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林靜芸專欄|為何不吃蛋、肥肉、海鮮,膽固醇仍高?小心生活中的飲食地雷
下一篇

周輝政專欄|更年期補充荷爾蒙會致癌,是20年前的迷思!最新研究怎麼說?

林靜芸專欄|為何不吃蛋、肥肉、海鮮,膽固醇仍高?小心生活中的飲食地雷

別再誤會!吃雞蛋很營養。

文/林靜芸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編按:林靜芸分享,膽固醇隨著年齡緩慢提高,本來就不吃肥肉,戒了雞蛋也不見改善,原因到底出在哪?事實上,食用雞蛋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的說法已經被推翻,而生活中會讓膽固醇升高的飲食地雷其實藏在別的地方。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吃什麼會增加膽固醇  人與人的差異很大  

母親常說蛋可以孵出小雞,養分很夠。求學時期我的身高在班上數一數二,真該感謝我聰明的母親。直到35歲時,體檢發現我的膽固醇偏高,檢討起來唯一可能是蛋吃太多。我從此開始戒蛋並增加運動,奇怪的是膽固醇仍隨著年齡緩慢升高。

更氣人的是外子嗜食肉類,他的膽固醇數字卻很漂亮,身為心臟外科醫師的外子疼我,常安慰說:「膽固醇稍高沒關係,我替病人作開心手術,膽固醇高的生存率比較高。」又說「有回替餐餐吃肥豬肉的80歲病人開心臟,手術時特別仔細檢查血管,居然沒有鈣化,也沒有狹窄,血管很健康。」外子努力想告訴我,吃蛋吃肉沒關係,我卻認為是他自己愛吃,講的話不可靠。而且教科書寫得很清楚,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愈高,血管壁中脂肪堆積的程度愈高,因之動脈硬化得到冠心病或中風的危險就愈高。

50歲之後,我為了健康的理由,開始吃肉。外子的話果然沒錯,我的膽固醇不受影響。美國2015年臨床營養學雜誌追踪2萬名每周吃數顆蛋的人20年(其中有一位每天吃23顆蛋),並沒有增加心肌梗塞或是血管疾病的風險。2016年美國國家飲食指引去除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膽固醇的限制。一個雞蛋大約250毫克的膽固醇,其中較多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而且蛋黃的卵磷脂可以溶解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美國取消食用雞蛋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的說法,我在「戒蛋」30年後重新吃蛋,早餐一杯牛奶加一個荷包蛋,充分感受補充營養的幸福。

至於我的高膽固醇「禍首」是什麼呢?原來體內的膽固醇80%是身體自行合成,與食用膽固醇無關(所以吃什麼食物會增加膽固醇,人與人的差異很大)。而一般原則,人體膽固醇增加是吃太多飽和脂肪及人造反式脂肪

肉類肥油仍應節制  糕點裡的反式脂肪要特別留心

所謂飽和脂肪,簡單的說就是室溫呈固態的油,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植物奶油、酥油等等,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包括蛋糕、餅乾、麵包、甜點、乳酪、冰淇淋、椰奶、巧克力,和處理過的肉例如臘腸等等。美國飲食指引建議食物盡量烤、煮、蒸、水煮或涼拌,不要炸或煎,吃肉時去掉肥油,或是將肉燉煮,享受烘焙食品時避免油酥類

仔細研讀之後,我恍然大悟。我一向強調簡單生活,早餐經常是菠蘿麵包或烤吐司塗植物奶油(為避免高膽固醇,以植物奶油替代牛油,結果踩到地雷)、咖啡加奶精(含反式脂肪)。加上生性不喜浪費,家裡快過期的甜點,我一定負責吃掉,因此吃下不少酥皮食物。找到解答之後,我的高膽固醇總算控制下來。

英國建議成年人每天飽和脂肪攝取男性不應超過30克,女性不應超過20克。一般人總把飽和脂肪、膽固醇,與肉類、海產連在一起,較少懷疑甜點、蛋糕。相信與我一樣不喜吃葷卻有高膽固醇困擾的人很多,謹以此篇經驗與讀者分享。

(本文轉載自元氣網,原文標題為〈為何不吃肉類、海鮮,膽固醇仍高?名醫破解飽和脂肪迷思〉)

2022/03/0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周輝政專欄|更年期補充荷爾蒙會致癌,是20年前的迷思!最新研究怎麼說?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