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高齡父母最好的身心復健!50歲和80歲體力絕不相同,如何安排以長輩為主角的孝親之旅?

旅行是高齡父母最好的身心復健!50歲和80歲體力絕不相同,如何安排以長輩為主角的孝親之旅?
2024.01.25
18,926

2024.01.25

18,926

文章用聽的
00:00 07:38 1

編譯/蔣德誼 圖/AEL俱樂部提供 資料來源/SaisonHELPMAN JAPAN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如何帶長輩出門玩?想帶上了年紀的爸媽出遊,卻擔心他們體力跟不上,甚至因為旅途中的小事導致雙方都不愉快?從事旅遊業多年,近年專注高齡旅行、照護旅行領域的專家篠塚恭一認為,孝親之旅的出發點就是要讓長輩開心,除了多些體貼留意需求、事前也需多所準備,才能規劃一趟賓主盡歡的旅程。

對很多人來說,旅行可以說走就走,不過如果是要帶著高齡長輩出遊,那麼就多了不少需要考量的面向。

從事旅遊業的篠塚恭一,發現很多本來喜歡到世界各國旅行的高齡長者,往往因為衰老或外出需要照顧,只能無奈放棄旅行的樂趣。為此,他在1991年創立了「AEL Club」,為長者或殘疾人士提供旅行、外出時的陪伴與協助等服務,讓許多長者實現了旅行的心願。

他認為,只要做好相關準備、並且多一些體貼對方的心情,無論年齡,旅行絕非難事。

安排行程須以長輩為主體作規劃  別讓心意反而成為負擔

篠塚恭一提醒,規劃帶爸媽出遊前,首先需要確認兩個重要前提,首先是爸媽「真的想要和子女一起旅行嗎?」

「很多人抱著要孝敬雙親的想法,卻忽略了當事者的心情,導致後續產生許多困擾。」包括想去哪裡、喜歡什麼類型的景點行程,最好都要先詢問過對方的意願。

再者,在旅途當中,也要時時記得盡量以能讓長輩開心為原則。「有時候對方可能講過的話又會重複,或是開始回憶往事,這時候切忌打斷或是潑冷水說:這你講過了!避免打壞旅行中的好心情。」

第二個重點則是:「別忘記爸媽才是旅行的主角。」規劃旅程時,要多考量爸媽的體力,常見的一種狀況是:光是在景點間的移動或是走逛,一整天下來就讓人累到走不動甚至想回家;以安排旅行這一方的角度來說,同樣也覺得委屈:「我用心安排的行程,你卻什麼都不配合!」衝突就會在這裡產生。

除了照顧到心情和體力,行程細節上的安排,也要根據對方的健康狀況而有所調整,並且要保留「累了隨時可以暫停休息」的彈性。(相關閱讀:自己行動不便,帶86歲失智母遊歐100日!遲慧芳:說走就走,人生會改變

留意長輩體能  飲食、用藥狀況都要掌握

「很多子女因為長年沒有和爸媽一起同住,對於體力能負擔到什麼程度,可能根本不是很了解。50歲和70、80歲的體力狀態絕對不會一樣,在日常生活中就多留意長輩的健康狀態,也是規劃旅行時要注意的一環。」篠塚恭一提到。

包括三餐的飲食習慣、平常都睡多硬的床,有哪些要固定服用的藥物,生活起居上是否有需要協助的部分等等,這些都是必須在行前就有所掌握的注意事項。「例如若生活習慣相差太多,訂房間時也許就不一定要睡在同一間,可能反而比較不會彼此干擾。」

舉例來說,很多日式旅館都是在榻榻米地板上鋪床,但這對腰不好的高齡者來說,其實要起身就會非常困難。這種時候,就要安排有西式床鋪的房型,吃飯時也盡量選擇有座位,而非席地而坐的餐廳。

而若是長輩在行動上較不方便,例如需要柺杖支撐行走,或是需要使用輪椅,那就要多留意行經路線以及景點是否方便移動,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備妥護墊或是紙尿褲等生理用品。(相關閱讀:帶行動不便長輩出遊 輪椅導遊黃欣儀:掌握12要點 訂一般房也行

旅行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更是最好的復健

對於上了年紀的長輩來說,旅行有時候不一定是為了探索新鮮感或樂趣,更可能是出於情感上的需求。可能是想再回到故鄉看一次兒時熟悉的風景,或是某個對他有著特別回憶的地點,甚至只是想參加一場重要的婚禮或告別式。但共同點是,透過這趟旅行,和一起旅行的家人有了更深的羈絆。

長期投入高齡旅行領域的篠塚恭一認為,旅行對長者的意義,可能更在於情感層面的價值。(出自AEL俱樂部)長期投入高齡旅行領域的篠塚恭一認為,旅行對長者的意義,可能更在於情感層面的價值。(出自AEL俱樂部)

以篠塚恭一自己所成立的「AEL俱樂部」來說,服務使用者的平均年齡約為83歲,許多原本幾乎足不出戶的長輩,一旦有機會可以踏出一步,往往會有著驚人的變化,例如總是沒有什麼情緒的人會展現難得的笑容,或是沒有食欲的人會變得想吃東西。有些住在安養院裡的長輩,在旅行中拍下的照片,往往是機構裡的照顧員從來沒有看過的表情。

對平時可能難以自由活動的人來說,旅行更可以讓他們跳脫日常生活,帶來特別的儀式感。「我認為旅行是一種可以與人交流,並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活動。對高齡者來說,更是一種身心兼顧的最好復健。」篠塚恭一說。

無論是一般人或是行動不便的長輩,都應擁有享受旅行的權利。(出自AEL俱樂部)無論是一般人或是行動不便的長輩,都應擁有享受旅行的權利。(出自AEL俱樂部)

而在「AEL俱樂部」中擔任「旅行幫手」的夥伴們,很多本身即是長照產業的從業人員,對他們來說,其實也同樣是跳脫日常,並且得以轉換心情、找回初心的服務工作。

很多長輩也許因為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外出旅行並不是這麼方便,除了擔心可能遇到各種困擾,也不好意思麻煩或打擾家人。這時如果可以有第三方的專業協助,其實可以減輕當事人和家屬不少負擔,篠塚恭一也認為,「照顧旅行」或許會是長照產業未來延伸出的另一個服務層面。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