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
編按:臭蟲怎麼消滅?肆虐法國、英國等歐美國家的臭蟲(床蝨),近期開始在南韓、香港、日本等亞洲國家流行,甚至在台灣也發現零星案例。究竟遇到臭蟲、甚至被叮咬時應該如何處理?如何預防家中出現臭蟲、避免從外面將臭蟲帶回家?本篇有詳盡整理解答:
為什麼臭蟲會讓人「聞蟲色變」?顧名思義,牠在受到驚擾時,會從腺體放出臭液,留下令人難聞的氣味,可能因此造成敏感族群過敏。此外,牠很容易隨著人與物品的移動而傳播、繁殖力驚人且不易根除。而最困擾的,莫過於被臭蟲叮咬時會奇癢難消。
旅遊達人「布萊N」近期也分享自己在祕魯旅行時被臭蟲咬的經驗。他說,除了感覺比被蚊子叮還要癢很多,且「咬一天大概可以癢十天,被咬的頭幾天半夜還容易被癢醒,而且被咬的地方真的要很久才會好,即使回來台灣一個月了,我現在被咬的地方都還看得到疤。」
臭蟲是什麼?為什麼最近會開始流行?
臭蟲又稱床蝨(bedbug),為經常在人類生活環境中出現的滋擾性害蟲,依分布地區不同,主要有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和熱帶臭蟲(C.hemipterus)兩個品種。臭蟲的生命週期一般可存活一年,日間都在縫隙間潛藏,主要在夜間活動吸血,經常藏身在牆壁、地板的裂痕或裂縫中,也可能在床墊下或是老舊家具中。
依食物充足否及溫度不同,雌性臭蟲一次可產卵200至400顆,常產卵於寢具之縫隙。剛孵化時呈半透明、顏色較淺,吸血後轉為褐色,成蟲大小約在5~7mm左右,約相當於一粒蘋果籽的大小。
臭蟲過去曾經在許多國家間蔓延,雖一度在1965~1970年代銷聲匿跡,但由於現代人國際旅遊、交通運輸往來頻繁,無論是海運、空運,一不小心跟著衣服、行李、生活用品,就有可能將臭蟲帶回家。臭蟲近年再度成為常見害蟲,在歐洲、美國、澳洲等國都造成當地民眾困擾。
臭蟲的出現與環境乾淨否關係不大,研判可能因國際旅行交通活絡,蟲子隨著行李衣物夾帶而來,以及臭蟲逐漸對殺蟲劑發展出抗藥性有關。
臭蟲有可能會在台灣大流行嗎?
台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蔡坤憲表示,臭蟲族群擴散的方式主要為被動式傳播,如攀附躲藏於行李、衣物、家具,再因人員攜帶或物流交通移動到下個地方,建立新的臭蟲族群。
此外,近年來高抗藥性的臭蟲族群出現,使得化學防治成效降低,而臭蟲流行的條件有以下5點:
1. 民眾、外籍人士之行李夾帶臭蟲進入臺灣
2. 高抗藥性臭蟲族群建立於臺灣
3. 遭臭蟲孳生的家具或行李未被妥善處理,流入二手市場或被人撿取使用
4. 民眾對臭蟲的認識程度與預防措施
5. 政府部門與病媒業者所掌握的臭蟲現況
根據臺大公衛蟲媒傳染病實驗室在新冠疫情前的調查,在旅店、移工宿舍、漁船寢室、聘請家中看護之住戶發現之案例主要為熱帶臭蟲,歐美地區流行的溫帶臭蟲蹤跡相對較少。
疫情後,人員的流動逐漸增加,旅遊交通也逐步恢復疫情前的頻繁交流,都可能增加台灣境內或境外臭蟲的族群擴散。倘若未來大流行,臭蟲侵入公共設施如學校、圖書館、捷運、客運、火車等處,民眾個人防範措施、政府的監測與介入處理、以及病媒業者的專業知識與處置手法三者結合,才有可能減低臭蟲的孳生與危害。
被臭蟲叮咬後會有那些症狀?
臭蟲每次吸血約5~10分鐘,白天躲藏在掩蔽處慢慢消化吸食的血液。臭蟲叮咬後奇癢無比,且會持續1~2週,被咬後如為一般紅腫,可用外用止癢藥,但如果情況嚴重者,則應就醫診治。
臭蟲叮咬造成的過敏反應常見為紅色丘疹,且周邊皮膚會腫脹成硬塊,且皮膚會發癢和刺痛,症狀大約1-2周內會消失。臭蟲與其它蚊蟲叮咬差異點主要為叮咬位置,蚊蟲多以皮膚裸露處叮咬,而臭蟲多於皮膚與衣物或棉被接觸附近叮咬,典型的叮咬痕跡排列為線狀,若過敏症狀嚴重,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診斷開藥。
如何避免將臭蟲帶回家?
1. 出國旅遊者
(1) 在國外旅行時,可先將行李放置於入口處,並檢查居住地的床舖、被褥是否有臭蟲或臭蟲排遺(臭蟲吸血後會排出帶有血液的糞便,沾染床被時看起來會像血跡斑點)與卵粒。萬一發現臭蟲蹤跡,可向旅館業者反應更換房間。
(2) 國外旅行回來後,立即清洗衣服和檢查行李,避免攜帶臭蟲回家。
2. 留意居家環境清潔
(1) 環境檢查:確認床罩、床單、枕頭套、地毯、床墊下、床架下、壁紙的接縫處、床沿等處,看看是否發現有臭蟲出現的痕跡。將二手傢俱搬回家前,留意檢查是否有臭蟲的蹤跡。
(2) 環境管理:
.床罩、床單、枕頭套應經常清洗
.地毯應時常以吸塵器清理
.壁紙接縫處應妥善黏好
.牆壁隙縫應填補
.減少雜物堆積
臭蟲防治方法。(出自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
萬一在家中發現臭蟲,該如何處理?
1. 曝曬:草蓆或箱子發現臭蟲,可裝入塑膠袋中並綁緊進行曝曬,袋中溫度超過65℃可防治臭蟲。
2. 清洗:懷疑有臭蟲的衣物,則可集中裝入塑膠袋中綁緊,避免臭蟲逃逸,然後拿到洗衣機清洗。
3. 熱蒸:可使用熱蒸汽熨斗進行蒸汽防治。
4. 勤捉:善用吸塵器捕捉,有效防治臭蟲。
5. 選用合法環境用藥:如果民眾要使用化學防治,可購買環境部核准登記用於防治臭蟲之一般環境用藥,防蟲也要注意自身安全,當臭蟲存在範圍較廣、情形嚴重時,可請合格的病媒防治除蟲公司代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