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菁專欄|80歲還要照顧更老又失智的另一半!老老照顧,該放下和不能放棄的幾件事
累壞了的老人照顧生病的老人,該怎麼辦?
文/陳乃菁 圖/Shutterstock
編按:照顧不是容易的事,自己高齡,卻還要照顧高齡又失智、生病的家人或伴侶,老老照顧特別辛苦,除了長照2.0的支援,陳乃菁醫師建議照顧者必須做出改變,才不會兩個人一起垮掉。
演講聽眾問:我今年已經80歲了,還要照顧有慢性病、中風、失智又沒結婚沒小孩的弟弟。我身邊的朋友也80多歲了,她照顧的是更老又失智的先生,先生拒絕去日照,他們即使有個小孩,但他自己就忙不過來,根本無法幫忙。我們這種累壞了的老人照顧生病的老人,該怎麼辦呢?
乃菁醫師答:
老老照顧非常辛苦,當今的社會少子化,青壯輩生活壓力又大,光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都不容易,導致老老照顧中的照顧者特別辛苦,老夫妻照顧彼此很常見,也有不少是平輩相互照顧的例子。
若是平輩間的老老照顧,照顧者可以透過申請讓政府單位的社會福利處介入處理,因為被照顧的手足老病又沒結婚、沒小孩,針對這樣的案例,政府可以依法提供照顧上的福利和安置計畫。當然,我理解基於長年來手足間的情誼,或者早年父母親交代要繼續承擔,許多人無法放手把兄弟姊妹交託給政府單位處理。
至於老夫妻的案例就更不容易放手了,首先大家都認為在婚姻關係中,照顧另一半是彼此的責任,過去社會生養許多小孩,還有下一代可以分擔照顧工作,但現在青壯年要養自己都很辛苦了(特別是還要養小孩),他們很難提供協助卻可能對老父親或老母親怎麼被照顧很有意見,導致負責照顧工作的人更辛苦。
不論是哪一種老老照顧,我想要勸承擔照顧工作的那位家人要轉換心境。大家將心比心想想:現在的自己老了、身體機能退化、因過去累積的照顧壓力快崩潰,該是改變照顧方式的時候了,再不改變,很可能兩個人一起垮掉了。
要怎麼改變呢?
老老照顧該怎麼辦?3種放棄放過家人與自己
首先,請放棄對「完美照顧」的想像。
照顧工作不是寫考卷,除了自己,沒有人該對照顧者打分數,所以請照顧者自己也不要以100分為目標。不完美的照顧也是一種照顧,例如我們有讓被照顧的人吃飽就很好,不必強求餐餐都親手烹調還要含各種營養素;我們能幫被照顧的人保持身體清潔無異味就好,不一定每天都要泡入浴缸來個大清洗,若有幾天家人情緒上來執意不肯配合清洗,只要狀況不嚴重,那就輕輕放過吧,或許明後天,他反而會改變心意,主動要求清洗了呢。
第二個改變是:請放棄對「認知促進、預防延緩失能」的期待。
「認知促進、預防延緩失能」是常見的口號,不是不好,只是家屬往往會有過度的期待,往往把老人家出門參加活動看成參加加強班,或者在家中安排許多功課給他做。
我相信照顧者起心動念是基於「不希望家人退化、更希望透過練習來改善」的善意,但對被要求去參加活動的那個人來說,很可能是折磨。於是常見到家人間為此產生口角,若爭執的雙方年齡相近,不愉快的情緒還可能升高,因為被要求去參加活動的那個人可能會覺得一輩子的平等關係被打破了,現在的自己就像小孩子那樣被管東管西的。在這樣的狀況下,照顧和被照顧的人都很累,不如就放輕鬆,不要為此造成感情上的磨損。
第三個改變是:請放棄對「長命百歲」的期待。
台語裡有句給長輩的祝賀詞「吃到一百二」,反映出我們社會普遍認為活著是好事。只是生命總有盡頭,不論老少,大家都要考慮在生命危急時是不是要搶救、又該救到哪一個階段才放手。特別是在老老照顧的狀況下,誰先走還很難說,所以請家人間要盡早討論如何安排生命最後一程,也請將生老病死視為自然的生命歷程,不須強求。
千萬不能放棄:好好照顧自己
做到了上面說的3個放棄,最後我要給照顧者一個「千萬不能放棄」:
請好好愛護自己的身心靈。請照顧者們在為照顧工作忙碌時,要記得:自己也需要被照顧和被疼惜。大家可以盡量使用長照資源或安排其他親人分擔照顧工作,讓自己有時間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和朋友保持聯繫、維持社會互動。有時候光是自己出門走走就能減少壓力,保持人際互動更能避免被侷限在家庭內,日子久了難免憂鬱,日後被照顧者離世、照顧工作結束時,更可能頓失生活重心或者因離群索居太久而無法重新回到社會中。
(本文轉載自陳乃菁診所FB,原文連結請點此)
2023/02/1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