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整潔的家令人舒心,但想常保居家清潔,卻必須時時勤掃除,這一點可能就不一定那麼令人愉快了。其實,只要掌握關鍵,打掃可以省力又輕鬆。本文介紹家事服務專家、設計師等人的4個技巧,學會後,打掃也許會成為愉快又紓壓的活動。
打掃是維持居家環境整潔的方法,卻十分耗費心神。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省力打掃的目標?以下4個技巧,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輕鬆打掃,維持家的舒適感:
技巧1. 區分打掃和清潔是兩件事
家事服務專家林可凡指出,大多數人會覺得打掃很累,往往是因為清潔時,同時忙於收納。她強調,打掃時應該先專注於清潔,並克制整理物品的衝動。這樣不僅能有效避免混亂,還能提升打掃的效率。
如同處理文件時,若同時掃描和列印,會讓大腦處於高度疲勞的狀態。與其如此,不如分開進行,先掃描再列印,雖然看似較花時間,卻能降低疲憊感並提升效率。
同理可證,打掃時,毋須煩惱物品該放哪裡、如何歸類,先專心清除灰塵與污垢即可。如此一來,將能降低大腦的負擔,使打掃變簡單。(相關閱讀:如何讓打掃成為療癒的事?家事達人:不要幻想家裡跟樣品屋一樣乾淨,只要有掃,就會比之前好)
技巧2. 善用一分鐘原則
不過,有些人之所以會邊打掃邊整理,可能是還沒養成順手整理的習慣,導致打掃時,壓抑不住想整理的欲望。
艾波在《我的簡單生活練習》一書中提到,「一分鐘原則」有助於減少生活中的雜亂感,此原則出自葛瑞琴・魯賓的《這樣開始也不錯,擺脫束縛的一年》,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在一分鐘內可以完成的事情,都應該立刻去做,避免拖延。
例如,回家後立即掛好外套,用過的水杯立刻放進廚房洗碗槽,或是上完廁所後順手補上衛生紙。只要確實執行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就能輕鬆維持家中秩序。艾波指出,這個方法的好處在於它簡單易行,不需要太多努力或時間,而且能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勤於維持空間秩序,打掃時就不必煩惱還得將物品歸位,自然會順利許多。
技巧3. 別買太多打掃工具
極簡生活家Kasin在《理想生活的關鍵字書》指出,過多的清潔工具不僅會占用存放空間,還會帶來額外的麻煩。因此,應盡量簡化掃除工具,選擇多功能且易於使用的產品,讓打掃變得簡單有效。
Kasin選擇的清潔工具,包括馬桶刷、抹布和縫隙刷等,都屬於基本款物品,即使是清潔劑,也以小蘇打粉、檸檬酸為主,而非添購各式各樣的產品。靠著這些簡單的工具和清潔劑,就能輕鬆處理家中多數清潔需求,並且不會增加額外的費用或清理工作。
除此之外,選擇自己喜愛的打掃道具,也能讓你在打掃時更有動力。例如,Kasin會使用來自奈良的白雪巾擦拭鍋碗瓢盆,這不僅讓清潔過程變得愉快,也讓她回想起旅行中的美好回憶。
技巧4. 選擇容易清潔的材質
有時候,清潔耗時又費力,不一定是方式錯誤,問題可能出在材質。也許考慮更換居家裝修的部分材質,可以讓打掃省時又省力。
室內設計師李怡箴建議,廚房應選擇耐油煙的材料,如烤漆玻璃或光滑平整的櫥櫃面板。這些材料不僅美觀,還能有效防止油煙和污垢的附著。人造石檯面不僅清潔簡單,也不會因為長時間使用而變色。
浴室則可考慮防水防霉的磁磚和玻璃隔間,搭配良好的通風設計,能有效避免汙垢累積。此外,安裝排氣扇和暖風機,也能保持乾爽的環境,減少霉菌的生成。
至於陽台,李怡箴建議採用容易清潔的地板材質,並設計排水系統,以防止積水和灰塵的堆積。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考慮封閉式陽台設計,減少灰塵、雨水等對陽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