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盒裝的食物別直接放冰箱,會釋出有害成分!環境醫學專家陳保中:防範環境荷爾蒙的10招生活防毒法

平時不穿防風防水外套的陳保中,
平時不穿防風防水外套的陳保中,
2025.05.07
30,669
作者|賴慧勳
責任編輯|王美珍

平時不穿防風防水外套的陳保中,

作者|賴慧勳 2025.05.07

責任編輯|王美珍30,669

採訪/周慧婷 文字整理/賴慧勳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日常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與日用品,可能暗藏對人體有害的「環境荷爾蒙」。從塑膠或紙製容器的使用,到皮膚接觸的保養品、每天戴的口罩、不沾鍋,甚至是防風防水的外套,這些看似便利的用品,可能都是環境荷爾蒙悄悄入侵人體的管道。

走進早餐店,爐台上剛煎好的蛋餅、蘿蔔糕,被熱騰騰地裝進外帶紙盒;中午到麵攤,熱湯與熱麵盛裝於透明塑膠袋和紙碗中,附帶的辣椒油則裝在小夾鏈袋裡;下午一杯手搖飲,吸管一插,喝下的不僅是茶與糖,還可能一併吞下容器釋出的毒性物質。這些日常情景,其實都是環境荷爾蒙的來源。

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陳保中指出,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物」,會模仿人體正常分泌的荷爾蒙結構,與受體結合後會干擾正常的內分泌系統,引發多種健康問題。

「環境荷爾蒙最棘手的一點是,它會被身體誤認為自己人,把它當成『雌激素』來使用。」陳保中解釋,中年後面對荷爾蒙減少與代謝變慢的挑戰,有些人以為接觸類雌激素可以補足身體不足的激素,這是錯的觀念。他強調,並非所有類雌激素都有益健康,目前除了大豆異黃酮被認為對人體有正面效果外,其他人工合成的環境雌激素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干擾,產生負面影響。

例如,這些物質對生殖系統的影響尤其明顯。孩童若在青春期前過度暴露於環境雌激素,可能導致性早熟與生長遲緩;成年人可能面臨不孕的風險;而對熟齡族群來說,則會增加罹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的機率。

許多研究也指出,近年來乳癌、攝護腺癌、睪丸癌、卵巢癌等與內分泌有關的癌症患者數量,呈倍數成長,且明顯出現年輕化趨勢。陳保中認為,這些現象與環境荷爾蒙的刺激密切相關。

此外,這些干擾物也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像是作用於大腦中的食慾中樞,促使人過度進食,進而引發肥胖與代謝異常;甚至進一步干擾胰臟、肝臟與脂肪細胞的正常功能,形成一連串的健康隱憂。

新一代戴奧辛!紙碗、不沾鍋、防水外套都可能含PFAS

陳保中指出,在現代生活中,民眾經常暴露於各類環境荷爾蒙當中,最常見的包括塑化劑、雙酚A等,廣泛存在於水壺、塑膠製品、食品容器,以及罐頭內層塗料中。同時,他觀察到,近年大眾最頻繁接觸的環境荷爾蒙,是「全氟/多氟烷基物質」(簡稱PFAS)。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