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家和沒靈魂的空間,差在哪?北歐居家佈置心法:善用對比與質地差異,讓房子處處是故事

讓東挑西選而來的家,說你的故事。
讓東挑西選而來的家,說你的故事。
2022.11.16
19,886
作者|50+選讀,50+書摘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讓東挑西選而來的家,說你的故事。

作者|50+選讀,50+書摘 2022.11.16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19,886

文章用聽的
00:00 10:22 1

文/張顥璇(凱西) 圖/《從零開始打造北歐風格的家》悅知文化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其實北歐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很有品味,溫暖有個性的家與沒有靈魂的家有何差別?作家凱西分析,在於對比技巧。懂得營造差異性與不可預期性,才能為空間帶來驚喜與深度,不會讓人覺得扁平、無趣。

挪威賣房的過程非常有趣,像是父母在幫孩子相親一樣。

不論是二手的或新房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再請專業攝影師來幫房子拍攝「定裝照」──這是個約定俗成的做法,若是照片不夠吸引人,會直接影響看房的人數,甚至是最後的成交價。

沒有靈魂的佈置  像把家具展場複製到每一個家

2019年是我第一次在挪威賣房,雖然只有10坪大小,但拍攝當天,我們依然認真地打掃,為了呈現出家裡最好的一面。當時的攝影師是位30多歲的女生瑞尼塔。她一邊拍照一邊跟我們說:「你們家佈置得滿不錯的,很簡單,但又帶點個性在裡頭。」

我們受寵若驚,瑞尼塔接著說:「有些房子就是請軟裝師來擺一擺東西,所以我都覺得有點無趣。」也是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北歐人的家都「足夠上鏡」。當房仲看到差強人意的家,通常會建議屋主找個「軟裝師」(Interior Stylist)來幫忙陳設與佈置

「有些軟裝工作室只是隨意擺設,讓人感受不到靈魂。」瑞尼塔接著向我們解釋。事隔幾年,我才深切體悟到瑞尼塔口中「沒有靈魂的家」究竟是什麼意思,也幾乎可以一眼看出即將出售的公寓,究竟是屋主本身很有品味,還是軟裝工作室的作品──有時甚至可以辨認出是哪間軟裝工作室的「傑作」。

而瑞尼塔口中沒有靈魂的佈置,標準配備往往是:天鵝絨沙發、天鵝絨抱枕、天鵝絨地毯、現代感十足的花瓶、現代感茶几……而且不管地板與牆壁顏色與格局,擺法幾乎都一樣。

「好像是把同一個家具展場複製貼上到每一個家。」瑞尼塔說。

不盡理想的示範  4個不懂對比技巧的誤區

有溫度的家和沒靈魂的空間,差在哪?北歐居家佈置心法:善用對比與質地差異,讓房子處處是故事_img_1

我2020年剛開始佈置新家時,還未能掌握對比的技巧:

1. 織品材質缺乏差異。

2. 畫面中的「正方形」重複次數太高。

3. 全部使用相同年代感的物品,以致於客廳缺乏層次與深度,視線也沒有值得停留的焦點。

4. 家具的金屬椅腳,放在視覺上較為寒冷的淺木色地板,這樣「硬碰硬」的感覺,也讓人較難感受到這個家的溫暖。

對比與差異性  讓家裡有溫度感的重要關鍵

如果把整套家具從同一間店買回家,家裡就能變得既溫馨又好看,那麼,應該很多人的家都很美觀又舒適才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挑性質類似的配件」─例如天鵝絨配天鵝絨、現代感配現代感,是多數人都覺得安全的方式。畢竟,怎麼可能在嶄新的家中,放一個斑駁的老舊櫃子呢?又有誰會在完美無瑕的沙發之間,擺一個被蟲蛀過、看得到年輪的柚木茶几?而客廳的單人座椅就找跟沙發同款,這樣一致性最高,也最和諧啊。

不瞞你們說,我一開始也是這樣,大多選用「相似性很高」的擺設─例如材質相近的抱枕與沙發、風格一致的家具等等。結果,卻反而出現了扁平無趣的感覺……直到不斷地觀察與研究之後,才深深明白「對比與差異性」的重要。這個觀念在居家佈置的書籍與節目也不時會被提起。

