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琬真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白髮冒不停,又沒辦法達到全白的乾淨美感,怎麼辦?近來,不少50+選擇漂髮,將頭髮中的黑色素抽去,讓頭髮不再黑白交雜。漂髮的原理為何?可以做哪些造型變化?漂髮前後、如何養護?
如何打理髮型,是50後的一大課題。白髮頻繁長、每個月都要染黑,著實麻煩;想乾脆地停止染髮,又怕造型不漂亮。其中,最讓人困擾的是髮色黑、灰、白交雜,很難整理,不如全白的乾淨美感。現在,除了染黑,還有哪些不同的選擇?
企業公司形象講師、雅舍思整體造型師名辰表示,愈來愈多50+選擇「漂髮」——將頭髮的黑色素完全去除、提升明度,達到一頭銀白髮的視覺效果,或染上其他顏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漂髮的原理、注意事項及保養細節為何?
知名設計師陳季敏,一頭亮眼的銀白髮造型,便是透過漂髮達成。(李盈靜攝)
漂髮跟染髮有何不同?去除黑色素原理、優缺點一次看懂
漂髮,就是透過化學的氧化氫將頭髮的黑色素去除,使原生髮色呈現白金色系。由於褪色後的頭髮具有受光性高的特質,視覺上還會帶來發光感的搶眼效果。如果想更時尚,可在漂髮後上以高亮度、色澤搶眼的特殊色,創造豐富多變的造型。
染髮,則是將染髮劑顏色直接覆蓋在原本的頭髮上,展現不同髮色。相較於漂髮,單純只染髮對頭髮、頭皮較為溫和、不刺激。
名辰提醒想漂髮的人,在決定漂髮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頭皮與髮質狀況。有兩類人不建議進行漂髮:
1. 頭髮敏感脆弱者
由於漂髮會使用氧化氫去除頭髮黑色素,若本身的頭髮屬於敏感脆弱髮質,進行漂髮等於讓毛麟片嚴重被破壞,造成髮質受損、脆弱易斷,後續更難維護好髮質。
2. 髮量過少者
如果本身髮量過少,頭皮又經過漂髮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容易掉髮或頭髮難以生長,視覺上也無法呈現自然的美觀。
想進行漂髮,該注意哪些事?事前護理、事後養護重點
漂髮前,就要開始注意頭皮與頭髮的健康。名辰指出,事前護理非常重要。一般來說,髮型師會建議漂髮的前一天,甚至2~3天盡量不要洗髮,讓頭皮自然分泌的油脂形成頭皮的保護層。漂髮前,也會在頭皮上塗抹隔離液或防護乳,避免頭皮與漂色劑直接接觸。
漂髮後,仍要養護頭皮與頭髮,才能持續散發美麗髮色並保有健康頭皮。由於漂髮難免會破壞毛麟片,降低頭髮吸收養分的能力;吹髮前,可先塗抹具備高滋潤、高含量蛋白質的潤髮乳、精華油,滋養髮質流失的蛋白質。吹頭髮時,則避免用高溫度的風吹髮。高溫容易導致色素變質、掉色,以溫冷風吹髮,才能維持剛漂染的髮色與光澤。
無論是漂髮或染髮後,記得先讓頭皮多休息,不用天天洗頭,並搭配使用頭皮養護與滋養的相關護理產品。每天洗髮,容易沖刷掉漂上去的顏色,因此,如果不是油脂分泌過剩或使用造型品,漂髮後初期只要3天洗一次頭即可。
日後洗髮時,也須避免用高溫熱水沖洗頭髮。因為,水溫高清潔力也高,容易帶走漂染的顏色,造成髮色流失。
漂髮效果不如預期、卡色,怎麼辦?白髮染有哪些新的選擇?
名辰特別分享,漂髮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卡色」。簡單來說,就是頭髮無法漂染出設計師預期該有的顏色,像是漂髮漂了一、兩次,卻呈現出紅、黑色調,而不是銀白色。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過去使用了酸性、成分較複雜的染髮劑,造成染料殘留在髮上,因此重新漂染的過程,無法讓髮根立刻吃色。
如果希望頭髮能呈現明亮的質感,如何克服卡色的問題?
名辰說明,設計師通常會使用矯色洗髮精,透過互補色系的概念來平衡髮色。但如果顏色還是上不去,建議過一段時間再進行漂染。隨著時間過去,原本的染髮劑色彩會變淡、新生頭髮陸續變長,就能順利進行漂染。
若不想漂髮、只想染髮,除了染黑髮以外,還有沒有其他選擇?名辰建議,50+染髮可選擇咖啡色調,像是偏咖啡的紅色系等,搭配亞洲人天生的黃皮膚,展現一股自然的優雅感。
此外,他也推薦50+讀者,可局部或挑幾絲髮根,挑染淺咖啡、金色、米色和白金色系,堆疊出層次。這種漸層堆疊的優點是,因頭髮已有自然的線條,即使不刻意整理也很好看。更大膽一點,也能染桃紅、紫羅蘭色,可呈現前衛、朝氣的形象。
找對方法、換個角度思考,白髮不是限制,反而是讓我們改變形象,愈活愈美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