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念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投資決策分歧,也可能引發家庭紛爭!一位妻子想拿儲蓄為兒子買房,卻發現丈夫早已將錢挪用炒股,這時該如何達到共識?透過解決衝突的3個步驟包括覺察情緒、清晰表達立場、提出建設性建議後,最終,夫妻倆共同商討出合理的資金配置。
面對投資衝突,如何達成「共識」?
心理學家卡倫・荷妮(Karen Horney)曾說:「想要讓自己的內心獲得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強大的力量,就必須要在遭遇衝突時,拿出勇氣去面對它,同時儘量去尋找解決辦法。勇氣越大,自由和力量來得越快。」
人無法孤立地存在於現實社會之中,這就註定了人的世界中充滿了衝突,觀念和觀念之間、男人和女人之間、現在和未來之間……到處都有發生衝突的可能性。而婚姻中的某些衝突就與金錢有關。當一方發現另一方已經或即將做出與自己利益不相符的行動時,往往就會產生衝突。
一旦出現衝突,通常會有以下2種情況。
1.「火星撞金星」式的衝突:兩人互不相讓,吵翻或冷戰
爭吵當中,一方最想要做的是說服和改變另一方,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要認可自己說的。「火星撞金星式」衝突會使矛盾升級,讓事情變得更糟。
2.「自我退讓」式衝突:某一方妥協表示「算了,就讓著你吧!」
為了避免夫妻間摩擦和衝突,碰到了生活上的分歧,有人就算不高興也會委曲求全、默不作聲。而有人選擇大吵大鬧,待發完脾氣後,最後依舊會順著對方。
婚姻必定承載著包容、妥協和責任感。但是,順從、壓制自己的想法,或許會導致家庭形成一種服從關係。這種服從並未真正解決婚姻中的問題,只是在迴避衝突。不管是強勢的一方還是隱忍的那一方,最終都有可能會受傷。
夫妻花錢想法不一致 情緒上來易模糊焦點
一名網友曾跟我說過了一件故事。
在家裡,她和先生對於花錢的想法不一致,經常爭吵。
最近則又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她打算拿出家裡的200萬儲備金給即將大學畢業的兒子買房,誰知道一查之下竟發現先生早就背著她拿了100萬去炒股……。
老婆知道之後說:「你去炒股了!之前怎麼不跟我說,你眼裡還有沒有我?」
老公則輕描淡寫地回話:「錢擺在銀行裡又沒多少利息。等我再多賺一些,到時候妳再拿去換個大房子。」
老婆聽完,越想越氣:「你倒是說得輕鬆,萬一虧了怎麼辦?你心裡有沒有兒子?我不同意!」
老公不予回應,最後只扔下一句話:「妳又不懂。這筆錢現在就是動不了了,先這樣吧……。」
夫妻倆溝通後,不歡而散。
抽絲剝繭3步驟 看見核心問題找解方
這位網友哭著傾訴了近20分鐘,我趕緊遞上一杯茶,引導性地問她:「妳最生氣的點是什麼?是老公沒跟妳說他炒股的事,還是他不肯現在就幫兒子買房呢?」
她說:「好像差不多吧……。」
我幫她分析,婚姻起衝突時,往往是情緒在前,理智在後。常常吵到最後,主題都被帶偏。所以我認為,解決婚姻衝突可以分以下3步驟試試看。
第一步:覺察到情緒的發生,從「往壞處想變成往好處想」。讓自己冷靜下來,釋放情緒後再重回真正的問題上。
第二步:聚焦問題,真實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底線。要讓對方聽到,而非猜想你真實的感受是什麼、期望是什麼。
第三步:針對核心問題,提供建設性建議。你提供一個有用的意見,對方可以你的意見為基礎,進行調整,最終得到最適合家庭的方案。
類似「你的眼裡還有沒有我?」、「萬一虧了怎麼辦?」、「你心裡有沒有兒子?」這些話都飽含著強烈、被戳痛的情緒。需明白,婚姻中,對方就是自己的鏡子。在情緒反應下,否認對否認,攻擊對攻擊,衝突怎麼可能不發生。
這時候,嘗試去發現腦海中浮現的消極想法,「他總是這樣忽視自己……」、「他太不重視家庭……」。但這些是真的嗎?
