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專欄|50後的交友原則:退出八卦、閒話多的負能量群組,多點有共同目標、共學共好的新朋友

吳淡如專欄|50後的交友原則:退出八卦、閒話多的負能量群組,多點有共同目標、共學共好的新朋友
2023.11.30
60,826
作者|吳淡如

作者|吳淡如 2023.11.30

60,826

文章用聽的
00:00 04:51 1

文/吳淡如 攝影/日日寫真

編按:老同學與回憶都很重要,但人生除了過去,還有當下。吳淡如發現,生活中有新同學可以為新知識、新目標一起努力,其實也是一大樂事。

不久前我退出了一個群組,某個老同學的群組,其實很早就想退出,但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退出LINE群組,會通告全群組,大家馬上就會發現你不見了。

幾10年前的老同學,大概都是在畢業很多年之後才拜通訊軟體之福好不容易團聚了,但是聯絡了幾年,群組總有爭執,有因政治,有因宗教,有因人生觀。

忙的人通常只能當潛水艇,不忙的就每天在群組裡面坐鎮……以訛傳訛,動不動告訴你什麼食物不能吃;有人執著於影劇圈八卦,偏偏我在影劇圈待過,常有人問我某事是不是真實,我只能回答我退休了。

同學少年多不賤,都曾是明星學校高材生,但是老同學群組,不乏隨便Google就知真偽的謠言,不知是否因為年紀漸長,漸缺驗證精神,什麼都照單全收。

有一回還看到了一篇情文並茂的訃聞,悼念某個朋友的英年早逝……,問題在於那位企業家沒死,這是因為不知得罪了誰,在維基百科被賜死。面對這一類的謠傳,出面糾正傷感情,不說話又傷了正義感。也看見有關於我自己的謠言,我心想:他到底知不知道我也在這個群組裡?(相關閱讀:50後,更新朋友名單!有趣比專業更重要

同學年紀愈大,獨裁色彩愈強。一碰到選舉,或者新聞事件,就急於表現自己看法,希望大家都跟他屬於同一黨同一派。群組愈大,在這些關鍵時刻就有愈多人吵架……。勸架也不是,隔岸觀火又很悶,為了耳根清淨,我還是退出了群。

雖然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幾年我幾度回到校園念書,我的結論是,通訊軟體的新同學,發言的質量比老同學好得多。主要是老同學有共同回憶,都在講過去的事情、那些已經撈不回的沉沒成本,愈沒有生活目標的,會把過去瑣碎情事記得愈牢。(相關閱讀:朋友老的好,年輕也好!50後交友年齡往下修,視野會變新

總是在感慨,總是提過去,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少一點八卦與閒話  從新知與新目標找交集

而新同學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才聚集來的,總在討論新的投資或者功課以及專業知識!這一年我念了歷史學博士班,因為疫情的關係,學校准許我在家修課,靠的都是同學幫我直播。在通訊軟體的群組裡從堯舜談論到現代思潮,學術居多。

或許這就是新同學的特性: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所以沒有八卦與閒話,為了要好好畢業,怎樣做好功課可以一起努力

大家比較不會傳早安圖,傳網路謠言,傳的都是課程相關議題。大家也很識趣的不要爭論黨派和宗派,有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的尊重。

倒不是一味無情地說新同學比老同學好,我想要強調的是,對於中年人來說,能夠學新知識、新把戲,比總在那裡咀嚼舊的記憶,因為生活沒交集,只好聊別人的八卦有意義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原文標題為〈新同學比老同學有未來〉)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