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菁專欄|太太失能,丈夫與孩子如何讓家庭持續運作?長照多半忽然發生,避免措手不及的4個準備

陳乃菁專欄|太太失能,丈夫與孩子如何讓家庭持續運作?長照多半忽然發生,避免措手不及的4個準備
2024.10.01
19,860
作者|陳乃菁

作者|陳乃菁 2024.10.01

19,860

文章用聽的
00:00 09:48 1

文/陳乃菁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當家人需要被長照,往往是突然間發生的事。無論被照顧的對象是誰,幾乎每個家庭都是在措手不及的狀況下進入長照階段。陳乃菁醫師建議平時就要多留意相關資訊,更重要的是,不要追求完美的照顧,而是找到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分擔,而且家庭可以持續運作下去的方式。

長照問題日漸升溫,照護者這個工作也隨之越來越吸引大眾注意,社會上許多名人、藝人開始勇於分享自己成為照顧者的經驗和心情,聽他們述說過程中的種種難處難免會捫心自問:我會在何時開始成為照護者?是短期的照護者還是長期的照護者?我扛得起來嗎?怎麼提前做準備呢?

另一半或兒孫突然失能  最讓人措手不及

我照顧高齡患者多年,經驗告訴我,被照顧的對象除大家較有心理準備的父母公婆之外,還可能是大家多半沒想到的婚姻伴侶,甚至是年紀更輕的兒孫輩,相同的是大家往往措手不及

我的病人許太太一家就遭遇突如其來的挑戰。40多歲的許太太本是高興地準備迎接第4個寶寶,沒想到生產後幾日突然間癲癇發作,緊急送醫並住加護病,其間數次發出病危通知。幸運的是許太太最終保住一命,從加護順利轉一般病房後又在復健科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出院後再住幾回精神科病房,因為病情影響她的思考能力連帶有行為上的問題。

有一天許太太的先生心思沉重的對我說:「陳醫師,有時候我會想起每次面臨要不要急救的問題,妳總是會問我要不要急救?確定要救嗎?急救一次,妳就問一次。我懂妳是要讓我想清楚,只是我太太剛生完孩子,如果就這樣放手讓她離開,那最小的孩子會一出生就沒有媽媽,我怎麼能忍心。」

他嘆口氣話鋒一轉:「現在我們家裡雖有個活著的媽媽,但她如同是我最小的女兒一樣、需要我照顧、時時刻刻費神在她身上,更糟的是,她不僅不會進步還一直退化。」

讓照顧是一家人的事  幸福共享苦楚同擔

我問他能不能更詳細的說明心中的糾結。

先生說:「我太太已經沒辦法做好媽媽的角色,不能做家事和工作就算了,她還會把家弄得一團糟,例如會在廁所裡面玩衛生紙,讓整個馬桶塞滿衛生紙,我每天都在清馬桶。類似這樣的事情讓家裡每天一團糟,我真是身心俱疲。好多時候,我都覺得很對不起我自己的媽媽,因為現在是她來幫我照顧4個小孩,還要照顧我的太太。這樣的生活已經3年了,我好疲憊。」

我對他們家面對的困境頗能理解也滿懷同情,除了給他打氣外也試著勸說:孩子們總會慢慢長大,在這個上天安排的情境裡面,我們無法逃避,那麼能不能記得照顧是一家人共同分擔的事情?所以不要只把照護工作放在自己或老母親肩上,而要讓孩子們學習承擔。俗語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你家的孩子要從小就體認到一起做家務,一起執行,因為這個家是大家的,日子的甜蜜一起共享,苦楚也要共同分擔。

有共同目標  情感反而更緊密

我的病人中類似許太太這樣的家庭還不少,例如林小姐是智能發展遲緩並且有肢體障礙,目前已到40歲中年,每次都是由大哥大嫂帶來看病,他們長年照顧這個妹妹,就如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只熟知身體的狀況,也透過長期親密的陪伴理解妹妹的情緒。

我大力稱讚:「你這個哥哥怎麼這麼好,可以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妹妹!」

林小姐的哥哥說:「妹妹從小就生病,所以對家人來說她一直就是這樣,爸媽總是說,我們是一家人,要互相扶持照顧,要一起照顧妹妹。所以啊,我和弟弟以及小妹都會照顧這個生病的妹妹,我們其實是互相幫助的。」

他微笑地補充:「說實話,照顧工作很辛苦,可是也因為這個妹妹,我們手足間的感情很好,我家小妹妹還為了要照顧姊姊,特地去讀特殊教育。雖然我們家人不是太富裕,但是,因為有共同目標分享與共同價值觀,感情特別好。」

我好佩服林家父母的教育方式,在這樣的養育方針下,林小姐即使自出生就因病需要長期照顧,卻讓全家一起擔任照護者,體認到照護工作不是誰專屬的責任,而是家中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與承擔的,所以每人都出一分力,也就不會有誰特別辛苦,甚至到累倒崩潰的困境。

提早思考與準備  一起找到讓家庭可持續運作的方法

長照壓力是誰也不想要,但會不會發生可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特別是看著父母親日漸老邁,在我這個年齡層的中年人,更會擔心父親或母親(甚至祖父母輩)突然間因為中風、失智導致的失能、或是車禍骨折,突然間要停止原本的人生節奏,轉而專注在另一個人的身上。(相關閱讀:家人倒下,突然成為照顧者怎麼辦?給新手照顧者的10個提醒

會擔心倒也不是壞事,畢竟擔憂可以轉變成動力讓我們提早做準備,不論是醫師等醫療人士或藝人等社會意見領袖的分享,或參與課程,都可透過他人經驗來換位思考。

期望長照到來的那天,我們可以少點驚慌多點勇氣,家人一起攜手找到一個讓被照顧者可以健康起來,或至少是延緩退化速度,家庭可以持續運作的可行方法,若還能勇於向外界求助以及善用長照服務就更好了。(相關閱讀:長照2.0完整指南:服務對象、申請資格與補助項目

當然這其中的關鍵還是落在照顧者身上,希望照顧者們能有正確的心態,讓長照成為一家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讓全家人一起分擔,一起微調,那麼長照工作就能少點辛苦,家人一起好好過日子。

陳乃菁醫師的建議:長照家庭順暢運作的4個準備

1. 照顧者先照顧好個人身心

不論幾歲的照護者都要知道,只有自己的狀態好,能照顧好別人。

心理素質好,就不容易生氣,也能與被照顧者以及其他共同照護者好好溝通。

身體素質好,因為體力好、沒有疼痛與失眠等狀態,就會更有耐心以及體力對待需要被照顧的人。

2. 放棄完美,家人願意一起做就很好

理解照顧沒有完美,所以,只要願意一起做的人。就一起分擔,不要嫌棄,只要願意做一起練習做默契就會越來越好。(相關閱讀:陳乃菁專欄|80歲還要照顧更老又失智的另一半!老老照顧,該放下和不能放棄的幾件事

3. 善用各種照顧資源

善用照護資源,長照資源進入時,提供家裡已經嫻熟的照護手冊,讓被照顧者減少彼此互相探索的時間。

4. 不分年齡,每個人都可以為家人做點事

不是只有成年人或是工作的人才能是照護者,家中的孩子、讀書的學子們、只要是家中一份子,都有可以幫忙的地方,讓家成為一群人一起努力奉獻的地方。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