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攝影/葉琳喬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如何讓長照擺脫無聊的制式運作,讓長者有樂趣,有成就感?位於板橋的「玩學樂園」,出身旅遊業的創辦人吳良生,將長照融入遊戲與探索元素,希望藉此找回長者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希望每天在這裡,都像是一趟獨一無二的小旅行!」
來到位於板橋一處商業大樓內的「玩學樂園」,超過百坪的寬敞空間內,幾位長輩正隨著音樂、手拿麥克風一展歌喉,其他人則是隨著節奏拍手、或是跟著一起哼哼唱唱。
這裡不是里民活動中心或是社區大學教室,而是服務輕度失智、失能或有照顧需求長者的日照中心。除了卡拉OK之外,這裡還有打地鼠、夾娃娃機、攀岩牆……,就像是一座專為大人設計的遊樂場。
在玩學樂園裡有許多獨具創意的設施,讓長輩們可以在遊戲中訓練反應、肌力,間接達到復能效果。
如何讓長照變得有趣、有意思?2022年創辦「玩學樂園」的執行長吳良生說:好玩,人才會活得有動力!
參訪日本留下深刻印象 受疫情衝擊投身長照業
談到為何從旅遊跨界長照產業,本身從事導遊工作超過25年的吳良生說,一次偶然機緣下,他負責帶領公部門團隊到日本神戶做參訪交流。當時「長照」這一概念在台灣還不普及,但他看到日本在高齡化社會下,相關產業的軟硬體設備以及服務等各方面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讓他心中初次對於「照護」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時我完全沒料到有一天會真的進入這個行業,導遊工作對我來說得心應手,就沒想過要轉行。」直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意外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旅遊業更是首當其衝的海嘯第一排。
於是他思考:什麼產業的需求可以穩定不受外在環境影響,而且未來會愈來越重要?曾經留下印象的長照業,就成為吳良生的考慮選項之一。「人可能可以不去旅行,但老了一定會需要照顧。」
「玩學樂園」執行長吳良生結合自身的旅遊業經歷,打造更活潑富有玩心的照護空間。
也因為吳良生過去在旅遊業的經驗,讓他特別擅長和長輩們互動相處。「做導遊帶團,其實本來就會需要常常留意到團員各方面的需求,也知道要怎麼跟他們聊天、逗他們開心。可以說噓寒問暖和照顧別人,本來就是我的工作專長之一。」(相關閱讀:旅行是高齡父母最好的身心復健!50歲和80歲體力絕不相同,如何安排以長輩為主角的孝親之旅?)
如此,旅遊和長照業雖然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又有一些相通之處,曾經是旅遊從業者的吳良生,決定放手嘗試一回。
活動自己選課、賺錢自己花 獲得獨立性和成就感
但也正因為不是長照產業科班出身,吳良生在環境和服務設計上,得以跳脫傳統的照護思維,並融入了「好玩」的重要因子。他認為,旅行的樂趣在於從「探索」這件事當中,獲得新鮮感和愉悅感,「所以重點是,如何從玩中獲得樂趣。」
吳良生從日本的照護機構創意得到靈感,開發了「夢幣」(夢想貨幣)的制度。長者們參與課程活動、或是完成每日的目標運動練習,都可以獲得相應數量的夢幣,並且登記在「夢幣存摺」裡。累積到一定數額後,就可以換取小獎品,或是遊戲機台的代幣。(相關閱讀:竟有賭場與溫泉!日本蒲公英:長照機構應像「老人迪士尼樂園」)
透過參與活動,長者們可以賺取「夢幣」,換取小獎品或是進行遊戲。
在一般日照中心,大多就像幼稚園或是小學,依照安排好的課表做活動。但在「玩學樂園」,就像是大學生自由選課,長輩們每天來報到之後,可以自己選擇安排每個時段要做的活動。
長輩可以自己選擇每天要做什麼活動,並且不強制參與,當中也有「隨我高興」、「什麼都不做」的選項。
透過靠自己付出賺取收穫,長者就會有動力、願意積極參加;如果只是制式性的安排活動,就會剝奪了自主、自立的樂趣。「一樣是做活動,自己選擇參加跟別人強迫,參與意願就會差很多。」
吳良生也說,他會透過有技巧的溝通、讓長輩們願意動起來。「我們可能會說:想不想走一點路?一直坐著會不會很無聊?雖然個管師可能本來就會要求長輩們每天要做一些運動,但我們盡量不要用強迫的方式,而是慢慢地去引導。」
他將這套法則歸納為「GPS照顧法」:先有「目標」(Goal),而後透過玩樂式的參與(Play in participant),來達到學習(Study)復能的目的。
空間內設有簡單的攀岩牆,並非真的要讓長輩攀爬,而是透過拉伸運動鍛鍊肌肉。
珍惜與長輩的點滴回憶 失智、失能也可以擁有生活樂趣
開幕以來近2年,吳良生觀察到,不少長者們的狀況比剛來時穩定不少,還有人失能等級獲得改善,「也有家屬說,以前他們都一個人待在家不說話,現在慢慢比較會聊天,會和別人互動。」
但他也認為,面對老化衰退的自然發展,不一定要執著於「能做得到什麼」。能做到當然很好,但做不到其實也沒有關係,「我們就去接受自己現在的能力範圍。」
而從事長照產業,雖是照顧別人,但長輩們給他的回饋,有時也帶來意料之外的收穫和感動。
有次一位阿嬤在「放學」回家時,先是要求和他合照,接著又說,可不可以現在就印出來,然後在照片上簽名?當時吳良生剛好有件事急著要處理,內心其實隱約有些不耐煩,但還是照著阿嬤的要求做了。而當他把照片交給阿嬤的時候,對方非常慎重的把照片收在隨身的包包裡,笑著跟他說「謝謝,你真好。」
「這位阿嬤因為有失智的症狀,回頭一想,她也只是想在自己還記得清楚的時候,把自己很珍惜的回憶保留起來。」吳良生講著,忍不住紅了眼眶。
「開始做長照之後,對我最大的改變,其實就是更坦然的接受人生中的所有變化,可以說這一行既是渡人,也是渡己。」
而對於未來的發展,吳良生說,希望進一步結合自己的旅遊專業,開發「圓夢之旅」,結合旅遊規劃師、照服員的資源,帶長輩出去旅行。「即使坐著輪椅、或是失智的長輩,但同樣可以享受旅行的樂趣。我們一定會愈來越老,但只要有所準備,就可以活得愈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