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蘆澤裕子 圖/Shutterstock
編按:改善失眠方法很多,沒想到溫柔對待雙手也有助放鬆,讓人睡得更好。像是沒時間泡澡時,可以快速做個手浴,又或者利用艾灸溫熱手部2個助眠穴位,給自己5分鐘的安靜時間,改善循環、釋放體內的熱。
沒時間泡澡時就做「手浴」 釋放出體內的熱
悠閒地泡個澡以促進熟睡……雖然知道這點,但回家很晚,很累了,想直接倒頭就睡……。也是有這樣的日子對吧。
若能直接這樣倒下睡覺還好,若無法順利入眠,可以試試立刻就能做的手浴。
在洗臉台的洗手槽中放滿約43度的熱水,手直放入底。若再滴入喜歡的精油,放鬆效果更UP。透過改善手部血液循環,就容易釋放出體內的熱。
冬天時用來作為防寒對策也很有效。
給自己5分鐘安靜時光 嘗試「艾灸」如何?
為了能熟睡,大家要不要來試試看艾灸?艾灸的歷史有兩千年以上了。將艾絨揉成團狀,放在穴位上點火引燃,以提高自癒力。將之採用為自我照護的人正逐漸增加中。
或許有人會想:艾灸不是要去針灸院嗎?在家自己做好像很難,而且很熱……
最近也增加了許多輕便的艾灸道具,像是附有台座可以貼在穴位上的,或是不用火,用微波爐就能加熱的等。慢慢感受著溫暖,靜待5分鐘,艾灸的溫度下降後就結束了。
在忙碌的日常中,安靜不動地度過5分鐘,這樣也有放鬆的效果喔。2~3天進行一次,只要持續進行,就會提升自癒力。
艾灸的時機:剛洗完澡、餐後、喝酒時,效果比較薄弱,因為血液循環變好, 容易燙傷,所以要避免。
溫熱手部的神門與合谷穴 消除煩躁、調整自律神經
代表性的安眠穴道是位於腳後跟正中央的「失眠」(又稱百敲穴)。如字面意義所說,是有效對治失眠的穴道而廣為人知。
若想除去煩躁或不安,則按「神門」。手心一側手腕橫紋上、位於小指側一端的凹陷處,可以鬆緩心靈的緊張。
「合谷」能消除壓力,有調整自律神經的作用。位在指甲側、拇指與食指骨頭的分界處。試著艾灸穴道吧!
用熱水袋或懷爐溫暖四周也十分有效。
當然,也可以用手指按壓。
(本文與圖摘自蘆澤裕子著,《秒睡、好睡,365天的愛睏書:給高敏感的你一帖幸福處方》,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