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我的人生困境都是別人造成的?吳淡如提醒:別再想著改變他人,用「5%改變法」調整自己
下一篇

「重視養生又沒做壞事,為什麼是我得癌症?」癌症心理師:罹癌後震驚、難受,如何找到情緒出口?

我的人生困境都是別人造成的?吳淡如提醒:別再想著改變他人,用「5%改變法」調整自己

做點小嘗試,總比原地踏步好。

文/吳淡如 圖/出自吳淡如FB

編按:對人生現況不滿意,如何改變?吳淡如發現許多人都只想著改變別人,然而改變別人太難成功了,不如先改變自己。她分享商學院MVP的概念,並延伸為「5%改變法」,雖然沒什麼出息,但卻有用。

那麼,什麼是可以改變的?是你自己未來的人生。

不過,我們通常都認為自己人生會走到如此這般境地,都來自於別人的不改變。

老婆想著,如果老公會體貼自己,那她一輩子就會幸福;老公同樣也認為老婆如果更溫柔一點,自己就不會有小三。

你想著如果你爸有錢一點,是郭台銘或馬雲的話,那麼你的人生就不會這麼難;你爸爸同時也會想,如果他兒子是郭台銘或馬雲的話,他這輩子就值了。

無意識中,我們想要改變的都是別人。但唯一可能的改變,只會是自己。

如果你抓住1%的可能性,就去嘗試你想做的事,用5%的位移自我改變,那麼你一定會變成一個一直對自己持有正面想法的人。

別再期待別人為你改變了,至少我沒成功過。(相關閱讀:希望另一半改善他的問題,卻事與願違?蘇予昕心理師:想改變他人,不如自己活成有能量的人

將MVP概念應用在人生  從小改變開始

在這裡我要說一個MVP的概念。

這個概念在每一個商學院的創新創業課程中都會教到。也就是:新創公司總會先把概念打造成一個「最精簡可行的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測試消費者需求。之後才會打造完善的版本,改良,或者量產。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概念也沒太創新。

因為,新創公司本來就沒有一定成功的理由,通常也沒那麼富甲天下,所以只能小量試營運,哪有能力弄來巨大資源孤注一擲呢?

這些有名的理論基本上都可以運用在個人身上。我們可以把MVP運用在人生的改變上,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和投資。

我們可以做「最小量可行改變」吧!

你應該聽過,在困境中不變也是一種選擇,而且是最壞的選擇。因為外在不斷變化,選擇錯誤不會比原地踏步慘,畢竟錯誤至少會讓你反省。

別被「一定要成功」想法綁架  先改變5%就好了

如果真的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你的慣性計畫。且先忘記「一定要成功」這個想法,如此,你同時可以減低可能失敗的恐懼

先告訴自己能變個5%就好。你高興說幾趴都行。為什麼說是5%,因為我喜歡5。而5%意謂著完成1/20,已經有點份量

改變很小沒關係。正因為微小,所以可以繞過或騙過潛藏在你心中的慣性的警戒。打破慣性之後,改變就會一點一點發生。

大多數人都把改變想成天翻地覆的大翻轉,所以選擇在已知的保守中閉門而居。大翻轉會讓你感到自我懷疑,被擔心壓垮,被「我不能失敗」的恐懼擊潰。

其實我開始跑馬拉松時,前3個月的時間,我的確很勉強,根本只有告訴自己:每星期你好歹跑個5公里。說是跑,其實是用走的,小跑步100公尺,還走200公尺,千萬不要以為我一開始就找了專業教練訓練自己。沒有,期待太深,心情就會太沉重。人家我大學畢業前一直是體育低能兒,以為自己能當林黛玉是很文青的一件事。

5%改變法  雖沒出息但卻有用

給自己最低限度的目標,不要期待翻轉,也不用過度嚴格。

我一直在用這種沒什麼出息的5%改變法。

比如我知道自己肌力不足,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去健身房當鋼鐵俠有什麼好玩。我幫自己預約了教練(還叮囑幫我介紹教練的朋友一定要找個長得帥一點的,不然我可能會缺課),一週只有一次,上完了還犒賞自己一番,吃牛排打牙祭(就在健身房對面啊)。不知不覺,也練了8、9年,雖然身形也只是差強人意,離「綠巨人」挺遠的,不過,總是改善了嘛。(相關閱讀:規律運動習慣如何養成?宋怡慧:實踐「原子習慣」4步驟,體脂過高的人一年內也能練出腿部肌肉

減肥亦同,與其立志要減到理想體重,不如第一個禮拜就給自己減半公斤的目標。不是那麼難達到,至少就不會讓你那麼容易自暴自棄。那些用盡極端方法一星期就想甩掉3公斤的,因為太苦,復胖最快。

這和投資的原理一樣。巴菲特說,一般人無法讓財富增值的問題,在於太急著有錢。一急,就沒有章法,就會遇到詐騙集團。不然,你就會變賭徒。告訴你說可以完全相信他,能讓你的人生發生翻天覆地大變化的,都是詐騙集團啊。

適度自律且堅守原則  你會找到成就感

不要讓別人輕易更動你的行程表。當你決心改變5%,你還是要堅守某些原則。

比如:如果當天我有健身房的課,卻碰到好朋友從美國回來約我大吃一頓米其林餐。我還是會尊重「先行條款」,不輕易改變自己「卑微的計畫」。如果你輕易就讓突發事件改變自己的規畫,那麼,最終你都不相信自己能堅持什麼了。

所有的「虎頭蛇尾」都來自於沒原則。自律的人都是有原則的人,而且適度的自律會讓我們有成就感。

(本文摘自吳淡如著,《窮思維、富邏輯:人生實用商學院之致富之前先自主》,時報出版)

2023/11/1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重視養生又沒做壞事,為什麼是我得癌症?」癌症心理師:罹癌後震驚、難受,如何找到情緒出口?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