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有錢有尊嚴!夏韻芬:用7天完成財務規劃,「7030」資產配置法安穩退休

人生每一階段,都離不開金錢規劃。
人生每一階段,都離不開金錢規劃。
2025.04.02
117,811
作者|蔣德誼
責任編輯|王美珍

人生每一階段,都離不開金錢規劃。

作者|蔣德誼 2025.04.02

責任編輯|王美珍117,811

文章用聽的
00:00 08:35 1

採訪/王美珍 文字整理/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40歲後,有老後財務準備的警覺心了嗎?理財專家夏韻芬認為,40歲就應該開始盤點自己的財務狀況,並且了解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她認為,學會投資,比起其他斜槓工作,仍是報酬率最高的賺錢方式。怎麼打造財務計畫?主動式ETF是什麼?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生涯規劃,這個道理套用在理財上亦然。

對此,資深理財專家夏韻芬提醒,千萬不要等到要退休了才發現自己毫無準備。

40歲之後,職場上可能來到一個相對高點、50歲時則需準備好留給子女的錢,到了60歲以後,則是可以開始盤點自己手邊的資產有多少,同時也要思考經營往後的人生,多善待自己一些、過得快樂一點,財務重心轉向保本與現金流管理。(相關閱讀:我們這一代,沒人敢靠小孩!台灣人壽副總賴玉菁:當一睜開眼就需要錢,50歲後如何做好避險的退休財務規劃?

那麼,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該做哪些規劃和準備?

40~50歲是累積財富關鍵期  開源節流都很重要

夏韻芬認為,若是在40~50歲的階段,即使在工作上沒有來到一定的高點,可能也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財富,這個時候就建議從收入中找到一部分來做投資的布局來提高報酬率,這是屬於比較積極的作法。

如果屬於比較消極型、也比較不會投資的話,那或許就可以選擇降低一些消費慾望,減少非必要支出。例如,房子買不起蛋黃區,可以從蛋白區或蛋殼區先開始;若是沒有錢上健身房,跑操場或是在公園運動也行。

還能在職場打拼的話,就努力多賺一些;若是收入已經達到天花板,那就要務實的回推自己的生活模式,手中的財產還有多少成長的空間。

不知如何開始理財?7天完成自己的財務規劃

而如果真的對理財投資比較沒有概念,夏韻芬推薦一個簡單易執行的方法,用7天來完成財務規劃的藍圖。

第1天:盤點自己的生活開銷,包括自己可以賺多少錢,一個月的花費大概多少,可能會有哪些大筆的支出等等,就像是健康檢查要先做量測一樣,把最基本的財務數字整理出來。

第2天:了解自己有多少資產。除了工作收入之外,像是投資股票、基金或是有多少存款,保險等等。

第3天:建立一個簡單的家庭財務報表,列出收入和支出來看看自己是否有達到收支平衡,或是否有哪些項目支出過大不符合比例原則。「例如很多人習慣買保險,但保險可以得到的錢可能是你不在之後,留給你的家人,活著的時候我們自己反而花不到。」

第4天:和最親密的家人、另一半談談自己的人生規劃。像是要不要買房子?有想要生小孩嗎?每年都想要出國旅行嗎?這些重要的決策,都會影響家庭的財務規劃,一定要有共識。

第5天: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第6天:進行適度的調整。

第7天:若有無法達成共識或是有疑慮之處,不妨可以尋求財務顧問給予專業的建議,達到一個最終的結論。

投資台積電可以安穩退休嗎?主動型ETF是今年關注焦點

對於近年的股市熱潮,台積電引起熱議,常有人問:「若手中握有好股票,就能安穩退休了嗎?」夏韻芬則認為,即使是現在大家都認為買到賺到的明星股,也可能像「好女孩遇到渣男」,好的公司也可能遇到倒楣的事。

因此,夏韻芬建議,與其投資單一個股,不如選擇範圍更廣的標的,從大盤型的台股基金開始,不僅可以分散風險,也比較適合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的人。

這就像如果懶得搜尋哪一家餐廳東西最好吃、或是不想單點,那就是吃套餐最方便。套餐裡不一定每樣東西都好吃,但整體來說不會太差。

「想要有更好的投資報酬率,那勢必要多花心思研究,也可能相對風險較高。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夏韻芬說。

她提到,近期台灣即將開放的「主動型ETF」,有別於傳統ETF大多跟隨大盤指數,而是由經理人主動選股和配置,目標是超越市場或特定指數的表現,操作上更靈活。概念就像是如果不想跟團走既定行程,那可以請導遊幫我客製化行程。但這考驗著經理人的選股能力,未來發展值得觀察。

7030資產配置法  讓自己退休後穩健理財  

而針對熟齡族群,夏韻芬則建議,不妨採用較為穩健的70/30資產配置法」。(相關閱讀:夫妻退休金1千萬、配息5%,夠用到80歲?抗通膨必做的4個規劃,守住晚年幸福

「為了分散風險,資產配置最好可以採取7成債券、3成股票的比例。如果想要更好的獲利,也願意承擔風險的話,也可以調整成50/50的分配比例。」夏韻芬說。

面對退休後的未來,如果想要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她認為「投資」還是最實際的選擇。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投資房地產收房租,或是寫書斜槓做其他工作。相較之下,投資理財反而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事。

但是,如果投資學不好,不賺反賠怎麼辦?夏韻芬建議,「對於新手來說,第一次投資可以先從比較保守的模式開始,不要隨便聽別人說哪一支股票會漲就跟著跳下去,寧願少賺也不要大賠。」夏韻芬說。

最後夏韻芬也提到,老後要過幸福,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其實就是要有錢。「老後有錢有尊嚴!年輕時談錢很俗氣,到我們這個年紀,談錢很實際。而且錢一定要放在身邊,別太早給子女。有錢花的時候就盡量花,想做的事就去做,當你能夠對自己好的時候,你看待萬事萬物,都是開心的!

相關閱讀:夏韻芬著,《夏韻芬樂享人生提案:迎向AI時代的全齡理財建議》,時報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