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閒事易生病,關心別人之前先照顧自己!百歲藥師奶奶的溫暖智慧:表達關心一句話就足夠,多了就變干涉

當自己內心安定豐富,就不會想操控別人。
當自己內心安定豐富,就不會想操控別人。
2024.01.04
53,366
作者|50+選讀
責任編輯|吳丹華

當自己內心安定豐富,就不會想操控別人。

作者|50+選讀 2024.01.04

責任編輯|吳丹華53,366

文章用聽的
00:00 05:00 1

文/比留間榮子 圖/出自金氏世界紀錄網站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95歲時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高齡藥師」比留間榮子,1923年出生的她已經超過100歲了。75年來,她總是駐守在藥局裡,除了配藥,也給予當地人各種關懷與照顧。她分享關心別人能恰到好處的原則是「只說一句話」,為何她會如此主張?

我認為藥師是一種「關心他人的工作」。

關心他人這件事,在自己感到疲倦或沮喪的時候是做不到的。只有腳踏實地,讓自己獨立起來,才能真正替對方著想。正是因為如此,每天都要先確認自己的身心是否健康。

關心他人如何恰到好處?只說一句話就好

關心他人,意味著替別人著想。而這並不是代替對方做些什麼,也不是期待對方改變。對我來說,是「只說一句話」。

在進行完藥品說明後,我會向客人說:「你看起來好很多了呢。」聽到這句話後,對方的表情會突然變得更明亮、更有活力。

我認為就算是無意間說出的話語,只要是打從心底為對方著想,也能轉變成對方心中重要的話語。所以,我會不經意地向對方傳達「我很關心你」。

最重要的是「只說一句話」。

若是多說2、3句話,因此過於深入他人的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任何人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用自己的價值觀和正義向對方說教,請努力忍住這種衝動。

「你維持原本的樣子就可以了。」先在自己心中向對方傳達這個想法,說出來的話自然會減少,也會逐漸覺得「只說一句話」就足夠了。

和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有可能替對方著想。正是因為如此,我認為「只說一句話」或「只靠近一步」是最好的

我們要保持的並非社交距離,而是心理距離。我希望自己和對方的心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好好地注視彼此。

疏於照顧自己就替別人操心?多管閒事是萬病之源

在疏於照顧自己的情況下替別人操心,那或許不是真的在為對方著想,而是你心中抱有期待,認為對方「如果能照我的話去做就好了」。

又或者,你可能是想藉此來確保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

如果你把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晾在一旁,只顧著給予他人建議或幫助,你的身體和心靈就會逐漸感到疲倦。

俗話說「疾病由心生」,就某種意義來說,或許應該是「疾病由多管閒事而生」吧。

要是對方最後沒有照著你的期待行動,或許你還會產生「我都幫你做這麼多事情了」的想法,接著開始感到不滿。(相關閱讀:嘮叨不停的人,其實情感很匱乏!避開3種說話方式,才不會讓人想逃

除非對方自己願意採取行動,否則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若是不斷被插嘴說「這樣或那樣做比較好」,或許對方也會開始感到厭煩,打從心底開始與你越離越遠。

這麼一來,留在原地的只有既孤單又疲倦,沒能好好照顧自己的你……這樣本末倒置,不覺得太寂寞了嗎?

所以,在關心別人的事之前,請先關心自己。

無論何時,都要先關心自己。只要自己有活力、安定、內心豐富,自然而然地就會去關心別人。那個時候流露出的關懷,才是不帶有對他人的期待,純粹且真誠的善意

(本文摘自比留間榮子著,《時間是良藥:屬於你的美好,從來不會遲到,百歲藥師從容過生活的暖心處方》,高寶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