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周慧婷 文字整理/賴慧勳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自從抗生素問世,人類彷彿拿到了「無敵星星」,從細菌感染的手中搶回了無數性命,但這份強大武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原來抗生素的濫用,正悄悄讓細菌升級進化,變成難纏的「超級細菌」。更驚人的是,就算你從不碰抗生素,也可能躲不掉抗藥性的威脅!因為一旦腸道內的細菌帶有抗藥性基因,這些「隱形炸彈」就能透過飛沫、接觸,甚至排泄物傳播給他人,進一步擴散抗藥性。
如果有一天,抗生素再也殺不死細菌、臨床醫師面臨無藥可用的局面時,我們的健康該由誰來守護?
這是一場人類與超級細菌的新戰爭。或許你聽過這樣的故事:一場看似普通的小感冒,最終卻演變成敗血性休克;手術後感染不明細菌,導致病患死亡;癌症患者因感染抗藥性細菌而死亡的比例逐漸上升......這些原本常見的感染症,如今因抗藥性危機而引發關注。過去被視為是「救命仙丹」的抗生素,現在反變成為「隱形炸彈」,成為全球嚴重的健康威脅。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500萬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預計到2035年,平均壽命更將因此縮短近2歲。那麼,在醫療進步的台灣,情況又是如何?
抗藥性細菌增升 患者死亡率連帶提升
前疾管署署長、現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台灣醫療院所中抗藥性細菌的比例,正逐年攀升。某些常見的致病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氏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腸桿菌,其抗藥性比例已高達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