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路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人生如賽道,運動對人生有什麼啟發?對家有青少年兒女的媽媽又有什麼助益?雨路被叛逆兒女刺激到,轉而投入運動,甚至挑戰226公里鐵人三項競賽。這些年運動教會她好多事。
大家都戲稱我為「一姊」,10多年來堅持運動的習慣,好像為自己打響了名號。但我真的不是什麼一姊,運動成績普普,應該是埋頭苦幹的那股傻勁,和拚命三娘的精神,讓朋友半折服半揶揄的稱呼至今。
叛逆兒女逼失望母親跑出家門 動起來比管孩子容易多了
最初為何開始逼自己運動?生活遇到瓶頸,此路不通,心灰意冷的轉身跑出家門,然後就愈跑愈遠了。簡而言之,就是做母親自我感覺變差,轉而尋找另類的附加價值吧!
走到生命轉角處,那些以為過不去的檻,轉個彎,轉個念,它將成為新的契機,帶你看到更多風景。
感謝兒女,是他們的叛逆喚醒我「世上最逆來順受的只有自己。」面對叫也叫不動,勸也勸不聽的青少年,慶幸還有個百分百願意配合的自己。
督促自己晨跑,比每天早上叫夜貓子女兒起床容易多了。鞭策自己把自由式學好,也比叨唸兒子上游泳課偷懶有成就感。一把年紀才挑戰單車上卡,摔了幾次成功解鎖新技能的喜悅,就像回到小時侯學會騎車一樣開心。(相關閱讀:居禮夫人都是50歲才學會游泳!讓自己大腦持續創新的學習法)
愛運動的媽媽都是千手觀音 堅強意志根本家庭的心臟
自從重心移轉到運動,生活圈擴大,交到很多好動的媽媽,我們都已過不惑之年,我們都是日理萬機的千手觀音,手裡還各自捧著一本難唸的經。
相約騎車、跑步、爬山、比賽,是家庭主婦最合理的放風、最有建樹的社交活動,我們不比較,只用汗水交心。「一個人可以跑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很久」,日積月累,持之以恆下,現在各個跑得又快又遠。
汗水淋漓,身心排毒,享受多巴胺帶來的好心情,大家像是盛裝的仙度瑞拉,在有限時空裡盡情起舞,回到家,立刻變回歡喜做、甘願受的現代灰姑娘。
每年,我們會攜家帶眷旅遊,足跡已遍佈台東的鐵人三項,綠島的海底世界,合歡山的靄靄層峰,武嶺的最高牌樓……相處時,看到這些媽媽總把家人的事擺第一,風風火火張羅一家大小後,還有餘力完成自我挑戰非常有感。不是只有溫良恭儉讓才是婦人的美德吧!女漢子們有超強的韌性,鐵人的心志,任勞任怨,她們更是家庭的心臟,是全家生生不息的脈動。
每位跑者都有故事 勇往直前跑下去就對了
看著牆上掛滿的獎牌,我的人生下半場,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參加比賽,不是為證明什麼,相反的,我得到了一個更謙卑的自己。
無數天光微明的早晨,忐忑不安的擠在人群中,期待劃破天際那聲槍響,覺得自己雖然渺小,也好偉大。那一刻,不再是妻子、母親,我只是一個跑者,想跑出最真實的自己。
沿途每個跑者,身上都揹著自己的故事,一步一腳印。故事很沉重,但跑步象徵「迎向」和「延續」,告訴自己,不要停,勇往直前,跑下去就對了。
為憂鬱症女兒跳海游泳 專注當下終會抵達
我人生中第一場鐵人三項,只是為了賭一口氣。
那時常和青春期女兒起口角爭執,有一次甚至為搶手機扭打起來,傷心欲絕之下,任性報名賽事,決定挑戰從未嘗試過的開放水域游泳。心裡的潛台詞是:用心良苦,做這麼多還被嫌,乾脆自我放逐算了……反正哀莫大於心死,心既然死了,也沒有什麼好怕的。
比賽經歷了水中大亂鬥,和拼死都要完成的驚險過程,換來的是一個絕處逢生、豁然開朗的我,能平安完賽,心裡只容得下感恩。
