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開打,預約施打流程、副作用一次看懂
傳染高峰期,盡早接種疫苗提高保護力。
整理/50+編輯部 圖/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疾管署1 2、衛福部1 2
編按:秋冬季節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隨著防疫措施鬆綁,病毒也開始在社區中活躍流行。為避免因呼吸道感染併發重症風險,疾管署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資格之民眾,應盡速接種以維持保護力。哪些人是應該優先接種的高危險群、如何預約,有哪些應注意事項?本篇提供完整資訊。
為什麼每年都需要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又是什麼?
由於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會稍有不同,過往施打的疫苗對於不同類型的病毒,保護效果可能有落差。即使病毒未產生變異,因疫苗在接種4~6個月後保護力便會下降,保護期大多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流感疫苗,達到最好的防護效果。
每年台灣流感疫情多從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由於接種疫苗後約需2周左右才會產生保護力,故建議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及孩童,應於10月流感疫苗開打後,儘早接種疫苗,讓整個流感高峰期間均有疫苗保護力。
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則是一種好發於嬰幼兒及長者的感染症,一旦免疫力下降,細菌可能經由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其症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異,可能引起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多種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致死。(相關閱讀: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預防COVID-19重症?醫師: 可降低併發症死亡率,8種人建議施打)
肺炎鏈球菌疫苗因為效力較長,不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重新施打,衛福部建議,高風險族群(免疫力低下、慢性病患者)在18到64歲時應完成1劑13價、1或2劑23價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65歲以上者則建議依序接種2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效果更好。
何時可以開始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哪些人是優先施打對象?
疾管署表示,今(112)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第1階段於10月2日起開放施打,包括以下11類對象:
1. 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
2. 65歲以上長者
3. 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
4. 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5. 孕婦
6. 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
7. 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
8. 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
9. 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10. 幼兒園托育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
11. 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
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之成人。疾管署也建議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於開打後儘速預約接種。
肺炎鏈球菌疫苗部分,有分為13價(PCV13)與23價(PPV23)兩種。為降低長者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風險,自今年10月2日起,依接種情形分為三階段,擴大針對65歲以上長者施打。
第一階段(2023/10/2起):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且間隔至少1年者(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8週),可公費接種1劑PPV23。
第二階段(2023/11/27起):從未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及PPV23者,可公費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1年後(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8週)再公費接種1劑PPV23。
第三階段(2023/12/25起):曾經接種PPV23且間隔至少1年者,可公費接種1劑PCV13。
如何預約施打?施打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今年全台約有4,000個接種合約院所提供疫苗預約施打,民眾可先透過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網頁(點此)、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點此)、Line官方帳號「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來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打電話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前往接種時,應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並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執行手部清潔衛生等措施。
由於流感疫苗屬不活化疫苗,目前實證顯示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或是其他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之有效性或安全性,但建議接種於不同手臂。
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會有副作用嗎?哪些族群可能不適合?
疫苗與任何藥品一樣,施打後都有可能造成副作用,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
一般不適反應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發生機率非常低,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
而若有以下情形,則不建議施打疫苗或是應暫緩:
1. 已知對疫苗成分有過敏者,不予接種
2. 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
3.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4.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
5. 先前接種疫苗6週內曾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 GBS)者,宜請醫師評估。
6.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相關閱讀:50後是高風險族群!流感疫苗10疑問一次解惑)
2023/10/1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