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援成年子女、給頭期款幫買房,會讓孩子啃老或活得更好?理財作家3建議
愛孩子,怎麼幫忙才是剛好?
文/山姆.杜根 圖/Shutterstock
編按:孩子成年了,該不該提供他們經濟上的援助?34歲就提早退休、經營「理財武士」的部落格作家山姆.多根,從2個鄰居的例子看見父母金援孩子的不同結局。到底父母們該不該幫成年子女買房、贊助頭期款,或贈與金錢?該怎麼做才是恰到好處?
2005年我在舊金山買下我的第一間房,某天有位鄰居停下來跟我寒暄。他是這一區的「教父」,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買下他的房子,他向我介紹了所有鄰居的情況,其中有位鄰居的情況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鄰居A 爸媽買豪宅當留學宿舍,10年後轉賣住進高級住宅區
他說我家對街的那戶房子,比我家早一年被一個家庭買下,那家的兒子在加州大學赫斯廷法學院上學,爸媽便買間房給他住。當時那間3房3廳近60坪的房子賣價是145萬美元。
這位好命的兒子每一季至少會辦一次喧鬧的派對,其他時候這間房子還算滿安靜的,兒子在法學院畢業後繼續住在這間屋子裡。
10年來那兒子不僅免費居住,而且還向他的2個室友每人收取至少1,000美元的房租。他念法學院的學費12萬多美元全由爸媽支付,他還開著一輛6萬美元的奧迪S4。
最後他「辭退」室友,並以超過2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房子,然後拿這筆錢給自己在太平洋高地買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那裡是舊金山最貴的社區之一。他從爸媽那裡得到這麼多金援,真的令朋友們羨慕不已,他們大多只能在昂貴的舊金山租房。聽完社區教父的說明我也非常羨慕,因為單憑我的收入是絕對住不起太平洋高地的。
鄰居B 畢業後打零工和爸媽同住,32歲持續啃老中
是否要繼續金援成年子女是個棘手的問題。一方面,你希望你的孩子一生平安,擁有最多的機會;但另一方面,你不想把他們寵壞,使他們失去養活自己的動力。
剝奪孩子工作的尊嚴,會對他們在未來的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比如缺乏自尊、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或是缺乏生活目標等。
我在2014年買下一間較小的房子,新鄰居的兒子在大學畢業後,搬回家和爸媽一起生活。頭1、2年裡,這不失為一個省錢的選擇,而且因為他的生活開銷不多,所以他決定把打零工賺的那點錢全花在汽車和摩托車上。雖然他父親曾說他打算重返校園取得碩士學位,但他從未真的這麼做。今天這個兒子已經32歲了,仍然住在他爸媽的房子裡,不知道自己該幹啥。
希望孩子過得好 切斷「臍帶」之必要
我們這些當爸媽的,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過好他們自己的人生。必要時我們當然會對成年子女伸出援手,但未來總有一天我們必須切斷他們的「臍帶」,讓他們自己生活,不管我們心裡有多痛苦!
我生平第一份工作是在麥當勞煎漢堡,每小時的工資是4美元,這份經歷使我從不把任何機會視為是理所當然。我最害怕的下場就是回到麥當勞,每天被一個大權在握的店經理痛罵我工作不夠盡心盡力。這種害怕開倒車的恐懼,促使我不斷努力工作,並且積極投資與開創副業。
能夠從基層做起並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往上爬其實是種幸福,這樣的經歷讓你不會把你擁有的機會視為理所當然,所以把所有東西都給你的成年子女,他們就會失去此一重要的視角。
如果你的第一輛車就是爸媽買給你的全新BMW,以後其他車恐怕很難入你的法眼,將來如果你自己買不起一輛BMW,那麼當你想買一輛新車時,你可能會感到非常沮喪。
金援成年子女的原則:要連本帶利一起還
雖然金援成年子女有前述種種弊端,但也並非一無是處,前提是他們的頭腦必須是清醒的。
有一點非常重要,無論你提供的是食物、交通,甚至是房子的頭期款,都絕不可以讓你的成年子女認為這些是免費的,而是必須在特定期間內償還的一筆貸款。所以你要向他們收取合理的利息,而且至少要略高於無風險收益率(10年期債券收益率),這樣當他們最終還錢給你時,他們會感到很自豪,這時你就可以決定是否要免除這筆貸款。
若你的成年子女願意接受你的金援,請利用這個機會強調你穩健的財務理念,並確保他們明白永遠不要炫富的道理,特別是他們的財富全來自於你。
要是你的成年子女把先天的優渥家世,當成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成就,肯定會氣跑身邊的朋友。如果你是個財力雄厚的爸媽,累積的財富超過了遺產稅的門檻,那你趁還活著的時候金援你的成年子女就更合理了,為超出遺產稅門檻的錢支付最高達40%的繼承稅(deathtax)未免太「浪費」了,讓你的錢真的幫到人會令你很開心。
關鍵是要培養出有理財腦的孩子,能明白金錢的價值。如果你從小就不斷教他們認識金錢,並讓他們努力工作賺錢,那麼孩子就會擁有理財腦。
如果成年孩子需要金援⋯父母應留意的3個原則
1. 如果你認為你的成年子女懂得金錢的價值,就在經濟上幫助他們,但別讓任何人知道。
2. 拿錢幫助你的成年子女,但要嚴格規定何時還錢、利息是多少,還要嚴格規定還錢的時間,若屆時未還你將切斷你的金援,這樣你們雙方都可以為最終的斷絕「你的離世」做好準備。
3. 如果你的成年子女從不在意金錢,就不要幫助他們,除非是遇到生死交關的情況才出手相助,否則你會助長他們不重視金錢的習慣。就先讓他們過過苦生活吧,這樣他們才能理解金錢的價值。
(本文摘自山姆.杜根著,《懂用錢,愈活愈富有:全球9,000萬人見證有效,理財武士教你做出致富決策,FIRE不上班超過十年,被動收入年領30萬美元》,采實文化出版)
相關閱讀:孩子要結婚,送現金還是房子好?會計師:從結婚、生子、死亡等人生大事看贈與稅、遺產稅
2023/04/1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