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如何活得漂亮?71歲模特兒唐志玲:拿回生活的自主權
人生的黃金年代,我們該怎麼開心怎麼過!
文/陳莞欣 攝影/日日寫真 採訪協力/翊星演藝經紀公司
「我希望我老了以後可以像志玲姊姊一樣,體態優雅、健康,連深蹲都做得來!」在廣告拍攝現場,這位讓工作人員好生羨慕的「志玲姊姊」,不是第一名模林志玲,而是71歲(2018年)的模特兒、演員唐志玲。
觀眾或許對唐志玲的名字有些陌生,但一定看過她演出的廣告或電影。電影《五月之戀》中,她飾演女主角劉亦菲的奶奶。《20、30、40》裡,她是躺在病床上,等著女兒張艾嘉來照顧的老媽媽。到了保健食品的廣告,她又成了身子硬朗、積極幫助老人的志工。
唐志玲在廣告中,扮演幫助老人的義工。她的台詞正好反映了本人的心態:「其實,我還很年輕喔!」
初見唐志玲這天,她一身白衣長裙,兩頰豐潤,眉眼之間滿是笑意。臉上的紋路透露了年齡,卻無損優雅氣質。我們喊她「志玲姊」,她要我們改稱奶奶。不怕被叫老了嗎?她自在回應,「我就是奶奶的年紀,叫姊姊多奇怪?我沒有孫子,每次有人叫我奶奶都開心得不得了。」
資深影癡,愛追星更愛享受不同的人生
53歲那年,剛退休的唐志玲在報紙上看見招募臨時演員的訊息。當時她剛卸下多年英文老師的工作,日子過得嚴肅又一板一眼。拍攝廣告,可以是個改變生活的契機:「我想找個好玩,又不用花錢的事來做。」
另一個入行的動力,則是「追星」。愛看電影的唐志玲,家人都是影癡。每逢影展期間,她就像年輕人一樣,一天連看2~3場電影。談起心頭好,她從大衛‧連的經典《桂河大橋》,說到新銳導演趙德胤的《冰毒》,如數家珍。「我想說拍廣告,說不定能看到明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唐志玲有一本簽名本,上頭搜集了她在工作現場遇到的明星簽名。伊能靜、高捷、郎祖筠等人,都曾在這本本子上留下紀錄。(唐志玲提供)
於是,從政策宣導片裡的群眾演員起步,唐志玲常在拍攝現場觀察專業演員的表演方式。回到家後也對著鏡子,自行揣摩角色的情緒。幾次試鏡後,她的角色漸漸有了幾句台詞,進階為有情緒、有故事的主要演員。
「第一次接到有台詞的角色,雖然以為準備好了,但攝影機一打開,還是呆掉。腦筋一片空白。」唐志玲回憶,自己前後大概花了5年的時間,才習慣對著鏡頭表演。
雖說生性害羞,表演工作卻讓唐志玲過足了扮演他人的戲癮。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綜藝節目,一群臨演一字排開,要讓來賓猜誰才是藝人戎祥的媽媽。所有臨演中,只有她在後台和戎祥聊天,了解戎媽媽的個性、背景,果然演得維妙維肖。連歌手蔡依林都誤以為她真的是戎祥的母親。
「我覺得表演就是要像才好玩。」一輩子循規蹈矩的她,在戲劇廣告裡,體驗了各式各樣的人生。不只是好媽媽、好奶奶,也可以變身成虐待媳婦的惡婆婆。她得意地說,「我要兇的時候可兇了!眼神都能殺人呢!」。
什麼年齡有什麼樣子,自然健康就是美
模特兒的工作,讓唐志玲常有機會審視自己的身形變化。但她擔心的不是自己胖了、老了、不好看了,而是怕體能的衰退會降低生活品質。
「我會觀察生活過的好的人,是怎麼過的?過不好的人,又是出於哪些原因?」每天在公園散步時,唐志玲會觀察各式各樣的老人。例如,有些人大腿肌肉無力、只能以小碎步的方式行走,漸漸變得不喜歡出門。也有些人雖然還能運動,卻彎腰駝背,看起來難免顯老。
為了維持老後的生活品質,唐志玲將運動當成日常的功課。她指出,拉筋可以讓身體變得靈活、有彈性。做深蹲則讓大腿肌肉有力,保護膝蓋,走起路來自然挺拔。此外,也可以用寶特瓶裝水、裝砂,做重量訓練練肌力,避免彎腰駝背。而且,這些運動都不麻煩,在家看電視時就能做。
↑唐志玲平時認真運動,維持體態挺拔。
飲食方面,唐志玲則遵循少鹽、少肉、多蔬果的基本原則,但刻意減少份量。因為,「我發現在公園要找到一個有腰身的老人,還真的…不是很容易。」隨著年紀增長,人的新陳代謝率和活動量都會下降,要是食量沒有調整,脂肪很快就會囤積。除了量身外,她常用一個簡單的方式,檢視自己的身型變化:穿上以前合身的運動褲,要是發現扣子扣不上,就該控制飲食、增強運動量了!
