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粉圓妹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43歲(2024年)提早退休的粉圓妹,以世界為家,以「居無定所實驗計畫」過著自己的理想退休生活。剛退休時也曾經滿心期待出國流浪卻遲未成行,後來才明白這是多數人都能遭遇過的困境。她以自己挑戰西班牙朝聖之路的故事,分享外語不好如何享受傳奇的徒步旅程。也從中體會到,不管幾歲,若能擁有9種能力,就能隨遇而安,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以很自由。
從年輕時期,我的內心裡一直藏著「流浪」因子,隨著退休藍圖的規劃,我移居式的退休人生想法慢慢萌芽。一個沒有儲蓄、沒有任何基礎的年輕人說要去「流浪」,或許會給人不切實際、逃避責任的任性感,但對於一位已經將退休生活費以及老年人生安排到100歲的大齡女子來說,它,就不能被冠上「任性」一詞來解讀, 而是一個「沒有羈絆、隨心所欲的自由人生」。
別讓恐懼限制了流浪的渴望 做足準備就不怕
剛退休時,有段時間我常常嚷著想去環島、出國自助行,朋友就說:「去呀,妳又不用上班,為何不去?」我也答不出來,總覺得有很多牽絆放不下、離不開,有一拖拉庫的藉口讓自己踏不出去。
我相信很多人會不解,「妳沒有小孩、配偶的牽絆,沒有經濟壓力,已退休不用上班,人生充滿自由,為什麼還會覺得被困住呢?」我意識到困住是因為習慣安逸,是害怕改變,是恐懼未知,很需要一個理由幫助我跳脫現狀的勇氣,這應該也是很多人遇到的問題。
雖然退休後我不斷練習長程獨旅,很喜歡背著大包在台灣一個人流浪,常被大家說很勇敢,不過在台灣語言都通,完全沒有溝通障礙,外語很爛的我,從來沒有在國外旅行這麼多天,更別說是要一個人面對幾十天的異國生活,因此有些惶恐,不斷找藉口推延出發時間。
直到我認真準備西班牙朝聖之旅時,才發現踏出去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難,只要事前準備充足,語言並不會成為阻礙,也沒有那麼容易把自己搞丟,訂房、訂票、搭機、搭車也都不是問題,那還有什麼問題呢?唯一的問題就是「出發的勇氣」。
西班牙朝聖之路徒步旅程 負重別超過體重20%
朝聖之路大多走在鄉間田野,並不是山路,樹林路段很少,所以很曬,除了第一天翻越庇里牛斯山時,會有1,000公尺的爬升外,途中共經過3座1,500公尺的山峰,其他路段約走在海拔600公尺左右,多為緩坡。
因為路程長,背負的重量要斤斤計較。在台灣高山縱走我可以背14~15公斤,但最長只有7天行程,從來沒有連續徒步30~40天的經驗,去過的學長學姊們提醒,不能拿台灣7天長程縱走相比,背包重量最好控制在體重的10%~20%。登山向來講求輕量化的粉圓妹,在裝備運用上算是經驗足夠、物欲也低,只怕不會外文有困難時無法求救,故裝備的重量比預期多了一些些,在機場秤重是9公斤(不含水、食物)。
朝聖之路有每天寄送背包的貨運服務,不過很容易寄丟,再加上語言不通、費用不低,包不離身還是最好的策略。在台灣自我訓練這麼多年,我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步行的技巧,只要不急進用自然的節奏行走,評估10公斤應是我可以負擔的。
我原本也想照官方建議的行程走,後來發現遠道而來,千萬不要為了趕路,把自己弄得累到無心欣賞風景,這樣太可惜了!(相關閱讀:一人獨行,走完1200公里四國遍路!林娟:給自己一年,沿路丟掉人生負荷)
善用優點補缺點 語言不通更要做足功課
講座時很多人問:「不會外語可行嗎?」我說:「不會外語,就儘量減少開口溝通!」大家聽了哄堂大笑。在陌生的國度,不會英語、西語,一個人獨行800公里、56天的旅程,說完全沒有恐懼是騙人的,我早就想到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做足功課與準備,出國前我為自己做了一本「旅遊手冊」。
這可是朝聖之路旅遊手冊唯一中文版,粉圓妹出品的,裡面有機場、火車站搭乘資訊、朝聖之路辦公室資訊,以及每天的行程計劃,還有一些駐外單位資料、緊急用資料、記帳表格等等,可以減少求助的機會。雖然手機裡存有1套電子版,但手機壞了或掉了,到時就叫天天不應,所以才又帶了紙本手冊,雙重保障!
