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來趟「長旅行」,歸零再出發!資深演員、背包客陳季霞如何用16萬玩歐洲120天?

盡興而走、隨遇而安。
盡興而走、隨遇而安。
2024.04.15
46,893
作者|蔣德誼
責任編輯|陳莞欣,王美珍

盡興而走、隨遇而安。

作者|蔣德誼 2024.04.15

責任編輯|陳莞欣,王美珍46,893

文章用聽的
00:00 10:25 1

文/蔣德誼 攝影/影巷26號 內文圖片/陳季霞提供 責任編輯/王美珍、陳莞欣

編按:資深演員及配音員陳季霞在工作之餘熱愛旅行,是足跡踏遍20多國的資深背包客。旅行經驗豐富的她分享,旅行的樂趣,在於跳脫日常生活,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更養成她凡事樂於嘗試、不拘小節的性格。「把握當下,但凡事隨緣,日子就會過得比較快樂。」

近年在《人選之人》、《最佳利益》等劇中有亮眼演出的陳季霞,除了是台劇熟面孔,也是為許多迪士尼、宮崎駿動畫以及電影中文版獻聲的資深配音員,如《神隱少女》的湯婆婆、《玩具總動員》的蛋頭太太等角色,都是由她演出。

少有人知的是,在螢光幕外,陳季霞還是一個旅遊資歷將近30年,已走過25個國家的資深背包客。她笑說:「每次工作結束後我如果有空檔,就是買了機票就走!想去的地方,大概只剩南北極還沒去過。」

而她的最高紀錄是曾花了120天,周遊土耳其、希臘、法國和西班牙,相當於沿著地中海繞了半圈。

長年從事表演工作,陳季霞說旅行對她而言,不只是一種脫離日常的新鮮狀態,也能幫助自己釋放壓力。既是歸零、也是充電。

長期旅行如何規劃?抓好大方向,細節可以隨性

為什麼會規劃長達近4個月的旅行?陳季霞說,因為單親,年輕時旅行必須帶女兒同行,但小孩得上學,最多也只能利用寒暑假的1、2個月去;女兒上了高中、大學後,不需要帶著出門之後,旅行計畫就不受限制,天數也逐漸拉長。「把自己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待久一點,就會更有在過生活的感覺。」

這時剛好陳季霞在大學擔任助教時的一位學妹,邀她一起到歐洲旅行,「以前她都住Airbnb、走窮遊路線,這次她想住好一點,所以想找個人分攤住宿費用。我沒有嘗試過出去這麼久,剛好時間上也能配合,就這麼決定成行了。」

長時間旅行,有什麼特別的規劃行程秘訣?陳季霞說,出發之前她和旅伴先決定好大致路線、並訂好去回程的機票,和抵達後第一個禮拜的住宿地點。大致路線確定好,細節可以隨機應變調整,保留一定彈性。像是在土耳其搭乘熱氣球的熱門景點──卡帕多奇亞,她玩得意猶未盡,就決定多停留2個晚上。

「通常我們都以一周為單位安排行程,包括現金也是先準備一個禮拜、剩下的就是刷卡,或是去ATM領。除了必備的個人藥品外,消耗性用品不需要帶太多,到當地再買就好。」(相關閱讀:54天花20萬玩義大利、瑞士、荷蘭!4位60多歲好友的歐洲自由行,如何好玩又經濟實惠?

另外,旅行時免不了得多走路,好走的鞋也絕對必要。「我很推薦除了帶一雙稍微正式的鞋子,去好一點的餐廳時穿,和住宿穿的拖鞋外,可以多準備一雙溯溪鞋,好穿耐走、很適合歐洲常見的凹凸不平石子路,加上通風透氣,天氣熱時還能當涼鞋穿。」

避開尖峰觀光時段  減少人擠人讓旅程更愜意

而在旅途中,除非是兩人都同時想去的地方,否則就各自行動,晚上再回到住宿處,聊聊自己今天旅途中的見聞或有意思的事,既有旅伴的安心感,但也不失獨旅的樂趣。「我的旅伴喜歡晚上去酒吧喝酒、和當地人互動,而我習慣早早上床睡覺,兩個人作息不同,就不需要勉強配合彼此。」

