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你的不是外人,而是親人!律師李永然、作家高愛倫:熟齡必做3大法律健檢,守住遺產

(圖片來源:日常散步.李盈靜攝)
(圖片來源:日常散步.李盈靜攝)
2025.10.08
16,700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圖片來源:日常散步.李盈靜攝)

作者|顏理謙 2025.10.08

責任編輯|王美珍16,700

編按:為何最深愛的人,總是傷你最深?面對親近的家人,若因為信任,而疏忽了必要的預立遺囑、財產登記等法律程序,將造成權益損失和情感裂痕。作家高愛倫與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合著《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一書,提醒中年族群,理解人性、坦然做好規劃,絕對好過於最後傷心。

「為什麼親密關係,還會有財產的爭奪呢?」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感慨道:「一切都是因為金錢的誘惑。金錢可以讓任何人去做原本不會做的事,甚至出賣靈魂。」

李永然擔任律師長達46年,執業過程中,看盡人生百態。他觀察,真正讓當事者痛徹心扉的紛爭,大多不是來自外人,而是發生在最親密的關係中。「這些糾紛的特性,是情感衝擊遠大於金錢損失,甚至常牽動整個家族分裂。」

確實,因為遺產導致家族對簿公堂的新聞屢屢皆是;就算是中產階級,家人失和的案例也絕不少見。「而且,這些糾紛也不是過世後才發生。」

他分享,自己經手過一件案子:

一位退休父親將一棟房子過戶給兒子,希望照顧孩子未來生活。沒想到,兒子沉迷於運動彩券,甚至去跟地下錢莊借貸。焦慮的父親詢問,是否能要回房子?但李永然建議,父親已有一定年紀,更務實的方法是做「預告登記」,也就是說,在權利未變動以前,限制房屋所有權人處分房產的權利,甚至還能保障父親在房屋內持續居住,直到終老。

「法律不是保護好人,也不是保護壞人,是保護『知道法律的人』。」他說:「當我們做好防範,也是避免對方犯錯。」

而中年階段,正是學習此課題的最佳時機。

「30歲以前,不甘心往往來自情人;60歲以後,不甘心往往來自親人。所以31~59歲,是對愛情與金錢風險管理學習的黃金時期。」作家高愛倫觀察,家事法庭中,家人間因為金錢而採取法律訴訟的案例,一年內已高達近20萬件。「如果不夠親密,不足以造成搶奪實力。」

特別是進入超高齡社會後,因財產分配造成的衝突更是加劇。「人生要有很好的運氣才不會與荒唐交鋒。」她在與李永然合著的新書《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中寫道。

與其交給運氣,不如趁早預防。而有家庭者和單身、無子女者,分別該注意哪些重點?

如何開口談遺產?李永然:2種做法不傷家人感情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加入50+ LINE,每天獲新知!
https://fiftyplus.pse.im/5zvc58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