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小強 圖/midjourney 責任編輯/蔣德誼、陳莞欣
編按:你是個有原則的人嗎?社群媒體達人侯小強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沒有原則,否則生活將缺乏可循的依據與軌道,哪些原則,可以對人生更有幫助、或是確保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活出精彩與意義?
原則就像地球圍著太陽公轉的軌道,人一生都應該在發現、確立和進化自己的「軌道」中。
一個人不能沒有原則,更不能固化自己的原則,將原則當作教條。
人經歷的事情越多,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就越寶貴,從經驗和教訓中萃取的原則就越堅固。此後,還要經歷更多的事情,還要進入更多人的經驗和教訓當中,最終形成一生中都必須實踐的原則。
和所有在這個世界上摸索打滾的人一樣,我也在不斷地確立我的原則。
12個應該掌握的人生原則 幫助你少走冤枉路
1. 堅信的必須要堅持
2021年體檢,我的血壓、血脂、血糖都高了。醫生說有一年的觀察期,可以透過調整生活狀態來降低異常指標。如果錯過這個觀察期, 那就意味著終身服藥。
身體亮了黃燈,我決定要改變。
自那之後,我每天堅持跑5公里,風雨無阻。3個月後,三高和重度脂肪肝全無。儘管一年多的堅持,我始終沒有熱愛上跑步,但我也從未停止過這項運動。我知道這項運動對我有益,我得到的回報也絕不僅僅是40多分鐘跑步後的大汗淋漓,我需要對我堅信的事情付出一點代價,比如每天跑步前我都要花一些時間做心理建設。
2. 只做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要心甘情願地做;要日思夜想、全力以赴、投入所有的資源認知去做;只要是重要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人在不同的階段都必須確立自己的目標,根據目標來確定何謂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一旦全心投入,你就可以獲得正收益,要探索到重要的事情並不容易,你必須不斷試錯,直到你找到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不能太多,有2、3件即可,甚至只有1、2件。要確保你的注意力、你的時間、你的資源,你的認知壓倒性地投入最重要的事情上。結果無非是贏多少、輸多少的事情。
你不一定能真正喜歡這件事情,但是你要說服自己心甘情願地完成它,這個過程非常重要。一旦確切了解這項原則,你就會大幅地減少精神內耗。
3. 無法接受的就改變,無法改變的就接受,無法接受和改變的就先放掉
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也想不通,一生都在糾結、後悔和過度焦慮中度過。但我見過的優秀的人並不如此,在他一生進行的戰鬥中,哪些是可以放棄的,哪些是必須贏的,哪些失敗必須要接受,他都考慮得清清楚楚。一個優秀的人擅長歸類,權衡利害後將不同的事情放在不同的區域,用不同的策略來對付。
4. 斷捨離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意思是如果你要學習,那就應該像做加法一樣,進入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人,打不同的仗,看更多的書。但是你如果想去掌握濃縮的智慧要義,那就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做減法,直到你沒有可以減少的東西。
一個人的一生就像冰箱一樣。你去看看你的冰箱,是否堆放著無用的、過期的、 一輩子都不會吃的食品?我們不應該長久地處在一個堆砌繁雜的生活狀態中。 同樣,我們的頭腦、我們的任務清單裡,是否也有很多不應該占用記憶體的部分?
一個裝滿了無用程式的電腦,無法勝任一場完美而波瀾壯闊的遊戲。
5. 要付出遠超他人的努力
大部分人的努力都是三分努力、3天努力,或努力成為「表演藝術家」。他們加了一次班,就要在朋友圈昭告天下。他們把每次努力都當作是一次行為藝術,他們希望每次努力都能立刻獲得回饋。也許在某個深夜他醒來,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又在翌日的晚上,看短片、玩遊戲、上社群軟體。
但是那些與眾不同的人卻並非如此。
我已經意識到,那些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多麼幸運的人,也許還恰恰相反,他們可能曾經遭受過命運的重創,握著一手並不出眾的牌。但是他們足夠聰明,足夠堅韌,更重要的是足夠勤奮,所以才打了一場出色的牌局。(相關閱讀:巴菲特的傳奇合夥人過世,總結查理.蒙格99年人生與致富智慧的50個金句)
6. 迅速接受現狀
勤奮和讀書一樣,也許是一個人能夠逃離原生階層的另一個機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我創業的過程中,我分別經歷過恐懼、失敗、不確定性、高度風險。我曾經戲稱如果一天中我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一定會有一個壞消息來對沖;如果一天中有一個壞消息,也許還會有一個更壞的消息來作陪。
