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告別式司儀,看遍家庭吵架、甚至租兩個廳!生死學教授李慧仁:美好告別,該有哪些SOP?

擔任告別式司儀,看遍家庭吵架、甚至租兩個廳!生死學教授李慧仁:美好告別,該有哪些SOP?
2024.10.02
34,044
作者|林芳如

作者|林芳如 2024.10.02

34,044

文章用聽的
00:00 08:20 1

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生前及早安排身後事,是給親人最後的愛的禮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告別式主持人李慧仁常在喪禮現場看到親人為了喪葬事宜爭吵,因此,她建議應及早安排,才能讓人生的畢業典禮更加完整、順利。從遺照、告別式流程到喪葬預算,該如何安排?

過去,生前談身後事,常被視為觸霉頭,但隨著社會觀念改變,這個話題漸漸不再是禁忌。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李慧仁甚至形容,生前討論喪葬儀式,是父母能給子女最後的「愛的禮物」。 

李慧仁是學者,亦常受託擔任告別式司儀,在告別式現場,她常看到子女為了儀式上該吃什麼、穿什麼、拜什麼而吵架。 

她曾主持過一場告別式,子女中有人是基督徒,有人是佛教徒,因為父親生前沒交代,所以2邊都堅持採用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儀式。最後,禮儀公司只好租2個禮廳。 

想不到,告別式結束後,雙方都疑惑地問李慧仁:「我爸爸到底去了哪裡?」留下永遠的遺憾。因此,李慧仁認為,生前討論身後事,往生後子女有所依循,心中比較不會有罣礙。 

「除夕夜全家圍爐那天,我爸爸喝了點小酒之後,就直截了當地提起,說到了那一天,他想穿長袍馬褂。」李慧仁分享父親主動開口談身後事的情景,但她也坦承,如果父母不主動,由子女開口得看時機,趁著看到相關新聞時,順勢問父母:「您覺得他們這樣辦好嗎?」帶入相關話題。 

不過,告別式一生僅一次,誰都沒有經驗,即使想討論,可能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對此,李慧仁建議,不妨思索以下7個問題: 

1. 如何挑選遺照? 

告別式上,通常會設立靈堂,讓親友到遺照前行禮。曾於殯葬業服務的李慧仁說,根據經驗,多數人不會事先準備遺照,最後往往只能拿身分證翻拍,效果通常不佳。 

所以,李慧仁建議,不妨每年拍一張遺照,拍照的時候,想著自己最開心的事或者最有成就感的事,逐年收藏,屆時喪禮還能製作照片牆,讓親友看到自己每一年的變化。(相關閱讀:每年辦「遺照派對」,留下自己想被記得的樣子!攝影師阿金:思考死亡,有助告別過往、迎接新生) 

不過,遺照不一定要符合現在的年齡,也可以選一張年輕時的照片。例如,李慧仁就曾遇過一過伯伯,選擇自己穿軍裝的照片當遺照;她的一位好友,則挑選年輕時拍的沙龍照當遺照,因為這是她希望留在別人心中的模樣。 

除了選擇自己喜歡的照片,李慧仁也提醒:「照片的畫素一定要好,至少300 dpi,製作的時候才不會糊掉。」至於照片要全身或半身,則視個人喜好。此外,亦可請業者將照片做成人形立牌,放在告別式現場。 

2. 如何挑選壽衣? 

「傳統壽衣的形式,源自明清時代。」李慧仁說,傳統壽衣為5領3腰,亦即穿5件衣服、3條褲子,但其實只要乾淨整齊,自己想穿什麼都可以。她提醒壽衣的材質盡量選棉質,火化時比較容易燃燒乾淨,選白色骨灰比較不會變色。此外,也要注意尺寸,有人因為腹水,最後可能穿不下原本選好的衣服。 

3. 在哪裡舉辦告別式? 

李慧仁指出,如果有瞻仰遺容的環節,則通常必須在殯儀館舉辦告別式。不過,如今愈來愈多人採行先火化、後告別形式,告別式上沒有遺體,只有骨灰,這樣的話,告別式地點就不受限制,在家中、飯店都可以。 

4. 告別式要安排哪些流程? 

傳統的告別式通常有既定流程,但你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巧思。 

李慧仁曾主持一場告別式,沒有繁文縟節,也沒有誦經儀式,家屬請來歌手唱往生者最愛的一首歌,再由親人一一上台表達思念,最後大家排隊到遺照前獻一盞燈給往生者。 

另外一場告別式,是子女想到父母在餃子店經人撮合,爸爸包了一輩子餃子,媽媽也學會爸爸的手藝,因此在告別式上,大家一起吃餃子,因為那代表爸爸的味道。 

5. 辦喪事要準備多少預算? 

辦喪事,花費差異通常和葬法有關。李慧仁解釋,土葬需準備棺木,好一點的棺木,約4至5萬起;如果打算火化,棺木不入土,就可以選薄一點的材質,約2至3萬。火化後,如果買骨灰罐,約需2萬;如果選擇環保葬,比如樹葬,連骨灰罐都不用。 

骨灰罐想放靈骨塔,公部門有1至2萬者,也有5萬的塔位,私人企業的塔位則差距極大,動輒數十萬者有之。 

原則上,如果告別式只邀請親友參加,選擇環保葬,喪葬總花費通常台幣10萬以內可解決;火化入塔者,購買公部門的塔位使用權,約20萬;如今較少人採行的土葬,約30萬。 

6. 不希望民意代表、議員參加告別式,該怎麼做?

告別式通常會印訃聞,熱心的村里長,會把訃聞轉給民意代表、議員等,但隨著電子訃聞興起,這些政治人物不一定會收到訃聞。 

不過,有些政治人物會派助理到殯儀館抄寫,看到往生者在自己的選區,還是有辦法打聽到告別式日期,當天不請自來。 

李慧仁主持告別式時,就常在氛圍鋪墊得恰如其分時,遇到民意代表或議員上門,導致儀式中斷,喪家還得分神招呼,令人不堪其擾。 

對此,李慧仁說,可於告別式入口,張貼「謝絕公祭」的字條,避免受干擾。 

7. 如何選擇業者? 

李慧仁說,想選擇適合的殯葬業者,可上網輸入關鍵字,例如「台北優良殯葬業者」,通常可看到所屬縣市的殯葬業務評鑑結果,其服務品質相對有保障。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