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菊仙專欄|熟齡夫妻不必黏,有1/3交集就不錯了!生命終究只有自己一個圓,有必要提早「自我運轉」

彭菊仙專欄|熟齡夫妻不必黏,有1/3交集就不錯了!生命終究只有自己一個圓,有必要提早「自我運轉」
2023.11.29
74,444
作者|彭菊仙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作者|彭菊仙 2023.11.29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74,444

文章用聽的
00:00 09:42 1

文/彭菊仙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熟齡夫妻交集有限,這樣好嗎?婚姻教皇、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提出「每週5小時高質感夫妻共處」理論,作家彭菊仙也說交集1/3就好,更重要的是去探索自己的另外2/3。每對夫妻都是不知自己與伴侶哪個先走,練習自己獨處、獨立,絕對是後半人生的重量級必修學分。

有朋友聊天時跟我說,她覺得和老公有交集的部分有限,這是她心頭的一大遺憾,因為興趣不同,所以有不少時間她已習慣自己追求自己的興趣、或自個兒去旅行,夫妻常常各忙各的。「這樣好嗎?」朋友納悶地問。

夫妻百分百契合真的最好?這樣還有「自我」嗎

在剛結婚黏TT的早些年,我認為美滿婚姻的藍圖就是:夫妻同床共枕、同進同出、同心同德,每天必要牽個老手散個小步、一起爬山踏青、一起唱歌跳舞,既是最佳玩伴,更是真心不變的第一歌友與舞友,最重要的是彼此心有靈犀,互換一個眼神就能啟動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

夫妻倆身心靈方方面面都契合,上自高遠的意識形態、下至食色生活品味,味味相投,最好連生物時鐘都磨得雷同。這等神仙鴛鴦、靈魂伴侶,真是愛情極品,羨煞人間。

然而,一想到這麼超凡脫俗的婚姻境界,我卻突然感覺呼吸困難。天啊!你儂我儂,忒煞情多,但從今爾後,我泥中再也沒了獨自的我,你泥中也沒了純粹的你,真格是將咱倆一起「打破」,實在太驚悚!熱愛自由的射手座如我,等一個人一起喝咖啡之前,絕對要先滿足的是「一個人無拘無束的喝咖啡」。

2個人是2個不同的圓  有1/3的交集就不錯了

伴侶,就像2個帶著吸力的圓,彼此靠近、然後一點一點慢慢浸入對方的世界,愛情熾熱時甚至心甘情願被對方完全吞沒。待蜜月狂潮消退,必會認清到一點:2個人,終究是2個不同的圓,不是彼此的複製品!於是,你退我進、我退你進,持續不斷的探勘之後,便知交融的部分有如礦產,有的夫妻能開採的多、有的夫妻能開採的少,但總量都有其上限

如今半百已過,雙人舞也跳了幾10年,觀摩了無數組雙人舞風,終於覺悟,所謂美好的婚姻,真的不必是2個重疊的圓,因為彼此密合度太高,就會錯把「密合的2個生命」當成是自己,而忘了,這生命,終究必須是自己一個圓、最後也只有自己一個圓

2個圓有交集就好,交集的部分太滿,就讓不出無牽無掛、無拘無束的「舒適感」;交集的部分太大,當另一個圓消失了,自己這個圓立即殘缺不全、活不成樣。孔老夫子早有明訓,任何完美的人際關係,包括夫妻相處的鐵律,就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我自己的期望是,夫妻2個圓,大約有1/3的交集,剩下2/3,就請允許我泥中沒有你,你泥中沒有我。(相關閱讀:熟年夫妻最高境界,把對方當空氣!枡野俊明:強求想法與步調一致,反而不切實際

婚姻教皇的幸福婚姻理論:每週5小時高品質相處就足夠

這樣的交集到底夠不夠?來,給大家更具體且專業的數字吧。婚姻教皇、也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男人與女人的長期相處之道》一書中提出「每週5小時高質感夫妻共處」理論

• 每天起床,花2分鐘相互理解一下彼此今日的動向及互道早安,開啟美好的一天。
→ 2分鐘 × 7(天)=一週14分鐘

• 每天相聚20分鐘,彼此做減壓談話,彼此閒話家常、分享心情、吐吐苦水、感情連結。
→ 20分鐘 × 7(天)=一週140分鐘

• 每天花3分鐘,肢體親密接觸,摟抱、親吻、調情、逗樂。
→ 3分鐘 × 7(天)=一週21分鐘

• 每天花3分鐘,彼此欣賞、讚美、肯定、感謝,正向聚焦。
→ 3分鐘 × 7(天)=一週21分鐘

• 每週至少花2小時(120分鐘),一起共同做一件有意思的事:看電影、追劇、踏青、爬山、運動……

以上的時間加總起來,大約就是5小時,婚姻教皇已經掛保證,只要符合這個標準,就達到幸福婚姻的門檻。看來,我訂定的1/3的交集,不僅完全過關,更屬奢華版,就算加上每天8小時同床共枕的時間,我仍舊可能是過於黏人的太太吧!好,改!我樂意改!我可以再靠近自己一點,再遠離老伴一些。

熟齡夫妻該各擁一片天  知道那人始終在身邊就很好了

夫妻都需要練習踏出相互依賴的舒適圈,踏進沒有重疊的空間,練習自己獨處、獨立,各擁自己的一片天,這絕對是後半人生的重量級必修學分。畢竟,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伴侶和自己,不知道哪一個先走!(相關閱讀:一個人也很好 洪雪珍:不是孤老,而是獨立老

因此,我看我想的書,你追你的泡泡劇;你堅守你的信仰、我鑽研我的興趣;我跟閨密喝咖啡聊是非,你跟哥兒們豪氣跑三鐵,千萬別認為2個圓就此漸行漸遠、相互切割。每個圓都必須投資必要的時間以逐漸適應「自我運轉」的模式,遂彼此祝福,各自都有勇氣與能耐,擁抱奔放無罣礙的第二人生。

「我們人生都過一大半了,婚姻不是全部,別太勉強,只要知道有個家人始終在身旁,能一起吃吃飯、每天說說話,傷心抱一抱,快樂也抱一抱,同在屋簷下,有事就商量,老夫老妻這樣很好了啦!這就是『吉霸婚』。」我出自肺腑回答朋友。

懂得享受me time  牽手同遊或獨旅都很開心

為什麼有人形單影隻卻不寂寞?因為她(他)比別人有更多的「me time」去練習「孤獨不等於寂寞」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老夫老妻黏在一起還是覺得很寂寞?因為她(他)還沒看透,2個圓圈就是不同,融不在一起的部分就是不死心要硬湊。何苦來哉?

以前的我,不敢一個人旅行,總是要黏著老公拖著孩子。中年開始,我嘗試一個人輕旅行,自在逍遙,覺悟恨晚;現在的我,拋家棄子10來天,一個人在天涯海角不知處,上山又下海,也沒半刻牽腸又掛肚。

看來,咱夫妻倆好像是平行線,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不!只要牽著與我相伴了大半輩的那雙「老手」,山水共遊,永遠獨具我倆特有的情調。老夫老妻要幸福,就是:2個人可以玩得很開心,一個人照樣可以玩得很開心。

(本文轉載自彭菊仙之熟年上坡路,原文標題為〈吉霸婚!只要知道有個人始終在身旁,就很好〉)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