在唐志玲眼中,美,就是什麼年齡有什麼樣子。除非工作要求,她不染白髮。肌膚上的紋路增加,她也欣然接受。
「每個人對外貌的看法不同,我都尊重。但我不會想除去歲月的痕跡。」她認為,比起在意一時的皮相,更重要的是維持身體功能。更何況,如果一個人只除去了皺紋、白髮,走起路來卻彎腰駝背、邁不開步伐,看起來一樣沒精神。
活得獨立開心,就沒有時間生病
在戲劇、廣告中,唐志玲最常扮演的角色,是惦念子女的媽媽、上了年紀需要被照顧的奶奶。但在現實生活中,她是自在快活的獨立女性。一個人旅行、看電影、學英文、聽身心靈的課程,把日子活的精采充實。
「我覺得老人要長進一點,拿回生活的自主權。」唐志玲觀察,不少老人在生活上仰賴子女,平時哪裡也不去,只盼望孩子能帶自己出門玩,其實相當可惜。當前的社會環境對老人非常友善,只要有一張敬老卡,搭任何交通工具都是半票或免費。出門到處逛逛、上圖書館借書、找三五好友去唱卡拉OK,都是生活中平價又開心的娛樂。
旅行,是唐志玲讓自己獨立成長的方式。除了每年規劃自助旅行體驗外國文化,不出國的時候,就和先生一起到外縣市小旅行。有時甚至只是拿張悠遊卡,搭上台北市的公車一整日,到處探索陌生的景點。旅行時的獨處、自我對話、處理突發狀況,就是最好的學習。
↑旅行,是唐志玲重要的生活樂趣。(唐志玲提供)
她建議同輩人,放過孩子,多給彼此自處的空間,「你活得輕鬆,小孩也很輕鬆。」每天學點新的事物、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樂趣。活得獨立、愉快,自然散發出自信的氣質。更重要的是,「你每天都活得很開心,根本沒時間生病。」
變老不是人生終點,而是黃金年代的起點
為什麼我們在大眾媒體上看到的熟齡者形象,總是千篇一律的衰老、無助、需要人照顧?
唐志玲認為,戲劇、廣告裡的刻板印象,反應的是社會大眾的認知。「像我這種年紀的演員,能接到的角色多是爺爺、奶奶。因為多數人無法獨立,需要倚靠孩子撫養。」
然而,對於老後生活的想像,不應該如此單調乏味。唐志玲心中理想的熟齡生活,就像80年代的美劇《黃金女郎》。4個個性迥異的大齡女子住在一起,聊著生活中的大小趣事,日子裡充滿歡笑與美好。熟齡生活,可以是人生的黃金年代。
↑唐志玲認為,熟齡可以是人生的黃金時光。
「剛退休的時候,我跟一個老同學說,『好好喔。老了真的好好。』」唐志玲形容50歲過後的生活,有健康的身體、獨立的經濟、知心的朋友、閒暇的時間,無疑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對她而言,變老的意義,絕非等著老化、生病、走向人生的終點,「我們應該活出生命的價值、做新的事情,怎麼開心怎麼過!」
2018/09/0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