創業多年我所學到的,遠遠超過我做職業經理人的10幾年中學到的。每當我遭遇艱難時刻,我都會提醒自己:長久地陷在一場大雪裡並不明智,我必須果斷抽離,像看一場電影一樣,劇終後迅速回到現實。在此後的每一步,我都要相當理性,每一步都爭取做出在當時情況下的最佳方案。
經過這些年的風雨人生,我早已明白,生活就是一團亂麻,但是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用全部耐心和智慧將難題解決,並率先進入了下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場景。
7. 絕不毫無保留地信任任何一個人
在我職業經理人的生涯中,我總是追求老闆的絕對信任。現在我已經知道,那些經歷過槍林彈雨的人,不可能無條件地絕對信任任何一個人。
一個從家庭、認知和困境的泥沼裡爬出來的人,不但要和命運抗爭,要和內心蠢蠢欲動的自我抗爭,也要和人性抗爭。
你一生打多少仗,可能就會遇到多少辜負你信任的人。朋友、親人、被視為忠誠的部屬,你曾經在黑暗中無私幫助過的人,因為種種原因,都有可能成為你的「敵人」。那些在關鍵時刻棄城而逃的、沒有經歷過檢驗的、在人際關係上習慣性抱怨和推卸責任的人,都不能真正託付信任。(相關閱讀:人一生中要結交的12種朋友:酒肉朋友讓人生有趣,經歷過風浪的人會陪你走過逆境)
8. 人不會永遠有屋簷可以避雨,你必須成為自己的屋簷
孩提時代,你覺得父親像變戲法一樣,手裡總能變出更多的糖。等到成人的時候,你才發現,父親手裡可能只能拿出那麼幾顆糖。
你可以在屋簷下避雨,但是總有一個時刻,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屋簷。環顧四周,到處都是依賴你的人,而讓你依賴的只有你自己。在這個時候,你就真正地從生理學意義上的成年,進入了心理學意義上的成年。
任何時候都不要依賴他人,任何時候都要有第一負責人的心態。假使一架飛機有4個引擎,你要成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問題的那個。
一個人,不要總覺得自己只是分擔使命的一部分。一個真正的成年人,任何時候都要獨立地承擔使命,以準備好在所有引擎故障時,能帶著所有人勝利返航。
9. 做一個真正的專家
在一個人選擇了自己的職業後,就要儘快試圖建立自己的影響力,應該在自己從事的行業裡成為一名真正的專家。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那就成為一位名師吧;如果你是一個會計,那就成為一個可以託付、信任的財務專家吧;如果你經營自媒體頻道,那就要了解自媒體最頂尖那些人的運作邏輯,成為一個最成功的意見領袖。
一個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些人相信自己像浮萍, 那就只能任風擺佈;有些人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那麼命運有的時候確實會對你無可奈何。
我們不想在這個世界上白活一回 ,都希望自己能在某些地方留下自己的痕跡。每個人都應該渴望因自己的出色和燦爛而被人記住,成為文明演化中哪怕閃爍過一瞬的星光。
我們的一生,應當有這樣的願景。
10. 一定要廣結善緣
受過各種艱難磨練到現在,我將廣結善緣視為生命中一條重要的規則。
要建立一個跨界的、龐大的、頂尖的朋友圈,必須要有廣結善緣的主動性。對此,我獲益匪淺。我接近過很多人,他們的勤奮、謙卑、真誠、厚道、自律,給我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如同星辰一樣照亮了我。
11. 絕對不要做一個批評家
每個事物的運作都有它的邏輯可言。當我創業後,我見證到了企業家的種種艱辛,此後回味當年的指點江山,就感覺到相當羞愧。 因為每一個被廣為批評的事物,背後都有其邏輯可言,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艱辛。
我的創業經歷對我的人生觀塑造遠甚從前。我不再尋求改變某些人,我也不願意站在某個更高的立場去批評某些身處困境的人,如果我有餘力,我就拉一把;如果沒有餘力,我就做啦啦隊中的一員;如果離得太遠,我也絕對不會落井下石。
這個世界所呈現出來的不是這個世界的全部,哪怕資訊再豐富,再接近所謂的事實,它也僅僅是真相的一部分而已。
12. 絕不辯論,也絕不回應質疑
我做過中國最大部落格平台—是新浪部落格的實際操盤者,曾經參與和發起過眾多議題輿論。那時候我深信對話、辯論、公開的回應,大有建設性。
但我現在不這麼認為了。人和人的認知雲泥之別,很少有兩個人能夠在同一個脈絡中展開對話。很多對話都只是各說各話,你無法改變一個人的立場,每個人都在拚命搜刮有利於自己立場的證據。受眾也在觀看一場鬥爭最初的時候,站好了自己的立場,很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我也曾經被非議過,有一些是無稽之談,有一些是捕風捉影,我曾經身心俱疲地回應過,但後來發現這些無濟於事。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蜚短流長後,我意識到,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
誤解一旦產生,它就永遠產生了,此後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弭。任何辯解,都只能給看戲的人帶來新的閒話題材。人們習慣聆聽率先發聲的人,並且先入為主、指手畫腳。
(本文摘自侯小強著,《靠譜:人生突圍的132條自我提升指南》,金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