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優活健康網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超過一半的更年期婦女有漏尿困擾!40歲、更年期、更年期後如何改善漏尿問題?本文提供5大建議。很多人都知道防漏尿要訓練骨盆底肌,但要如何找到這區肌肉?每天又該如何訓練?一次學會。
尿失禁是女性常見的泌尿道症狀,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根據國民健康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40~59歲已停經女性自述,更年期因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發生漏尿情形的比率為8.3%;而上廁所來不及導致漏尿的情形比率為4.2%,間接影響生活品質。
一半以上的更年期婦女 遭遇漏尿困擾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劉蕙瑄指出,更年期的婦女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可能會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等症狀;其中,超過50%的人會出現泌尿道問題,更有超過50%的人以尿失禁、膀胱過動症為主訴。
劉蕙瑄指出,女性因先天尿道短,比男性更容易產生漏尿問題,且隨著年齡漸增,膀胱肌肉容易萎縮,進而出現頻尿、尿急、夜尿、漏尿、尿失禁等症狀,使得患者不方便外出或是不敢用力,深怕咳嗽、打噴嚏、跑步就會漏尿,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相關閱讀:運動時易漏尿,怎麼辦?中年女性做4件事預防,健身更自在)
養成5個日常習慣 改善更年期漏尿
尿失禁不僅是一種生理狀態,同時也涉及個人衛生及社交的問題,而尿失禁隨著年紀增長幾乎是不可逆的。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幫助更年期女性擺脫漏尿問題,可以從生活習慣開始進行調整,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1. 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會增加漏尿風險,因此建議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控制於18.5~24之間。(相關閱讀:70歲改變生活,一年後瘦10公斤、脂肪肝消失!醫:做這三件事,晚餐怎麼吃是重點)
2. 肌力訓練
「骨盆底肌肌肉訓練」能夠強化骨盆底部肌肉群,預防漏尿的發生。
3. 適當飲水與排尿
建議每天喝水量達到1,500~2,000毫升,並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切記不要憋尿。
4. 飲食控制
平常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咖啡、酒精等攝取,才能減少膀胱刺激。
5. 保持清潔
分泌物多時請以溫水清洗,盡量保持會陰部乾燥。
如何找到骨盆底肌?一條毛巾就能做,牢記5510口訣
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指出,「骨盆底肌肌肉訓練」是一種物理治療,藉由主動式的收縮運動,強化骨盆底肌肉,隨之加強尿道括約肌的力量,進而改善頻尿及尿失禁的情況,只要牢記「懂得收、收得住、動得好」的觀念,就能有效改善更年期漏尿。
骨盆底肌肌肉訓練怎麼做?
首先找到舒服的坐姿,讓毛巾貼合陰道口,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接著,運用枕頭或球夾在大腿中間,慢慢收縮骨盆底肌肉,感覺像把肌群向上提起。
骨盆底肌的訓練頻率是每次收縮5秒鐘、放鬆5秒鐘,以10遍為1回合,每日做3回效果最好,也要記得勤勞做運動,也就是所謂「5510口訣操」:
5:一次收縮5秒鐘
5:再來放鬆5秒鐘
10:以10遍當作1回合
陳怡同物理治療師(圖右)指出,先找到舒服的坐姿,讓毛巾貼合陰道口,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
運用枕頭或球夾在大腿中間,練習收縮5秒鐘、放鬆5秒鐘,以10遍為1回合,每日做3回。
(本文轉載自《優活健康網》,作者為王韻雅,原文標題為〈咳嗽、打噴嚏⋯不小心就漏尿?更年期必做「口訣操」有效改善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