其實,這些想法都是認知層面的,都是因為頭腦中的某種揣測所引發的。人在衝突中容易往壞處想,這是因為現實與你所期待的不一樣,或你害怕會出現與期待不一致的結果。
所以只要找到了這些揣測和想法,就能找到情緒出口,並且覺察它。當覺察到負面情緒冒出來時,最好用更積極的想法來代替消極念頭,往好處想,例如「他也想幫家裡多賺錢,不想讓自己太擔心才沒告訴自己。」、「他為這個家付出很多,也很疼愛兒子。」
當然,只有積極的想法還是不夠。讓對方清楚瞭解自己的感受、期待、立場和底線,才是化解婚姻衝突的關鍵。比如:
原來的想法是:「你去炒股了!你眼裡還有沒有我,之前怎麼不跟我說?」這時若剔除判斷,加入感受:「你去炒股了!之前你沒跟我說,我很鬱悶。」
原來想法是:「說得輕鬆,萬一虧了怎麼辦?」而去掉想法,加入感受和期待後便成為:「萬一虧了怎麼辦?我真的很擔心。我希望家裡存的錢首先是保障安全,其次才是變得更多。」
原來想法是:「你心裡有沒有兒子?我不同意!」待去掉判斷,清晰表明立場和底線:「我想給兒子買房,你看我們找個時間商量一下怎麼樣?」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Nonviolent Communication:A Language of Life)一書中曾說,越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和請求,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應。但請求不是命令,不是發號施令,不是對方一定要按自己的請求去執行。你可以主動表達你的理解,推動對方往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相關閱讀:家人如何好好說話?賴佩霞×李儀婷:溝通不是為了贏!把在意的事說出來的技巧)
衝突中,最核心的關鍵是剝去情緒,理出真正的問題,提供有用的建議。
家庭的200萬存款怎麼用?3個分析作基礎討論最適方案
這名網友面對的真正問題是:怎麼安排家裡的200萬存款比較好?思考後,網友發現總共有以下這3種選擇。接下來,她將列出3種方式的優缺點,然後與對方探討和商量,選擇最佳方案。
第一種,現在就全額購屋
優點是目前居住的區域房價還在漲,早一點買可多省一點錢。缺點是若有投報率更高的方式,全額買房並非是最佳選擇。
第二種,拿出一半的存款買股票
優點是先生已有2、3年的投資經驗,總計年化報酬率約在12%,收益較高。缺點是股市存在風險。只有經歷過一輪牛熊市輪迴,才能算是及格的投資者。而剛好前2年行情不錯,先生獲利好,但這當中實在不排除有好運氣的因素……。
第三種,把存款通通存進銀行
優點是安全,缺點是銀行定期存款的利息不高,根本跑不贏通貨膨脹,對家庭財富的長期增值不利。
網友和先生商量後,共同做出選擇。為了家庭的資金安全考慮,投進股市的100萬可拿回一半或1/3改放在其他投資品項中,藉以分散風險。另外100萬則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預留一年的開銷,20萬放銀行來作為安全資金。而剩下的80萬則給兒子作為購屋的頭期款,雖然買房的報酬率不一定比金融商品高,但勝在穩妥,而給兒子買房更是剛性需求。至於未來的房貸,每月則由兒子自行負責,既讓他擔負責任,又不至於壓力過重。(相關閱讀:金援成年子女、給頭期款幫買房,會讓孩子啃老或活得更好?理財作家3建議)
婚姻中,不同的兩個人,擁有著迥異的家庭背景和經濟條件,意味著各自擁有不一樣的金錢觀、眼界格局,這也意味著可能在遭遇問題時會做出完全不同的決定,進而引發衝突。衝突發生時,可採取「滅火式」解決方法。而更高效的解決方法是「切斷火源」,建立「共用現實」的溝通型伴侶關係,從根源上減少衝突。
「共用現實」的意思是,人都是主觀的,每個人看到的現實,都是按照自己的觀念構建出來的。而「共用現實」就是讓婚姻中兩個人看到的現在和未來,盡可能趨向一致。只有兩個人多花時間在一起「共創願景」,清楚溝通「家庭最重要的財富目標是什麼、夢想是什麼」,才能對感情、金錢、子女、未來家庭的發展,保持一致的判斷和想法,盡量減少衝突。
(本文摘自陳念著,《女子幸福財商課》,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