被人拒絕,這種恐懼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以正面的心態參加社交場合,假設人們喜歡你,那麼事實更有可能變成這樣。

2. 主動

你必須捨棄友誼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個迷思,你才能明白「主動」的重要性。你必須承擔責任,而不是被動等待。重要的不僅僅是人要出現,而是當你到達時,要向人們說「你好」。

3. 持續參與

如果你想交朋友,應該承諾你會在某個地方出現幾個月。如果你參加某個活動感到不自在,然後就不再參加,你這是在貶低自己的價值。如果你堅持下去,你會感覺更自在,也能和別人更熟識,某種程度這可歸功於「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久而久之,人們會更喜歡你。

4. 展現脆弱的一面

我喜歡把點頭之交看作是熟識的人,而朋友就是你熟識的人。要交到真正的朋友,你必須分享自己的事,並詢問別人問題,讓他們也分享自己的事。你不需要將告訴心理治療師的資訊也說出來,在最深處黑暗的祕密之外,你還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事。

一句話總結上述方法,就是要保持正面態度。相信你自己!試試看!多試幾次!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交朋友就像從事有趣的冒險一樣。你清楚了解人生的缺口在哪裡,你就可以開始用策略性的方法來填補它們。

想結交懷舊型朋友?善用社群媒體並主動聯繫

你不能回到過去,所以無法創造一段從你8歲開始持續至今的友誼。但如果你渴望與人生中的某個時期建立連結,這點你可以做到,因為社群媒體讓你找到舊識變得相對容易。

弄清楚你要找的是什麼人,是否有位同學懂你奇怪的幽默感?在你早期的工作中,是否有人在智識上激勵了你?是否有人知道關於你的一些事情,而那是你想保存下來的?是否有一段時期,你更狂野、更堅定、更有創意?生活中如果有人可以跟你分享那段回憶,你是否能更上一層樓?

當我在滑IG時,我收到住在加拿大溫尼伯的老朋友莉薇的加好友請求。我的心充滿了喜悅,我立刻按下確認。我直接聯絡了她,從那之後,我們開始聊天。我以前不知道我需要這種聯繫,要不是我對友誼有了新的思維,並且刻意去了解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否則我也很容易錯失這個可以投入情誼的機會。

想結交滋養型朋友?先找到自己柔軟的一面

如果你想在朋友圈留一個位置給滋養型的人,就必須先找到自己柔軟的一面。

假使關係中充滿諷刺評論和挖苦笑話(並不是這兩件事有什麼問題),就不太可能出現關心和展現脆弱的情況。我們有時會以為,體貼和滋養型的朋友只會是我們相識已久的人。這可能是真的,因為如果你認識他們多年,他們對你自然有相當深厚的感情。不過,這種人也可能會隨時出現,因為生活的考驗會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去突顯人們的真實面目。

琳茲.沙爾芙的女兒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疾病,使她比以往更需要朋友。她很驚訝地發現哪些人做得到。「我弟弟真的站出來幫我處理難題,他以我從未想像過的方式挺身而出。我不只是把他看成弟弟,他還是我的朋友。」

想結交創意型朋友?當火花出現主動邀約

好消息是,創意人才幾乎到處都找得到,而且他們的活力和全身上下散發的光芒使他們容易被人發現。

你可能會在隨機的地方,偶然遇到新的創意型朋友,像是在晚宴上、寵物公園。最棘手的部分也許是,當你遇到與你擦出火花的朋友時,你必須願意邁出這一步

瑪麗亞.曼努諾斯說:「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交新朋友會有點彆扭,但我知道同儕團體對個人成長很重要。我一直在與我尊敬的人培養真正優質的友誼,這是很棒的。你們可以一起成長、學習,並且一起同樂。」

想結交導師型朋友?留心別讓交流變成單向

這是最容易培養的友誼之一。導師型朋友不是你需要花大量時間相處的人,但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往往會相當專注,例如你們在討論新專案、逐一檢視選項,或是測試一些新想法。先思考一下,你人生中有哪些事情,是導師可以派上用場的?在婚姻方面,你需要一些智慧嗎?還是工作、教養子女的問題?或者以上皆是?

接下來,找到你的導師。也許你有景仰的人了,你可以將精力集中在那個人身上。如果沒有,也不要絕望,朝更遠的地方找。誰比你領先十年(無論是哪方面的能力),而且看起來很鼓舞人心?要自己做足功課(即使會讓你覺得很困難)。

如果你希望結交一位更專業的導師,請務必盡可能了解她的工作,閱讀她的文章,上YouTube觀看她的TED演講,在LinkedIn上追蹤她的動態。與對方聯繫時,拒當懶人伸手牌,請提供一些東西,可以在電子郵件附帶一篇你認為她會感興趣的文章。請務必認可近期你看到或聽到她最近的作品。

不要太急切,不需要詢問她是否可以當你的導師,而是問問她是否願意見個面,喝杯咖啡,談點具體的事情。如果談得來,再約下一次見面,諸如此類。導師友誼的訣竅,是不要讓交流變成單向的。要注意的是,你也得提供價值作為回報,並詢問她有沒有你幫得上忙的地方

想結交重要的朋友?花時間建立情感連結

如果你生活中重要朋友的位置仍然空缺,你應該從現有的朋友開始審視。你的好朋友不是你的摯友,原因是什麼?你能不能投入時間和精力,來提升一、兩個朋友的關係,以達到友情的巔峰?還是有什麼原因,讓你一直有所保留?如果你想讓新朋友成為重要朋友,你必須有耐心。成為親密朋友需要200個小時,而且是使用這200個小時來建立實際的情感連結,不光只是出現在對方面前而已。

但你絕對可以跟某些朋友一見鍾情。如果友誼一開始就有很大的能量,你可以清楚傳達出你有這些感覺。當然,你仍然必須投入時間,看看第一次的火花是否會成為永續的連結,但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起始式!

想結交像你一樣的朋友?跨出生活圈尋找同路人

這種朋友可能會在許多方面跟你非常相似。只要做你喜愛的事,就有機會與興趣和價值觀相同的人在一起。但如果你想認識新朋友,就必須跨出生活圈去做些什麼。可以去報名課程、參加志工服務或接受派對邀請等等。

有些時候,則是因為你進入新的環境或生活階段,你需要一位某種程度上跟你相似的朋友。如果你不擅長通過線上軟體交友,那麼你就必須進入能夠支持你現階段生活的圈子,像是加入宗教敬拜場所、上課或專業協會。

而當你到了那裡,請睜大眼睛和耳朵尋找有趣的新朋友。請保持友善、樂於給予讚美,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被人喜歡。如果你散發出這種感覺,就能提高結交新朋友的機會。

想認識與你不一樣的朋友?透過共同朋友牽線

你不需要與你認為價值觀難以接受的人出去玩,但你可以擴展你的圈子,認識那些與你有不同經驗的人。你認識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長大的人嗎?你是否認識不生小孩的人?你知道有人沒念大學,然後去環遊世界嗎?你懂的,類似這樣的人們。

想認識這類型的朋友,通常可以透過共同朋友牽線。像是我的朋友桑妮.哈賽布林常常提到一位全職媽媽朋友,也許我就可以約她們倆一起喝咖啡。這位新朋友的選擇與我不同,然而進一步認識像她這樣的人,可以教會我很多東西。同樣地,透過志工服務或參與課程,也能讓自己置身於新的環境中,遇到你通常不太有機會去結識的人。

(本文摘自艾琳.法爾科納著,《如何與朋友分手?清爽到不可思議的友情整理術》,大好書屋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