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房屋,是家的象徵。但面臨遺產繼承時,若沒立下遺囑,並事先透過借名登記、信託等方式做好資產分配,房屋很容易成為家人紛爭、甚至反目成仇的原因。如何才能避免?政大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所長蔡育盛分享實用作法。(本文出自《50+週刊》:怎麼富過三代?遺產繼承,所有你該知道的撇步!)
房屋繼承沒處理好,往往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家族糾紛。
政大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所長蔡育盛經手過許多遺產繼承案件,近期,有一件金額上億的房屋繼承訴訟,便是因為上一代未妥善規劃遺產,而導致的結果。
這名被繼承人原有多筆不動產,價值上億元。20多年前,被繼承人過世後,因為這些房子都有貸款,子女們不願意處理,於是,長子向銀行借貸了2,000多萬元,把房子通通打理好,並且對外出租。沒想到,其他兄弟姊妹看到後,竟然指控他私吞父母的財產,主張分產。
「這位長子非常生氣,因為,當初是他扛起債務,但現在大家竟然想要分產。」蔡育盛曾勸過當事人,這場官司可能會打很久。而且,依照法律,兄弟姊妹確實可以要求分產。「但是他說,沒關係。因為他之前一個人扛債務、承受眾叛親離的感覺實在太痛苦了,比起來,打官司根本不算什麼。」
蔡育盛感慨地說,當初,上一代如果能好好規劃,現在就不會出現這種局面。「這種鴕鳥心態,反而害了子女。」
辛苦攢下的房產 為何容易成為糾紛來源?
蔡育盛表示,遺產繼承會出問題,通常都是因為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