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脇璃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膽小的中年女子,也能一個人旅行嗎?料理家山脇璃珂結婚後已有20多年不曾一個人旅行,但她想要為50後的自己創造更多第一次的體驗,重新為自己出發。自認性格膽小,因此偏好在與家人或朋友同遊時,提前抵達或延後返回,創造在當地獨旅的機會。此外也在一個人去巴黎時為自己訂下了5個獨旅原則,在挑選旅行目的地時也會考慮幾個因素,讓自己玩得更安心。
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女士曾這樣說過:「會覺得『這種方式變老,真好』的人,一定是充滿「好奇心」的人。這就像是他們生活的能量潛力。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未知的事物,他們都充滿好奇心。(中略)這樣一來,『變老』這件事也變成了未知的事物。」(摘自《快樂至上!生活在3.11之後》日本幻冬舍,與湯山玲子女士的對談集)
「變老」這件事也是自己經歷的初次體驗,我們應該帶著好奇心去看待它。我也希望自己能這樣。如果有這種心情,也許我們的心就不會變老。
試著增加「第一次」!年過50迎向更多新鮮事
在我50歲生日那天,我有些失落地想,啊,初次經歷的事情正在減少,最後的事情增加了。想來,50歲左右的時候,(至少我覺得)已經經歷了各種事情,無論是旅行、飲食還是穿著,都達到了「愉快舒適圈」的巔峰。這就是安靜變老的腳步聲傳來……不行不行,我要重新想想,怎麼去嘗試新的事物。
試著增加第一次,哇,就會發現還有很多沒試過的事情啊!
我已經習慣了買衣服要試穿,即使不試穿,也大概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所以我決定給這麼想的自己一個突破,去試穿從來沒有穿過的顏色和形狀的衣服。試吃從來沒有吃過的食物。一旦我嘗試了,就會發現,身邊其實有很多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未知的事物。
一個年輕的朋友把一支NATURAGLACE的鮮紅色口紅當作禮物送給我。但我從來不知道這個品牌,也從來沒有塗過鮮紅色的口紅,不過試著塗上它的時候,我覺得並沒有那麼糟糕(相比於我自己)。
除了肝以外,我以為自己不喜歡,從來沒有吃過其他內臟,也就是下水。但是當我聽說它很好吃的時候,試著去品嚐了滋賀的精肉店近江先生賣的下水,發現它的味道驚人的美味。
然後就是,一個人的旅行。
當我再次嘗試時,即使在50歲的年紀,也能發現許多未知的、出乎意料的「初次」經驗。好奇心像波浪一樣湧來,一次就可集滿一本「初次體驗的印章」!這不是很划算嗎?(相關閱讀:新刺激有益大腦,但50後總覺得天下沒有新鮮事了?安裝好奇心的50個行動 ,每週挑戰1至4項)
一個人的巴黎旅行 為自己訂下5個獨旅規則
其中,這種「初次體驗印章」最多的就是「一個人的巴黎」。
咦,巴黎?一個人?我辦不到吧(汗),對吧。是的,深表贊同。甚至驚訝於自己竟然鼓起了這麼大的勇氣。但是這真的很好。
雖然只有4天3夜(《50+》編註:作者因為膽小,多半選擇在與家人同遊時,提前出發或延後返回的獨旅方式),但是我在緊張、興奮和害怕中,發現一個人也可以享受很多樂趣,非常滿足。
在這次一個人去巴黎的旅行中,我悄悄地設定了5個規則。
1. 隨心所欲地漫遊
不是跳躍式的點到點,到我想去的地方或店面,而是享受其間走路的過程。我對食物非常感興趣,食物=生活,所以我隨心所欲地遊逛,巴黎的生活就展現在眼前。(雖然聽到了另一個自己以諷刺的聲音問,在旅行者四處走動的巴黎市中心,有真正的生活嗎?)
