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隨著飲食西化和年齡漸長,大腸癌成為50歲以上族群的健康威脅之一。如何調整自己的飲食、運動等日常習慣,遠離癌症風險?為什麼一定要做大腸癌篩檢?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分享建議,並公開他的飲食習慣和運動菜單。
上午9點,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離開上一場會議,依約前來接受《50+》採訪。
邱瀚模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大腸直腸癌篩檢、影像強化內視鏡、診斷及治療性大腸內視鏡等,主持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長達10年,並擔任世界內視鏡組織(World Endoscopy Organization)大腸癌篩檢委員會亞太地區主席。
醫療工作繁忙,行程緊湊,邱瀚模卻毫無疲態。他笑說,昨晚看診到7點半,回到家已經8點多。因為覺得時間太晚,再吃晚餐會腸胃不適,乾脆不吃了。「所以我穿上跑鞋,去大安森林公園跑一圈,也讓大腦休息一下。」
原來,克制口腹之慾、多活動身體,就是這位腸癌專家維持活力、遠離疾病風險的方法。
遠離大腸癌必做篩檢 只要有做,就是人生勝利組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大腸癌是台灣10大癌症第2名,近年來,更位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女性第3名。而50歲以上民眾,尤其是好發族群。
「隨著年紀增加,許多疾病發生率都會上升。」邱瀚模表示,不論是高血壓、糖尿病或是癌症,「年齡」都是難以克服的危險因子之一。特別是女性停經後,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更暴露在風險中。再加上現代人飲食西化、外食機會多,高熱量、高油脂和加工食品都帶來不良影響。
不過,他表示,若能定期做大腸癌篩檢,可以幫助自己遠離疾病風險。因為,大腸癌篩檢是少數能同時預防「發生率」和「死亡率」的癌症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