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養生不用完美,70分就好!謝文憲:人跟車子一樣,與其怕折舊不敢開,不如為活得盡興而衝刺

中年後養生不用完美,70分就好!謝文憲:人跟車子一樣,與其怕折舊不敢開,不如為活得盡興而衝刺
2024.01.29
24,437

2024.01.29

24,437

文章用聽的
00:00 05:14 1

文/謝文憲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責任編輯/蔣德誼

編按:中年之後,許多人都把健康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優先排序,但知名企業講師謝文憲對此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健康不能掛零,但也很難沒有折損」,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中,把更多心力放在自己最重視的事物上,才能把人生活出最大價值。

一個人在40歲想衝並沒有錯,我相信每個工作者想要努力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但我們常常會忘記健康的重要、家庭的重要,或者學習的重要。

對我而言,廣播跟研究所就像我人生旅途的兩個逗點,如果我只顧著往前跑、馬不停蹄地工作與講課,那就像一篇沒有逗點的文章會令人喘不過氣,過勞的生活也同樣會把我燃燒殆盡。

因此,為自己的生活安排逗點是非常重要的事,必須想方設法創造這些喘息的空間。

健康不能掛零  但也不可能沒有折損

汽車開久了,零件就是會耗損,車體就是會折舊,這是免不了的事。我比較不喜歡一個觀念:好好保重身體,要好好保持健康,一定要早睡早起。我就會回他一句:「那人活著是要來幹嘛的?」車子就是要拿來開的,不是在停在那邊擺好看的;人也是一樣,不是每天只要早上起床吃早飯、中飯、晚飯,然後睡覺,日復一日。

人的目的不是生存,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目標而衝刺,要努力展現成果,要放大自身價值,要能夠幫助他人。所以我不會追求完美的健康,因為健康不是我人生首要追求的東西,它只是我實踐目標的基底。

我甚至會想像,假設今天時光回放,讓我過著沒有高血壓、沒有肝臟問題、也沒有攝護腺癌的健康生活,也許現在的我可以擁有一副健朗的身體,但相對的,我可能就不會擁有今天這般成就。

有些折損,是你為了得到成果必須付出的代價,就像吃藥會有副作用一樣,努力做一件事情本就有其代價—時間、體力、精神—我不相信天上會掉下來不勞而獲的事情,我出版過多少本書也都是熬夜寫出來的。

列出自己的優先排序  讓人生閃閃發光

我後來得出的結論是,健康不必是100分,只要它不為零就好,把成就、財富、健康、人際關係等,這些人生重要的項目都一一列出來,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中,再思考如何依自己的價值觀,安排這些項目的優先順序,例如我對健康的要求只要有60、70分,我認為人生本來就有耗損、什麼都不做也會變老。

最重要的是,我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在可以達到這件事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讓我的健康維持在一個水平就好。

在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的對談紀錄《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The Book of Joy)一書中,有段關於健康的觀念是這樣説的:「治癒(healing)和治療(curing)不同:治療包含嘗試消除病灶,但不一定會成功。治癒,則是『回到一種圓滿』的狀態,不論疾病本身是否能夠治療都有可能發生。」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無論身體是否有些許耗損,對我而言,都是回到圓滿狀態的展現,也才是人生最大的價值所在。光,不會因為富裕或身體健朗而特別閃亮,而是當你能幫助別人走出黑暗、照亮方向時,人生就能閃閃發光。(相關閱讀: 50後不再為錢工作,開心才做!謝文憲:告別式上沒人懷念你的錢或房子,中年的我們還要追求這些嗎?

(本文摘自謝文憲著,《極限賽局:人生有限,但你能創造極限的5個心法》,天下文化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