陳季霞的一天行程安排大致如下:清晨5點多起床,趁著四周還很安靜,人群還沒有太吵雜的時候出去附近走走,獨佔不受打擾的時光。接著她最喜歡到市場採買些蔬果食材,或是逛逛別緻的小攤,然後回到民宿開始做午餐。

「有時想念亞洲食物的味道,我就會做一罐肉燥帶著,配義大利麵、白飯都可以。通常我一天最多一餐外食,看心情簡單吃或是講究點都可以。」算下來,這趟將近4個月的旅行,包含機票、食宿一個人只花了16萬左右,算是相當節省。

這趟旅行,她在初夏的6月出發,直到入秋的10月才回台灣,「大約早上10點到下午3點之間,除了天氣熱,也是旅行團、觀光客最多的時候。」因此,吃完午餐、稍作整理後,她會像歐洲當地人一樣,悠閒地睡個午覺、也避開夏天的炎熱暑氣,到下午4、5點左右再出門。

陳季霞也分享,不少博物館、美術館在下午到傍晚這段時間,因為接近閉館,會有比較優惠的票價,人潮也相對較少,更能盡情欣賞作品。不需要和其他觀光客擠熱門時段,也是長時間旅行的好處之一。

以自己的步調安排行程、旅行中也能感受悠閒的日常生活。以自己的步調安排行程、旅行中也能感受悠閒的日常生活。

旅行讓人活得更簡單  但也需要玩得動的身體

從年輕時養成旅行的習慣直到現在,陳季霞覺得旅行對自己最大的影響之一,就是學會把握當下,「很多時候,某些事情錯過就沒有了,因此所有的緣分和偶然,我都很珍惜。」

她說,在歐洲旅行,最有挑戰的就是搭火車,特別是需要轉乘的時候。「因為很多車站都沒有人,沒有站員可以問,而且停靠月台常常臨時更換,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錯。」但即使錯過了要搭的車,陳季霞也學會不緊張,「就坐下來喝杯咖啡,等下一班就好。」

陳季霞也喜歡在旅程中和偶遇的當地人或過客聊天,「即使相談甚歡、甚至互留了聯絡方式,其實也大多是生命中不會再有交集的人,但只要當下擁有愉快的回憶,對我來說也已經足夠了。」

去年剛去了朝聖之路的陳季霞(右),在旅途中也遇到許多同路的旅人。去年剛去了朝聖之路的陳季霞(右),在旅途中也遇到許多同路的旅人。

她也認為,旅行的必要條件無非有3個:一是經濟無虞、一是要有玩得動、走得動的健康身體,最後是個性不能太固執、太堅持。「旅行中免不了會發生預料之外的狀況,保持一定的彈性和可調整的空間,接受意外總會發生,凡事不要太堅持非要如何如何才行。年輕時旅行我會堅持按表操課,現在我比較隨性,想休息、什麼也不做也沒關係。」

為保持好體力,近20年來她也幾乎每天作瑜珈,並且來回都從家裡走到教室當作額外運動。「身體要好、腦子也要好,像是規劃安排行程、演戲或配音時背稿子,都可以幫助我活動大腦。

為了養成健康的身體,陳季霞也長年養成練瑜珈的習慣。為了養成健康的身體,陳季霞也長年養成練瑜珈的習慣。

陳季霞說,旅行可以讓她暫時脫離日常狀態,投入全然陌生的環境。「每次演出就是去揣摩、進入另一個人的人生,所以適時清空自己,對我來說很必要;我相信不只是演員,大部分人的生活型態固定,旅行可以開拓視野見聞,帶來新的刺激和收穫,也更能接納各種不熟悉的事物。

即使不在國外旅行,陳季霞在台灣時,也很懂得安排生活。「像我會搭車去烏來、北投,四處走走逛逛,現在有很多會走觀光景點的然後泡個湯、吃點小吃美食,對我來說也是一趟不錯的小旅行。有時候我滑滑手機,看到現在有什麼活動,有興趣的就去了,生活就又多了些樂趣。」(相關閱讀:退休沒有子女與伴侶羈絆,為何不敢去「流浪」?粉圓妹:年紀越大越需要9種能力,自由在自己手上

最後問陳季霞,此刻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活過大半輩子,我很感謝擁有這麼豐富的人生,到現在,好像也留下沒什麼遺憾,或是非要達成不可的目標了!如今只要把每一天過得愉快、充實,就很滿足了。」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