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千萬才能退休,感到太難?不如思考:60後每月至少要賺多少?如何保有工作的能力?

存一千萬才能退休,感到太難?不如思考:60後每月至少要賺多少?如何保有工作的能力?
2023.10.04
152,014

2023.10.04

152,014

文章用聽的
00:00 06:41 1

文/有川真由美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如何不要為金錢不安?如果媒體報導常提到的退休金數字讓你感到壓力太大,不妨換個方式思考,60後每個月至少要賺多少錢?該如何辦到?

50歲之後想活出自我,掌握如何賺錢與用錢等「收支情況」十分重要。無法制定人生計畫時,人會陷入不安,根本無心思考如何活出自己。

拚千萬退休金壓力大  不妨思考60後一天至少要賺多少錢

媒體曾經報導「假設高齡夫妻退休後還要過上30年,一共需要日幣2000萬元」,引發眾人議論紛紛。想要存到日幣2000萬元(50+註:相當於新台幣420萬)並非易事。就算每個月存5萬,也得花上33年;也有些人會把退休金拿去還剩餘的房貸。

比起光靠存錢準備2000萬,持續工作更能保持家計穩定。

我建議60歲之後每個月至少還是要賺日幣10萬元。每個月以工作20天計,一天5000日幣便能達成目標。20年的總和便是2400萬。從現在開始思考「如何一天賺到日幣5000元」(50+註:相當於新台幣1050元),自然會主動找尋達成的辦法

即使是自認「什麼也做不來」的人,從現在開始花上5~10年的時間也能培養出賺錢的能力

工作的方式形形色色,譬如退休後與原本的公司重新簽約,再次成為雇員;轉換跑道﹑自行創業;應徵計時人員等等。無論選擇何種方式,確定自己人生下一個階段能以其中一種方式繼續勞動,便能安心面對眼前的工作

如何讓工作源源不絕?成果超出對方期待值的1%

確定「每個月至少要賺多少錢」便能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賺錢方式,例如「確保每個月要有固定的工作」、「和原本的公司談好業務委外」、「和別人合作,承包部分服務」、「正職賺不夠的額度靠副業」等等。

我認為報酬是來自達成對方的「期待」。為什麼男性願意為了高級俱樂部花大錢,為什麼女性願意上美容美體沙龍「投資自己」,全都是因為某人對於某事有所「期待」。由於持續期待,所以繼續付錢。要是發現無法獲得符合期待的結果,立刻就關起荷包了。

希望工作能源源不絕,唯一的做法是讓每次的工作成果至少超過對方期待的1%。如此一來,對方便會更加期待,認為我們做得到更多事,委託更多的工作,支付更高的酬勞。持續數年之後,即使有一項工作成果沒超越對方的期待,也會因為已經建立起信賴關係而繼續寄予期待。

年齡增長依舊有人委託工作的人是因為清楚屬於自己的策略,也就是對方「對我有何期待?」、「我該如何因應對方的期待?」

了解「對方是為了何種期待而付錢」,選擇工作時便不會自相矛盾,能夠以客觀的眼光發現屬於自己的道路。(相關閱讀:65歲退休後再就業,怎麼找到適合的工作機會?黃修勇:當個態度好、動作快的人,上班就會很愉快

平時簡樸節省  該花錢時大方享用

另一方面,比起「如何賺錢」,更重要的是「如何花錢」。

過去有位80多歲的女性把房子免費借給我住,因為她想鼓勵我從事寫作工作——這就是她對我的「期待」。她沒有家人,腳也不方便,唯一的收入是國民年金。過去她是位國小老師,當年教過的學生會輪流來她家幫忙修剪院子裡的植物與協助採買等生活所需。

過著簡樸生活的她,生活費幾乎只有食費,平常不怎麼花錢。

但是每年興致一來,她總會突如其來出門幾趟,例如「我想看猴麵包樹,所以要去一趟馬達加斯加島(Madagascar)」、「我想聽歌劇,所以去搭地中海郵輪」,以前教過的學生說她還會捐錢給當地的寺廟和小學。

因為她花錢實在很大方,我問過她是否在玩股票。「我是碰了股票沒錯,但是沒怎麼賺錢。錢這種東西就跟水槽裡的水一樣,平常得把水龍頭關緊,要用的時候打開就有得用了。」這是她的金錢觀。(相關閱讀:同樣花1百萬,50歲的快樂和80歲不同!零遺產計畫:怎樣用錢,讓今生的幸福投報率最高?

即便像我這樣從事收入不穩定的工作,也發現只要事前決定好每個月的生活費,便不會經常感到不安。這位女性長輩讓我了解到人際關係也可以解決部分金錢問題。

具體考量實際的收支,自然不會再莫名惶惶不安,打從心底鼓起勇氣——這或許就是學會對自己的人生抱持「期待」。

(本文摘自有川真由美著,《五十花正開:五十八則不惑解方,下半場就來遊戲人間吧!》,遠流出版)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