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跑馬拉松、讀博士,挑戰讓人不容易老!吳淡如:別把人生活成看5分鐘就知道結局的平淡電影

中年跑馬拉松、讀博士,挑戰讓人不容易老!吳淡如:別把人生活成看5分鐘就知道結局的平淡電影
2024.05.24
13,599

2024.05.24

13,599

文章用聽的
00:00 06:56 1

文/吳淡如 主圖/出自吳淡如FB 內文圖片/時報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中年後如何保持學習、迎向新挑戰?吳淡如分享自己的處理模型:PIZZA切割法,加番茄鐘工作法。不拿「困難」嚇自己,而是肯定自己已經完成的每一步。比起平淡人生,挑戰難事自有樂趣。

你能想像一隻紅毛猩猩在印尼婆羅洲的河邊,用一根尖尖的木桿叉魚的畫面嗎?或者一隻候鳥,在湖邊利用遊客丟下的吐司麵包釣魚,而且還能成功地撕成小塊以增加釣魚的機會。不僅是人類,所有生物為了生存,都必須學習和適應。

在當今社會,學習的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古人的想像,面對如此多元複雜的學習需求,我們應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學習曲線,並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保持競爭力呢?

善用PIZZA切割法  厚書拆薄自然讀得下

針對不時會出現的任務,我開始建立自己非常簡單的「處理模型」。首先,為了不要讓自己陷入所謂的瓶頸思維,我有個「PIZZA切割法」。我會把難題或我想要完成的某些不容易的事情想成一塊PIZZA。小的難題是小PIZZA,大的難題是大PIZZA。無論如何,一個人要吃掉一整個PIZZA,對我來說都是有些費力的。所以,我會想辦法切割。如下圖,這個中型的PIZZA,就分成10份吧。

中年跑馬拉松、讀博士,挑戰讓人不容易老!吳淡如:別把人生活成看5分鐘就知道結局的平淡電影_img_1

先不去想一整個很難吃得下,把它切成10份,先吃掉一片,看起來就沒那麼龐大。第二天再想辦法吃掉另一片。

這也是我的讀書方法之一。一本很厚的書竟然要讀完,實在有點頭疼。我的不少考試用書都被我拆成幾份,一份一份慢慢看完,看完之後「長相」相當殘缺。只要能讀完,「長相」殘缺又何妨。書,應該是拿來看的,不是擺著欣賞的。基本上不好用的才是永遠嶄新的。書太厚,不會想要隨身帶,太厚的書老是在提醒你,前路漫長。如果能夠一部分一部分各個擊破,感覺上就是一天天完成了階段任務。

跑馬拉松不去想長路漫漫  肯定自己的已完成

馬拉松我也是用PIZZA 切割法在跑的。42公里,從出發點來看,還真的是在遠得要命王國。在2公里時,我不會告訴自己,還有40公里待跑,我會告訴自己,已經完成1/21。

聽起來是不是比較沒有壓力?4公里一跑到,我就告訴自己,呵,已經完成1/10了。你看,分母變動得多快。等到半馬完成,當然只剩1/2了。肯定自己的已完成,讓自己有成就感,不去想長路漫漫

說真的,我開始跑馬拉松之後,做任何事情還真的越來越有耐力和意志力。而我也發現:當你越能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你會活得越有信心,不管你已經到了什麼樣的年紀。若你抱著:「我老了、算了」,那就是進入等死心態了

從番茄鐘工作法學休息  限時完成更積極

其實這跟談到時間管理時常被引用的「番茄鐘工作法」原理相同:不要讓你覺得長日漫漫無盡,在限定工作時間內更會積極把握時光。番茄鐘,不是強迫你學習、工作,而是強迫你在開始工作後休息。不就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的老話嗎?

就算是學一個費力的東西,心想:反正25分鐘之後就可以休息,你就不覺得自己像囚犯。一旦開始感受到投入的樂趣,你反而會在25分鐘鬧鐘響時,捨不得休息。

中年跑馬拉松、讀博士,挑戰讓人不容易老!吳淡如:別把人生活成看5分鐘就知道結局的平淡電影_img_2

「逼」自己寫博士論文時,有時我也會有千百個不願意,那麼我會跟自己說,來吧,寫25分鐘就好。人像車子,一開始是最難發動的,引擎啟動後就順了。不要無休無止的強迫自己,或苛責自己,不如先試著給自己設定「休止時間」。我也常用手機計時器,重點在於分段給自己一個小空檔喘息一下。以此類推,你也不會過勞死,不是嗎?

舉世大忙人馬斯克把他的時間分成好幾個box,每15分鐘一個box做不同的事情,做完果斷跳離,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像他比較難,我們大多數人沒有他的智商,也沒有他的大事業。

很多事物正因為難  才值得挑戰

曾有一句相當有哲思的話是這麼說的:「死亡其實也是恩賜,它讓你知道時光有限,你不能隨意揮霍。」

不要以為長生不老、死不掉的人會像《來自星星的你》的都教授那麼多才多藝,奮發有為。不會的,永生者不會珍惜生命,不會有目標,活著的時候就開始虛無。

人生就因為短,你才要做時間管理。很多東西,正因為難,所以有趣,所以值得挑戰。

難道,你喜歡看那種前5分鐘就可以馬上猜到結局的平淡電影嗎?

(本文摘自吳淡如著,《窮思維、富邏輯:人生實用商學院之致富之前先自主》,時報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