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羚專欄|老年舒適的家,需求和中年不同!3個易被忽略卻很重要的條件,家事動線縮短到5步內

林黛羚專欄|老年舒適的家,需求和中年不同!3個易被忽略卻很重要的條件,家事動線縮短到5步內
2024.03.05
15,341
作者|林黛羚

作者|林黛羚 2024.03.05

15,341

文章用聽的
00:00 07:16 1

文、內文圖/林黛羚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中年有換房打算,為自己買一間住到老的家,應該考慮哪些細節?林黛羚認為有3個條件最好要滿足。即使是買新建案,也可能會遇到不滿意的狀況。因此,先了解這3個條件為何重要,房屋結構與自己預算是否有可能滿足,假若都不符合,建議要再審慎考慮。畢竟是希望老後住得安全舒適的家,值得花心思多加考量。

在中年階段買的房子,通常都預設要住到老,越安全越舒適當然是最好的。

若你打算購買老後的家,不論是現成或預售屋,都要先確認以下3點,才能避免額外花鉅額裝潢費用來善後。

這3個常常被忽略、但又攸關日後安全的細節,希望大家在看預售屋平面圖,都要再三確認:

1. 浴廁出入口高低差小於5公分  方便又安全

浴廁堪稱家中進出頻率最高的空間,若能讓浴廁地板與走道房間之間的差距小於5公分(也就是說最多只有門檻的高度),可以大幅提昇進出浴廁的安全度

傳統的透天或老公寓,浴室排水管都在樓板上,使廁所地板不得不墊高一階,高差從15~25公分都有,對於高齡者而言很不友善。近10年來,大部分的建案都改用穿版工法,使浴廁地板與房間走道幾乎等高。

讓我驚訝的是,有幾位購買預售屋的苦主告訴我,即使是新屋,他們竟也買到高了一階的衛浴!大樓及透天都有!

其中一位苦主是看中某間視野極佳的預售屋。在預售階段,不論從2D或3D圖面上看,室內格局都很方正寬敞,建商也願意配合客變,談圖的部分,一切似乎都十分順利。直到毛胚屋階段,他看到現場的浴室傻眼,建案的污水管線配在樓地板上方、也就是浴室會比其他空間墊高一階。建商既沒做穿板工法、也沒做降板。

這對屋主來說是一大打擊,預計要住到老的家的廁所,竟有16公分的高差、若沒有想辦法解決,每天都會有跌倒的風險。最後,他只好犧牲玄關區做斜坡、把家中室內地板全部架高到與浴廁地板齊平,才達到進出浴廁無障礙的目標。

比房間走道高出一階的浴廁墊高地板,容易有絆倒風險,是近10年來大部分建案會避開的做法。比房間走道高出一階的浴廁墊高地板,容易有絆倒風險,是近10年來大部分建案會避開的做法。

2. 家事動線縮短至5步之內  減少負擔與風險

浴廁是每天要用好幾次的、家事則是幾乎每1、2天就要做的。做家事跟單純在家移動不同之處,在於手上總是會拿東西,洗衣時會提著滿滿的洗衣籃、晒完衣服會抱著一整疊衣服、買菜回來提著好幾袋菜市場的湯水食材……不但雙手都無法扶持、眼睛也被衣物遮住看不到前方,所以家事動線又比日常動線更須注意安全,若能把距離縮到最短是更好。故重視做家事的日本,特別期許室內格局配置能讓做家事者在5步之內就達到另一個家事空間

這是什麼意思呢?在浴室洗澡脫下的換洗衣物滿了,只要提著洗衣籃走5步以內就可以到達洗衣間,洗好的衣服也是5步之內就可到曬衣間(或者洗曬衣間合一)。

台灣常見曬衣陽台的位置,都是設置在廚房旁,而浴室離陽台則十分遙遠。屋主從浴室走到陽台幾乎繞完整個家、抱著滿滿的衣服、還要穿過擁擠的廚房才能抵達陽台,陽台與廚房有門檻又有高低差,對高齡家事者而言實在充滿風險,所以我都會勸屋主,趁預售屋客變時、盡量拉近浴室與洗曬衣間的距離,若能整合所有水區(廚房、浴室、洗曬陽台、玄關……)更佳。(相關閱讀:1秒就能拿到所需的廚房收納法!日本整理顧問:東西再多,都把它分成「三條線」

居家的曬衣空間通常在陽台,往往離浴室很遙遠,而且還要穿過狹長的廚房才能抵達。居家的曬衣空間通常在陽台,往往離浴室很遙遠,而且還要穿過狹長的廚房才能抵達。

3. 浴廁、主臥、廚房黃金三角  照顧者更輕鬆

人到老年期的第三階段、也就是老老期,幾乎會需要半日以上的看護陪伴,此時人生中最重要的不外是保持身體潔淨、飲食營養維持體力。因此,浴廁、主臥、廚房若能配置成相鄰的黃金三角,就能輕易抵達目的地,也方便照護者就近看顧。例如,浴廁若離臥室太遠,年老時尿急、還要穿過整間房子才抵達廁所,早已來不及。(相關閱讀:林黛羚專欄|保護自己!50歲後該規劃家中「水區」鐵三角

黃金三角的配置,讓廚房與臥室相鄰,看護在準備餐食時,只要探頭看一眼臥室就知道狀況。浴廁與臥室相鄰、或者臥室中配有浴廁,走幾步就可以如廁。對照護者而言也很輕鬆。

若透天形式受限樓層,臥室在二樓、廚房在一樓,則臥室也可以設置電磁爐小吧台,方便加熱簡易餐食與熱水,就可以節省看護跑上跑下的時間。

臥房與廚房相鄰、臥房裡面配有浴廁,老老期較方便照護。臥房與廚房相鄰、臥房裡面配有浴廁,老老期較方便照護。

綜上所述,考量到這將是「住到老」的家,要考量到老化的身體可能需要的空間條件,衛浴高低差、家事動線及黃金三角,都是看屋時要先確認的。

當然,如果預算有餘裕、可透過事後裝修滿足上述3條件就無妨。但若因格局結構問題、預算有限,造成上述3條件都無法達成,那就要審慎考慮了!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