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智咖啡館,讓辛苦的照護工作變成溫暖的下午茶時光

日本失智咖啡館,讓辛苦的照護工作變成溫暖的下午茶時光
2017.09.01
57,036

2017.09.01

57,036

文章用聽的
00:00 06:06 1

編譯/陳莞欣 圖片來源/d café官方網站、軒先珈琲×まちライブラリー 資料來源/認知症onlinegetnews.jp 

照顧失智親人的時光,總是顯得漫長而煎熬。但是,如果有個地方,能讓處境相同的人們聚在一起,大家輕鬆的喝咖啡、吃點心,聊聊照顧失智者過程中痛苦和好笑的事情。即使是沉重的照顧工作,也因為有了溫暖的支持,而顯得不那麼孤單。

日本的失智咖啡館,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日本政府的長照政策,鼓勵照護機構的經營者、NPO法人、失智患者治療中心等單位開設關懷聚點,讓失智症患者本人、家屬、醫師等專業人士,還有任何想了解失智症的人能夠聚在咖啡館裡,創造交流和喘息的片刻。現在,日本約有數十家失智症咖啡館,遍佈全國各地。

無法向他人傾訴的煩惱,在這裡得到同理

 日本失智咖啡館,讓辛苦的照護工作變成溫暖的下午茶時光_img_1

D Café外觀。

NPO法人D Café Net的代表理事竹內弘道,也是失智咖啡館D Café ramiyo的經營者。今年73歲的他,曾擔任母親的看護長達12年,直到母親97歲時過世為止。因為深刻體會到照顧者的辛苦,2012年,他在東京開設了結合日照中心、復健設施和病院等4種不同型態的失智症咖啡館。

竹內指出,失智咖啡館的概念源自於歐洲。在英國,有「記憶咖啡館」,荷蘭則直接稱之為「阿茲海默症咖啡館」。名稱各異,但同樣是讓有興趣了解失智症的人們聚在一起,讓照顧者可以喘息的場所。

在D Café ramiyo舉辦的活動中,參加者從30-80歲都有。失智症患者的先生、姊妹、想更了解親戚失智症狀的夫婦等,每個人所面臨的狀況不同,在小規模聚會中,他們得以互相了解、商量彼此的困境。竹內轉述參加者的心得,雖然是第一次見面的人,卻有類似的處境。我們共有無法向身邊的人傾訴的煩惱。
 


日本失智咖啡館,讓辛苦的照護工作變成溫暖的下午茶時光_img_2

日本失智咖啡館,讓辛苦的照護工作變成溫暖的下午茶時光_img_3

D Café聚會場景。
 

Dcafe 的聚會規則,參加者要盡量和家屬坐的遠一點。和平常不會見到的陌生人交談,可以讓失智者恢復活力和社交能力,對改善症狀也有幫助。對家屬而言,失智咖啡館也是個充電的場所,可以和其他家屬討論照顧的心情、保險、看護、和補助申請等實際發生的問題。

好想要和我有同樣處境的朋友

對輕度失智的患者而言,失智咖啡館也是他們專屬的社交場所。京都一位早發性失智症患者的女兒說,母親在確診失智症時,就曾告訴她:「好想要有同年齡的朋友。」然而,一般日照中心收容的多是重度失智的老人,根本無法與母親交談。

媽媽不願意前往醫院或日照中心,但當女兒提議要去喝咖啡時,媽媽的眼睛立刻為之一亮。在失智咖啡館,她遇見許多處於同樣街段的朋友。幾次見面過後,大家像是老朋友一樣,一起聊天、散步。

女兒形容,咖啡館裡,媽媽點咖啡、付錢、和店員、朋友互動的樣子,都是在家裡看不到的景像。對家屬而言,這也是非常大的鼓舞:「讓我知道,媽媽還可以做得到!」

創造讓失智患者也能好好生活的社會

竹內指出,在日本,仍有許多家庭不敢告訴外人自家有失智症患者的事實。即使是鄰居,可能也不知道對方正面臨的照護壓力。因此,在失智咖啡館的活動中,除了前述的患者、家屬、專業人士外,也會找來地方警察、消防員、町內會長、和超商店長等鄰里居民來參加。家屬可以在活動中向專業人士諮詢,告知鄰里居民患者的狀況。在自然的交談中,大家都能夠對失智症有更深的了解。

此外,各地失智咖啡館的經營方向不同。在部分咖啡館中,失智者也能協助工作人員營運,減緩退化速度。另也有活動型的失智咖啡館,參加者一起演奏樂器、賞花、欣賞馬戲團的表演,或是做菜、唱卡拉OK、一起玩腦力訓練遊戲等等,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自然的創造失智者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日本失智咖啡館,讓辛苦的照護工作變成溫暖的下午茶時光_img_4

在日本,有不少NPO法人會協助活化社區的閒置店面,開設的失智咖啡館。

「日本必須變成一個失智患者也能夠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的社會。」這是竹內對於失智咖啡館的期許。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