我在第45天終點遇到4位台灣女生,她們說語文真的很重要,我說不會呀!我語文這麼爛,都能獨自在歐洲生活40多天(咦?跟我出發前心態完全不一樣)。原來她們行李寄丟了,要麻煩庇護所幫忙找行李,村莊庇護所工作人員不會英語,溝通上比較有障礙,所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她們說:「因為妳都自己背呀!」是的,訓練自己有能力背,就可以不求人。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要善用優點彌補缺點,就沒有什麼困難可難倒。
走出自己的「結」 裝滿新的發現
以前走朝聖之路的人多為教徒,現在則有很多熱愛健行的非教徒,願意抛開物慾,透過人類最原始的步行能力,與自己心靈對話。行進中的人事物、點點滴滴,都可以帶來不同想法與感受,藉以洗滌、淘空、領悟。這條路上很多人因為失婚、失業、失戀、失去健康、失去人生方向而來,故大家又稱它為「療傷之路」,但別以為這條路充滿了悲傷,在這條路上大家溫情與熱情滿滿,因為大家更懂得「付出」與「愛」。
很多人會問:「漫漫長路都在想什麼?」我開玩笑說:「你把討厭的人罵一遍、愛你的人感謝一遍,就到終點了!」剛開始時,腦子會一直回顧過往,有時想到傷心的事、有時想到開心的事,這個過程有如在淘空,也像是在與自己和解,最後你自然會有所領悟,走出自己的「結」,把垃圾都倒出來後,周邊美麗的風景、友善的人們、新奇的事物,又重新注滿內心。
當然你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單純享受走路、享受過程,不論酸甜苦辣,都是獨一無二的人生滋味,值得好好品嚐。
出發前我覺得被困住,一方面是因為住處光線、通風、氣場不佳,長期腰痠背痛、睡眠品質不佳,懶散沒有活力。沒想到飛了大老遠來到歐洲,每天背10公斤、走20公里的路,讓原本的毛病不藥而癒,且愉快又充滿活力。
行前做了很多功課,但長途旅行變數很多,我給自己的功課是學會接受不完美、學會隨遇而安、學會控制焦慮,坦然接受「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後,不但如願瘦了5公斤,也稍稍改掉自己急躁的個性,我真的學會放慢腳步,我本無所求的來,卻滿載而歸,懂得過程才是人生最美的風景。(相關閱讀:88歲一個人搭郵輪看世界,隨遇而安就不怕!老後最高境界:雖不富有,但自己的錢要自己花,不必給子女)
年紀越大越需要9種能力 不設限才有真自由
年紀越大,越喜歡安穩,越要求有自己獨立隱私的空間,西班牙朝聖之路這種「滾動式」的生活,卻讓我感覺充滿樂趣。
很多人會問我,去朝聖之路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其實多數人都是卡關在「身體的自主性」,覺得徒步旅行很有深度,但沒有體能很痛苦,對環境沒有適應能力,跟陌生人同房不自在,不願意接受新事物,身、心、靈各方面都給自己過多的設限。
想要在中年後用少少錢游牧全世界,粉圓妹體悟到只需具備「3 不、3 好、3 有」的能力,即可圓夢:
1. 不強求,保持隨遇而安的心境。
2. 不認床,到處可以睡得著的身體。
3. 不挑剔,各國食物都能適應。
4. 好相處,勇於接觸新朋友,更懂得與自己相處。
5. 好體力,上山下海都可以。
6. 好適應,頻換時差地域沒問題。
7. 有好奇,喜歡嘗試新事物。
8. 有勇氣,一個人不會語文也沒關係。
9. 有靈活,跟得上時代,善用各種工具尋找旅遊資訊。
細細看這 9 點,其實就是生活日常該具備的能力,能做到就能自由了!
(本文摘自粉圓妹著,《29歲開始做 43歲提早退休:用窮酸皮夾不追求表面富有,拿到退休入場券!》,金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