2. 盡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也就是說,我一個人時不坐計程車。如果走路無法到達,就乘坐公車、火車或地鐵。
3. 如果累了,就早點休息
我有點節儉傾向,所以即使是走路,也傾向於像收集印章一樣,到處跑點。但是這次的旅行卻不是如此,無論是在咖啡館還是公園,我都會提早休息,連休息也是享受。一個人旅行時,要避免身體太累而生病,不然就太浪費了。
4. 謹慎小心,不做無理的冒險
不要勉強去公共交通不便的地方。晚上不要出門。即使到了這個年紀,雖然不再有貞操的危機,但如果被誤認為是有錢人之類的仍舊是相當危險,要多加小心。
5. 不要沮喪,不要生氣,要正面接受一切
這是心理層面上的決定,不,應該說這是目標。假設我丟了錢包,我會想,錢包帶走了某種災難,我反而得救了。如果遇到下雨,不會覺得可惜,而是數一數雨天的好處。如果遇到服務態度不好的店家,我不會生氣,而是玩一個「讓這個人心情變好的遊戲」(我真的經常這麼做,大概5勝5敗)。既然我鼓起勇氣去旅行,當然想盡可能讓旅行變得更有趣,所以我會有意識地保持正向積極的心態。
所以,我一個人在巴黎連續走了4天3夜,每一天都過得120%的充實。腎上腺素在體內奔騰,興奮和緊張交替襲來,這種心情的變化非常新鮮,我現在還經常回想起來。(相關閱讀:61歲去巴黎遊學!Lily:我需要擋不住的自由)
因此,這5條規則成了我一個人旅行的準則。
我很容易感到沮喪,所以「不要沮喪,不要生氣」這一條對我來說最難,但在旅行中,我做得還不錯。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也這樣做吧!但為什麼做不到呢?跟日常正惡戰苦鬥努力著!
膽小有膽小的玩法 選曾和家人去過、交通治安都好的地方
因為以下的規則,我不再對旅行的目的地感到困惑。
首先,我會從我想去的地方開始,這源於我的好奇心,但不會選擇公共交通不便的目的地或路線。如果是在國內,只要是縣城或人口較多的城市,就可以乘坐公車或火車抵達。對於不租車就很難到達的地方,我會選擇放棄一個人去。
海外的話,除了要確認市區內可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移動之外,也要查清楚從機場到市區的路線。台北、香港、巴黎、曼谷、倫敦、米蘭等都是可以用公共交通工具遊覽的城市。我會從這些城市中選擇治安良好,適合一個人漫步的地方。
而且,也許是因為我比較膽小的關係,海外的一個人旅行,我都會選擇跟家人、朋友或工作上去過的城市。這樣會讓我稍微安心一點。
一個人自由漫步 沉浸式享用獨自體會的風景與心情
即使是去過的街道,重新一個人造訪,也會發現完全不同的風貌。留下印象的東西也不一樣,有很多第一次的體驗。
比如說,跟家人和朋友去過好幾次的台北,跟他們一起旅行的回憶,都是爆笑的事情、聊天的事情,大家的表情比起吃的東西更重要。而當一個人旅行的時候,回憶的中心是讓我驚嘆的瞬間風景,或是當地人的樣子,以及我看到這些東西時的感受,還有自己緊張得心跳加速的心情。
在鼓起勇氣走進去的店裡吃到的水餃形狀和味道,努力用中文表達美味時的緊張心跳。滿身大汗筋疲力盡地迷路,抬頭看到陡峭的坡道前面鮮豔的九重葛等等,都像是按下快門一樣清晰地浮現,讓我心頭一熱。
這些變成鮮明回憶的原因,我說過很多次,就是因為「一個人」啊!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隨心所欲地走路。
自在地走在街道上,一邊走一邊隨意地逛逛。這不就是一個人旅行時最合適的方式嗎?不用跟別人商量或讓步,就可以決定去哪裡的一個人旅行。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不就是一個人旅行的最大樂趣嗎?
在巴黎,遇到我喜歡的市場,就一直來回走動,直到滿足為止。在京都,我想去的店有兩家在夷川通,我就從東頭走到西頭,一路發現這條街上有很多賣家具和建具的店,就進去看看,其中一家店現在已經成為我的愛店了。
我想,一個人旅行時,透過步行漫遊會讓感動更加深沉。
(本文摘自山脇璃珂著,《終於一個人去旅行:儲存好心情,帶自己看看這個世界》,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