在瑞典設計師芙烈達‧拉姆斯特(Frida Ramstedt)的書《The Interior Design Handbook》中,她甚至坦率地說:「對比是居家設計與佈置成功的關鍵。沒有了對比,整個空間會顯得無趣,感覺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Netflix居家改造影集《無預算美宅》的設計師主角謝伊‧麥吉(Shea McGee),也不只一次在節目中提到:「一個空間要是全部都是同一年代的東西,會顯得很單調。」若細看謝伊的作品,很常觀察到她在現代感的空間中,放一條懷舊感十足又恰如其分的地毯。

「在新穎中融合懷舊(Mixing old and new)」,更是北歐居家重要的精神之一

好的示範  對比與多種質地讓空間更有個性

 有溫度的家和沒靈魂的空間,差在哪?北歐居家佈置心法:善用對比與質地差異,讓房子處處是故事_img_2

這個客廳,是不是讓你馬上想過去坐坐呢?仔細一看,你會發現裡面充滿了各式對比:

1. 堅硬材質的茶几與金屬椅腳的單椅,放在毛茸茸的羊毛地毯上。

2. 單椅邊地上堆的古書,與牆上不用近看,就能感受到有些歷史感的幾幅畫作,讓新穎的空間散發出「故事感」。

3. 人工製造痕跡明顯的餐桌,則對比來源於大自然,看起來綠意盎人、生命力無窮的植物與原木餐椅。

4. 沙發上抱枕顏色的深淺對比、餐桌、餐椅在材質與顏色上的差異性。

除此之外,在這個小客廳中,還可以找到眾多「質地」,包含亞麻、皮件、金屬、羊毛、木頭、石頭、玻璃、陶瓷等,讓它成為一個有深度、不扁平、富有個性的空間

「一天可以買齊的家」與「東挑西選而來的家」

「對比」的另一層意義,其實是「平衡」。你的家具與家飾品,是否因為看上去同質性太高,而不小心失去了平衡?

「家裡的東西,看起來像是一天之內就可以在一間店全部買齊」─這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既然你可以,那麼,鄰居或路人也可以。這樣一來,為什麼這是你的家,而不是鄰居的家呢?這就是同質性高、缺乏對比的家,有時會給人好像在哪裡見過的感覺,以及沒有個性的原因。

當家裡充滿了現代感的家具,或當木頭看起來都是單一材質時,就容易失去「平衡」。

通常能打動人心、擁有溫度感的家,使用的家具或家飾品,往往都乘載著屋主說不完的故事。它們可能是異地旅途中的意外斬獲、繼承家具的改造、古董市集的驚喜、新手夫妻的第一次木工DIY、三顧茅廬才買下的經典單品

像這樣聽起來「東拼西湊」而成的家,或許不符合直覺,但通常這樣的家特別有溫度、更能反映屋主的個人品味與風格。然而,「東拼西湊」與「有溫度的家」並無絕對的因果關係。我們可以理解成─會產生這樣東挑西選的過程,是因為屋主時常把自己心愛的家放在心上,因此,不論何時何地,所想的不只有身上使用的東西,還有家裡的模樣。

善用差異性、不可預期性  吸引眼球一路看下去

所謂的對比,不是指黑白這樣的相反對照,而是「不那麼理所當然會出現在這裡」,可以讓畫面更豐富、有深度的「差異性」與「不可預期性」

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被一個美好空間吸引的過程,通常是因為它充滿了層次:這樣的場所,讓你第一眼就覺得印象深刻,而細細欣賞下去,視線還有許多可以「流轉與停留」的地方,從家具到家飾品,處處充滿著不言而喻的故事──這是扁平、一致性太高的空間難以達成的。

舉例而言,為了將對比與差異性落實在客廳,可能是抱枕的布料看起來比沙發的布料更立體;茶几比沙發更具歷史感;單椅比沙發更有線條感;同時,在一片人工家具中,保留許多「看得到大自然原型」的物件與擺設。

有溫度的家和沒靈魂的空間,差在哪?北歐居家佈置心法:善用對比與質地差異,讓房子處處是故事_img_3

(本文摘自張顥璇(凱西)著,《從零開始打造北歐風格的家:從軟裝陳設、材質選搭、視覺聲音到配色比例,北歐〔空間美學〕×〔生活本質〕的關鍵心法,一次掌握!》,悅知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