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CT健檢發現肺結節,會變癌症嗎?陳晉興醫師:記住1數字,多數人不用白挨一刀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2025.09.03
16,088
作者|顏理謙
責任編輯|王美珍

(圖片來源:影巷26號攝)

作者|顏理謙 2025.09.03

責任編輯|王美珍16,088

編按: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唯一證實最有效的肺癌篩檢工具。但由於篩檢靈敏,許多人發現結節後,因而恐慌焦慮,甚至動了不必要的手術。如何正確解讀篩檢結果?亞洲肺癌權威、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提醒《50+》讀者,篩檢一定要做,但不必過度緊張。

當肺癌成為新「國病」,如何早期發現、盡快治療?

目前,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被認為是最有效的肺癌篩檢工具。在一般健檢中心,自費LDCT篩檢的詢問度很高;而從2022年7月起,國健署也補助高風險族群每2年做1次免費LDCT檢查。

不過,由於篩檢靈敏,許多人一驗就發現結節,不僅造成恐慌、焦慮,還有人因此動了切除手術,部分醫師認為有過度醫療疑慮。對此,亞洲肺癌權威、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強調:LDCT找出結節,不代表你有肺癌。」

LDCT篩檢敏感度高  記住1數字勿過度恐慌

現行LDCT篩檢分為自費和公費2種類型,他直言,近期容易產生疑慮的多半是民眾到健檢中心做的自費篩檢。

他解釋,自費篩檢每次約需5千~7千元,並不便宜。既然做了高價檢查,民眾自然希望能得到最完整、精密的結果,以確保健康無虞。另一方面,健檢中心為了避免未來若真的發現肺癌,被質疑檢查不周、引發爭議,往往將報告寫得鉅細靡遺。「但因為LDCT敏感度非常高,0.1公分就切1張,有人甚至做出20顆結節。」他苦笑。

至於公費篩檢,依照國健署訂定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指引》篩檢出肺結節者,主要分為以下3類型。陳晉興建議,讀者可以記住1個數字即可,切勿過度恐慌。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