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終身醫療險適合誰?與定期醫療險差別、年齡限制與保障內容
下一篇

50+退休族不用愁了,快幫老後的自己打造月退俸第二曲線

終身醫療險適合誰?與定期醫療險差別、年齡限制與保障內容

平均餘命越來越長,你做好醫療費用準備了嗎?

文/顏理謙 圖/Shutterstock

編按:自健保於1995年開辦以來,國人平均餘命已從74.95歲,成長至2021年的80.86歲。漫長的一生中,身體難免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狀況。50後族群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作為三明治世代,如何透過醫療保險,為自己的未來增加保障,也不讓下一代操心?

終身醫療險是什麼?醫療險的重要性

保險本舖顧問駱潤生表示,廣義來說,與醫療相關的終身險都可以算是終身醫療險,例如:終身防癌險、終身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等。

而狹義的「終身醫療險」是透過10~20年繳費,享有終身醫療保障的保險。保障範圍包含終身住院、終身手術或結合終身住院和手術的保險,大多採定額給付,憑診斷書理賠,不需要收據。

「退休後的經濟準備需要有3類錢,第一是退休金,第二是醫療費,第三是長照費。」駱潤生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實支實付保險通常是定期險,保障年齡大約只到80或85歲,但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因此許多40後、50後都會來加保第二張實支實付的定期險。

不過,由於定期險採自然費率,保單費用隨著年齡調整。如果50歲才開始買,到了85歲,要繳的費用不少。因此,如果投保終身型保險,等年紀到了80、90歲時,更能保障老年生活,也不需要子女操心醫療花費。(相關閱讀:忘記自己有哪些保險、不確定保單是否失效,怎麼辦?保險存摺查詢方式圖解

終身醫療險適合哪些對象?

定期險的CP值高,可以透過較低的保費買到最大的保障,特別適合剛出社會不久、沒有太多預算可以放在保險的年輕小資族。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定期險的保費反而會越來越貴。

因此,駱潤生建議,當年紀已來到40、50歲,這時,可以考慮加買終身醫療險,作為老後醫療金的準備。特別是退休族少了薪水入帳,手上沒有穩定現金流,如果保費每年調高,經濟壓力也會不小。

終身醫療險比定期醫療險好嗎?兩者的差別

終身醫療險與定期醫療險各有優缺點,分別適合不同族群。建議可先釐清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再挑選產品。

 終身醫療險定期醫療險
保障期限投保後限期繳費(10到20年期),保障終身一年一約,有續保年齡上限
保障內容病房費用、保障之手術項目病房費用、手術費用、醫療雜費
保費較高較低
理賠方式多為定額給付定額給付、實支實付


終身醫療險的特色:定額給付、保費較貴

1. 終身醫療險的特色:

趁年輕時投保終身醫療險,保費較低,繳完保費後就能享有終身保障。保障內容包含住院病房費用和保障之手術項目,理賠方式多為定額給付。

不過,通貨膨脹可能是終身醫療險的問題之一。例如,當年買了住院日額理賠每天2,000元,10幾年後,這筆費用相對來說可能已經不多。不過,駱潤生表示,有些消費行為可以滿足人的安全感,像是購屋、保險等帶來的內心平靜,不一定是精算能算出來的。「找到舒服的平衡更重要。」

2. 年齡限制:

一般來說,可以保障至100~110歲,比定期醫療險更長。

定期醫療險的特色:實支實付、年齡限制、保障內容較廣

1. 定期醫療險的特色:

採一年一約,有續保年齡上限,理賠方式有定額給付和實支實付。保障內容包含:病房費用、手術費用、醫療雜費。

保費比終身醫療險便宜,對小資族來說負擔較輕。但是由於定期醫療險採自然費率,隨著年紀增長,保費也會大幅增加,對於年紀較長的族群,保費日益增高,繳起來會較吃力。

2. 年齡限制:

保障期間為繳費期間,最高續保年齡為80~85歲。

投保終身醫療險前,注意3個重點事項

1. 通貨膨脹

受到通貨膨脹影響,過去買的終身醫療險理賠額度,到了未來很可能不敷使用。

2. 無法實支實付

大多數終身醫療險採定額給付住院費用和手術費用,無法依照醫療收據理賠,因此,理賠的金額很可能會低於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

3. 理賠內容跟不上醫療趨勢

醫療技術日益進步,未來,住院天數縮短、許多手術不需要住院即可完成等狀況都可能會發生。

終身、定期醫療險各有優缺點  50後醫療保險規劃建議

對50後來說,什麼樣的醫療保險最適合?

駱潤生坦言,在醫療自費趨勢之下,終身醫療險的保障範圍已經不太符合消費者需求,因此終身醫療險的詢問度已經不如以往。「現在大家不太會想買傳統定額給付的保險,因為不太需要住院,手術的補貼也沒有很多。」

不過,他表示,目前市場上已出現終身醫療險加上實支實付的保單,例如,全球人壽的終身醫療險保單就是當被保險人年齡達75歲時,可以擁有20萬的實支實付額度。另外,台銀人壽也有推出終身醫療險保單,可以在被保險人70歲以後啟動10萬元的實支實付額度。

駱潤生建議,思考保險規劃時,首先要先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自己對保險的重視程度。

如果經濟能力有限,或不希望把太多預算放在保險上,可以透過定期險的方式規劃保險。假如擔心自己年紀大了之後,定期險的保障範圍出現缺口,此外,手頭上也有一些資金可以運用,可以考慮透過終身醫療險搭配定期險,保障更全面。假如完全不考慮預算,又有資產傳承需求,則可以挑選能夠歸還保費的保單。這類保單的特色是能以總保費扣掉已理賠的費用,剩餘的金額還可以留給下一代。

「現在還有一個趨勢是外溢保單。」駱潤生說,外溢保單有三贏效益,「如果我是努力維護自己健康的人,保費理當要便宜一點。」雖然有些人會覺得上傳健康資料很麻煩,但只要養成習慣,其實並不難,對保戶來說,保費計算方式也更公平。

不論是終身醫療險或是定期醫療險都各有優劣,端視每個人的需求和預算考量。重要的是,透過日常的保險規劃,不僅能讓自己的未來更有保障,也可以減輕下一代的負擔,讓老後生活不為金錢所苦。

(相關閱讀:怕自己太長壽,中高齡該加買醫療險嗎?專家:保險這樣挑,買對比買多重要

2023/09/1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50+退休族不用愁了,快幫老後的自己打造月退俸第二曲線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