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王美珍 文字整理/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Z世代工作不是為了養家,而是為了「做自己」!當主管的你,是不是也常覺得心很累?薪水給得不差、工作交代清楚,為什麼年輕人還是不想做、一下就離職?李河泉提出熟齡主管必學「9字心法」,教你用影響力取代權力,破解世代溝通斷層!
近年談到職場問題,除了缺工,持續提高的離職率也是讓主管們感到頭痛的原因之一。這不僅是薪資待遇問題,許多企業同樣面臨著員工難找、待不久的問題,背後其實反映著:不同世代之間工作價值觀的巨大差異。
曾為台積電、鴻海等知名企業擔任講師的李河泉指出,在1997~2012年之間出生的Z世代,和目前擔任主管的X世代(1965~1980年出生)或更年長的一輩,光是在工作目的上就存在顯著差異。
世代差異 讓工作價值觀出現斷層
李河泉分析,「老一輩的工作目的只有4個字,就是養家活口。但Z世代的工作目的,叫做實現自我。」這也導致兩者在職場上的行為模式與期望截然不同。
以前的X世代,為了保住難得的工作機會,往往願意接受加班等要求;但Z世代更看重個人時間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一旦下班,便將工作與生活劃清界線。
除了工作目的,工作動機也有著世代差異。過去員工被要求的是「不要問公司能給我什麼,要問我能為公司奉獻什麼」,但Z世代則更傾向於「不要問我能為公司做什麼,要先問公司能給我些什麼。」
李河泉觀察到,現在年輕人進入公司,往往會先了解自身的權利義務,這與過去X世代不敢多想的心態形成鮮明對比。
面對工作中不願意的任務,X世代通常會以「領人家薪水的,本來就應該做」的心態接受。然而,Z世代若認為工作內容與其自我實現無關,便可能產生抗拒心理。
李河泉認為,Z世代的職場界線可能較為明確,不輕易接受範圍外的要求,這與X世代較高的包容與忍耐度就很不一樣。
家庭養成環境 讓Z世代容易吃軟不吃硬
為什麼世代之間會產生巨大的價值觀落差?李河泉認為,這和Z世代的成長背景有關。如今家長從小就鼓勵孩子「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然而,當這群「做自己」的孩子進入職場,自然會與與強調團隊合作的環境產生衝擊。(相關閱讀:已夠開明,卻仍被嫌?番紅花:我輩父母難為,理解孩子是最難又甜的修鍊)
李河泉分享,曾有主管直言:「難搞的都是在做自己」,然而,所謂的團隊精神,其實指的就是願意把自己放在第二順位。在家庭養成環境中已經習慣自己是第一順位的Z世代,在職場上往往更難「委屈自己」去配合團隊,自然容易產生摩擦。
而面對「吃軟不吃硬」的Z世代,過去主管慣用的權威管理,可能已不再適用。李河泉建議,主管們不妨調整心態,以「軟著陸」的方式給予引導。
例如,當假期要結束時,X世代可能前一天就會準備開始收心,Z世代員工想的可能是「下一次假期是什麼時候?」如果他們還沒收心,與其直接交辦任務,不如關心「有哪些需要我協助的地方」,以較為柔性的方式,幫助員工更順利地進入工作狀態。
李河泉提醒主管們,現在的年輕人換工作往往基於「感覺」,一旦覺得「這個工作不是我想要」、「跟我想的不一樣」、「這不適合我」,便可能快速離開。他建議主管們,在員工新進初期,盡量不要立刻賦予過多工作,避免短時間內累積過多壓力。
管理能力也要升級!給熟齡主管的9個關鍵字
李河泉認為,現在主管除了專業能力,面對下屬更需要抱持有彈性的心態與管理能力。過去1.0版本的管理模式,僅適用於聽話順從的員工,面對自我意識較強的Z世代員工,現在更需要升級成2.0版本的管理能力:「讓同仁心甘情願完成公司目標的能力。」
那麼,現在的主管到底應該怎麼辦?
1. 先認同:
李河泉提出與Z世代溝通的9字箴言:「先認同、再融入、才調整」。
例如,當主管在面對年輕員工提出離職等情況時,首先要認同對方的感受,表達曾經類似的感受「當年我進來的時候,我也覺得工作不是我想要」。接著分享自己的經驗,創造融入的機會,最後再慢慢引導調整其觀念。
2. 說少聽多:
分享自身經驗時,他也提醒主管務必遵守「說少聽多」的原則,每次發言不超過一分鐘,並在對方發言時認真聽,不打壓。
3. 避免直覺性回應:
他強調,直覺性的回應往往是破局的開始,主管應避免。他建議主管回應前可以用一分鐘多想一下,再決定回答。「主管要學的管理能力,絕對不是管底下的能力,而是先管理自我。」
4. 面對玻璃心的人怎麼辦?
李河泉認為,Z世代從小接受愛的教育,大多聽到的是鼓勵與讚美。因此面對主管指正時,可能抗壓性不足。此時,不妨先降低要求,逐步建立信心,就像舉重先從輕的開始舉,並設定合理達標時間。
5. 面對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怎麼辦?
當同事明明做得不好,卻自己覺得很好,也是許多主管頭痛的問題。李河泉建議,此時可以詢問對方:「你覺得這件事滿分10分,你給自己打幾分?」假設對方回答9分,可問另外1分是什麼,由此對方看見自己的不足,並且共同找出可能改進的方法。
最後他強調,面對Z世代,主管應以「影響力取代權力」,透過行為、態度和言語贏得認同。
當主管的傳統權力已不再萬能,放下身段,理解並尊重不同世代的價值觀,以同理心溝通,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職場中取得共贏,「放下身段,就是放過自己。」對自己和他人都多一些寬容和放鬆,或許就會不那麼容易心累!
相關閱讀:李河泉著,《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打造高績效、能當責的超級團隊, 讓新人心服口服、老鳥對你推心置腹》,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