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父母不怕外籍看護離職!3位照顧者親身經驗:掌握這幾招最關鍵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5.10.02
1,431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顏理謙 2025.10.02

責任編輯|王美珍1,431

編按:巴氏量表免評新制上路後,80歲以上長者不須巴氏量表也能申請外籍看護。不少人擔心,外籍看護要是離開了,誰來幫忙照顧父母?其實,若能把握幾個原則,彼此相處更順利、看護也開心留任。《50+》特地邀請3位失能、失智家庭照顧者分享經驗:有人為了讓溝通更順暢,送看護上中文課;也有人分享雇主的心態調適建議。

自今(2025)年8月1日起,聘僱外籍看護資格已放寬。年滿80歲的長者不需要檢附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

新制對重症家庭的影響仍待觀察,不過,更實際的問題是:每天與看護相處,怎麼做,才能讓彼此愉快共處?

「當一個人進到你家裡、每天都要見面,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了。」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提醒,聘了外籍看護後,雇主應意識到自己的角色等於「跨國企業管理者」。「所以你要好好對待你的員工。」

落實到生活中,應該怎麼做?3位失智、失能家人的照顧者和《50+》分享自己的經驗。

如何和外籍看護相處?3位照顧者的親身經驗

作法1:善用翻譯軟體、送看護上中文課,溝通更順暢

就算是說同一種語言,都可能造成誤會,更何況語言不通的外籍看護?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加入50+ LINE,每天獲新知!
https://fiftyplus.pse.im/5zvc58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