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圖/活水文化事業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王美珍
編按:越野跑者古明政,從開始練習跑步到投入戶外越野挑戰,更在日前完成了中央山脈縱走的壯舉。然而他的自我挑戰之路,其實是受到至親早逝的影響而起心動念,而累積20年經歷至今,他的體會是:想做的事情不要等,現在就可以開始!
2022年,58歲的古明政與30歲的周青,花了8天又近17小時,完成「中央山脈全縱走」的壯舉,從最北端的宜蘭南湖大山到為位於屏東的卑南大山,沿著台灣的最高背脊前進,全程超過330公里,並且途經40座百岳。
古明政(左)與周青(右)在險峻山徑中,創下中央山脈最速縱走紀錄。
在見證整個過程的紀錄片《赤心巔峰》中,將近60歲的古明政身手矯健地在陡峭的山地與林野中穿梭自如,身形精瘦的他,有著同年齡人少見的結實肌肉,甚至到了行程後半段,比小了自己近30歲的夥伴看起來更顯得輕鬆餘裕。
將近40歲才開始接觸運動的古明政說,最初的動機,其實是為了保養身體健康。沒想到,卻意外開啟他人生下半場的精采冒險歷程。
兩個哥哥都因病早逝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而開始運動
平時經營修車廠的古明政,和多數50世代男性一樣,大多數時間都忙於工作,忙碌時少不了要加班,最多只在周末假日時,偶爾帶著家人到郊外踏踏青而已,更談不上有運動習慣。然而他的兩個哥哥,卻都在30、40歲左右的青壯年紀,就因為生病而相繼過世。
「當時爸媽很擔心,怕我的身體健康也出問題,我想說不然就加減運動一下,讓他們安心一點。那跑步感覺最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也不太需要什麼裝備。」家就住在中興大學附近的古明政,開始利用空閒時間到學校操場跑步。
「老實說,原本我只是想說做做樣子給爸媽看就好,沒想到跑著跑著開始產生興趣,也慢慢感覺身體的確有了變化,體力真的變好。」古明政說,跑步讓他的生活作息開始變得規律、也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跑友,也逐漸開始接觸路跑、馬拉松等等活動賽事。
「我覺得這些跑步認識的朋友最不一樣的就是,我們的話題很單純圍繞在運動、跑步上,無關職業或出身,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麼利害關係,相處上很自在愉快沒有壓力。」古明政說。
他一練就是10年,除了一有空就到各地參加馬拉松,後來朋友更推薦他嘗試挑戰鐵人三項、戶外越野挑戰賽等項目。自此,他的目標已不只在於鍛練身體,更慢慢轉變為自我挑戰。「我很享受那個有目標在眼前,看自己可以在多少時間內完成的過程,那個成就感會讓人上癮。」
戶外越野挑戰賽的項目十分多元,除了越野跑之外,還包括自行車、游泳甚至是攀岩、獨木舟等運動,對古明政來說,每「解鎖」一種運動項目,就又多了一種新的樂趣和刺激感,「因為有變化,所以不會無聊,還會一直有新的目標。」
因為接觸跑步、進而延伸戶外極限挑戰運動,讓古明政擁有同年齡人少有的絕佳體能狀態。
從越野賽到山岳縱走 不斷挑戰自我極限
也因為接觸戶外越野挑戰賽,少不了要上山跑步,古明政發現,別人要5、6天才能走完的幾十公里路程,自己竟然可以在不到一天內就完成。這也讓古明政開始用越野跑的概念,挑戰縱走登山路線。
從馬拉松、鐵人三項、戶外越野運動到如今的縱走挑戰,已經有近20年運動資歷的古明政,最大的體會是:無論登山或各種運動,當然一方面體能的鍛練是不可少的基礎,但能不能撐到最後,其實終究考驗自己的心理素質。
「在運動的過程中,身體一定會有不舒服、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當體力消耗到一個程度之後,能不能再堅持下去繼續往前,就要有堅定的意志力說服自己。」古明政認為,心理和身體會互相影響,體能好的人也相對會比較能克服心理層面的障礙,「相反地,如果心態先撐不住垮掉,覺得自己沒辦法了,就很容易直接放棄。」
有了多次山岳縱走的經驗,古明政從2019年開始有了想挑戰中央山脈縱走的想法。最初他其實想獨自揹裝備完成,但後來因為風險考量,他找上同樣是越野好手的周青,並且改成沿路由團隊補給的方式進行,希望能挑戰在10天內完成。
在正式開始挑戰以前,他和團隊花了將近2年的時間籌備、勘查路線,分段實地訓練,中間一度因為疫情而延後計畫,最後終於在2022年10月順利完成,也打破了中央山脈縱走的「最高爬升高度、走過最多山岳、最短時間完成」的紀錄。
古明政(右)與周青(左)在地形險峻的中央山脈,順利在10天內完成縱走挑戰。
太太從抱怨到支持 想做的事要趁早
在紀錄片尾聲,完成挑戰的古明政,和太太在終點擁抱,畫面十分溫馨動人。但古明政笑說,其實因為自己迷上運動,幾乎所有的空閒時間全都投入其中,一開始也曾讓家人有些怨言。
「因為我一到假日就去訓練或是比賽,原本的家庭日都沒了,我太太有幾次因為真的很生氣,還把我的獎牌獎盃全都掃到垃圾桶裡。」古明政說,幸好後來太太逐漸能理解他的興趣,「她看到人家說,很多事都要趁還有力氣的時候做,不要什麼都想留到退休之後再說,很可能到時候你的體力和情況不一定允許,在觀念上也就比較能接受。」
古明政說,運動帶給自己最大的好處,除了保持身體健康和好體力,也因為參與各種賽事活動而認識許多同好,讓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多姿。「可以和年輕朋友有話聊、甚至是分享自己的經驗,感覺自己也變年輕了。」未來他還想挑戰在一個月之內完成百岳縱走的目標,目前已經在籌劃階段,預計在2024年完成。
最後古明政也鼓勵《50+》讀者,千萬不要因為年齡而自我設限。「其實現在很多比賽都可以看得到50、60歲甚至更年長的選手參加,我覺得很棒,只要一直持續自我鍛練,年紀真的一點都不重要。如果每天都把『老了』、『不行了』掛在嘴邊,那才會真的愈講愈老!」
相關閱讀:楊守義編著,《赤心巔峰》,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