如果「希望」是一道光,我們要在黑暗中努力尋找光明,不是等待光的出現。
若干年後,場景跳到墾丁,這次我站在小灣海灘,內心的恐懼不安,正如眼前海浪翻騰,雖然早已身經百戰了,但這是生平頭一次要挑戰海泳。
想當年縱身入水,是被女兒的叛逆激到豁出去,這次的跳海,是在意志消沉中激勵自己,也想激勵她,一個患了憂鬱症的她……我的心每天都在絞痛,但我沒有資格也不能垮,靠著「為母則強」的本能,努力拼湊好自己,發願守護著她。
無奈,再多心力交瘁也無法代替她受苦,畢竟,那是她的人生,她的主場。
槍聲響起,無處可逃的我沒入海中化為載浮載沉的一粒黑點,浪濤聲也化成一句句耳語「妳是誰的母親?」「為了她你什麼都願意做?」「為了她你什麽都做得到?」「那這趟海泳就當為她而游吧!」
於是,奮泳向前,整個世界嘎然靜止,我像秒針,在週而復始中微微擺擺,永無止息。最後被浪拋向岸邊,腳印陷落綿綿細沙,賣力起身,我做到了。
很幸運的,這場墾丁Ironman被我撈到一個分組名次,回家後,我把獎座當成禮物送給女兒。「其實啊!我只專注在每個動作,每一個划水,每一次踩踏,跑向前的每一步,是這些微小的『當下』把我推向終點」,所以,「很多事不要用想的,也不要憂慮未來還沒發生的事,重要是,活著就是勝利!」(相關閱讀:看遍無數死亡的體會 法醫楊敏昇:父母們,別替孩子製造更多煩惱了)
人生也有「三鐵」 盡力去做不留遺憾
人生,遲早會面臨一場三鐵考驗,在照顧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同時,還要努力照顧好自己,學習從容不迫的轉換,時時調整心境,保持體力。
去年清明,送走臥床7年的父親,漫漫長照心路歷程跟著畫下句點。左思右想後,我毅然決然告訴回台奔喪的手足們,我不會放棄2週後的比賽,因為,我已圓滿完成此生做女兒的責任了。
老爸在天上果然挺我,汗水沒有白流,我又贏得一次站上台的機會。舉起獎盃,大聲的說「這個獎,我要獻給剛過世的父親。」謝謝他生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謝謝自己多年來的辛苦,沒有留下遺憾。(相關閱讀:照顧母親20年的吳若權:面對無常,記得「盡份隨緣」)
機會是自己給的 不做,什麼都不可能
今年春天,我終於完成人生清單中最不可能完成的夢想。226鐵人三項競賽(游3.8公里,自由車180公里,跑42.2公里)這個數字對鐵人菜鳥的我根本是天方夜譚,瘋子才做的事吧!我不屑,也不敢。
但所有「不可能」,只要去做,就有變可能的可能,不做,就注定永遠不可能。
接近比賽時,膝蓋因過度操勞舊疾復發,沒有人看好我,朋友更好言相勸,我表面上不為所動,內心其實百般糾結,很對不起朋友的善意勸退,只是……我必需信守5年前對自己許下的承諾。
恍如隔世的5年前,當醫生脫口「乳癌」2個字的當下,「死亡」就在生活中跟隨著我,形影不離。
一天天,一年年過去,那個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竟悄悄在心中萌芽、茁壯。若是能順利度過5年關卡,平安下莊,我一定要嘗試一次226。人生無常,機會是自己給的,想做什麼就趕快去做!誰能料到以後的事呢?
這是一場和自己的約定,和自己的比賽。
故事尾聲,我笑中帶淚的跛進終點拱門,鐵花村夜空中百花齊放的五彩煙火,像是在慶祝我破繭而出的重生。
生命如同賽道,愈困難,愈精彩。懂得享受過程,全力衝刺,此生才會無憾。
謝謝這些年運動教會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