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全台失能人口120萬,夏天也要防腦中風!冷氣房、運動都有風險,4重點防範
下一篇

彭樹君專欄|國際孤獨等級表,你可以一個人做哪些事?人生中途之後,收穫「不需要人陪」的自由

全台失能人口120萬,夏天也要防腦中風!冷氣房、運動都有風險,4重點防範

室內外溫差的威脅,盛暑也會發生。

文/吳孟瑤整理 圖/Shutterstock

編按:台灣失能人口120萬,在後天疾病造成的原因中,以腦神經疾病為大宗,腦中風也是原因之一。一般以為冬天才須嚴防腦中風,但醫師指出夏天也是好發季節,並給出4個提醒,讓大家遠離腦中風的威脅。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445萬人因腦神經疾病就醫,我國失能人口更已經突破百萬,除了高齡化自然導致的功能退化,台灣神經學學會林永煬理事長指出,腦神經疾病更是與失能議題息息相關的主因。

因腦中風、失智症及其他腦神經疾病而引發肢體或心智功能受損的族群,失能風險的比例不容小覷,而失能衍生的無法繼續工作、長期臥病及照護問題亦是當前國家社會危機之一。

林永煬以腦中風為例,因為生活型態改變的關係,近年青壯年罹病案例也時有耳聞,國民更應多加注意維護腦部健康。

全台失能人口120萬  50~59歲、30~44歲比例最高

衛福部2021年統計,全台失能人口已達120萬人,分析顯示其中高達62.8%為後天疾病所致,林永煬理事長指出,這些後天疾病當中,又以腦神經疾病為大宗,與心智及肢體運動失能有極大的關聯性。

除了高齡者常見的失智症、帕金森氏症之外,腦中風、腦外傷、癲癇及免疫性腦神經疾病,皆可能引發失能情形,影響層面遍及肢體、語言、心智、感官,以及情緒管理等能力喪失。

近年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腦神經疾病中的腦中風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衍生的失能危機更不再是老年人專屬

衛福部統計,現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已近120萬人,對照年齡分布,18~64歲族群占比竟高達50.5%,其中又50~59歲、30~44歲比例最高,相當於有接近半數的失能者,正值工作適齡階段就得面臨失能衍生的長期照顧問題,更別提平均每月3~5萬的長照支出將對家庭生活與社會帶來的巨大負擔。

因此,林永煬指出,當務之急便是建立民眾疾病防治及病後復健的衛教觀念,並積極提升全民維護腦部健康的行動意識。

腦中風初期6成患者生活難自理  黃金期復健促神經功能恢復

台北榮民總醫院腦中風加護主任鍾芷萍醫師說明,「腦中風」是腦神經疾病當中造成失能與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且目前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5位。

中風發生後1個月,有6~8成的患者可能無法生活自理、需仰賴他人照顧,即便半年後也仍有5成患者存在失能危機

全台失能人口120萬,夏天也要防腦中風!冷氣房、運動都有風險,4重點防範_img_1

然而,鍾芷萍醫師指出,失能問題並非必然得消極承受或終身相伴的狀況,仍可靠完善的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語言治療等復健選擇,達到預防及恢復的效果。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許庭嘉與李昀珊職能治療師分享,患者常以為復健只是在訓練肢體的力量,事實上也同時在刺激大腦神經迴路及練習大腦與肢體之間的連結度。

中風後壞死的腦神經細胞雖然是不可逆的,但周圍的神經細胞卻能在經過刺激或適當訓練後,產生新的突觸與其他神經連結,進而取代原先壞死的腦細胞功能,形成新的運作機能

因此,只要透過積極主動的運動及完善的職能治療評估,在腦中風6個月內的黃金復健期間內加以刺激、練習, 9成以上的病友皆可達到最佳的神經功能恢復狀態,輕度失能者更有望縮短至2個月,鼓勵病友更應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醫病雙方齊心協力創造轉機。

全台失能人口120萬,夏天也要防腦中風!冷氣房、運動都有風險,4重點防範_img_2

夏天也是腦中風好發季節!4個預防重點

鍾芷萍醫師表示,不少人以為腦中風是好發於冬天的疾病,由於氣溫低造成血壓偏高,加上室內外溫差大造成腦血管的劇烈收縮和擴張,的確容易發生腦中風。然而卻少有人注意到,其實夏天也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

夏天裡容易發生腦中風的原因,主要是天氣熱造成的「身體水分過度流失」和「冷熱溫差過大」。身體水分流失過多會造成血液黏稠而易阻塞產生腦中風;空調造成的溫差過大則會造成血管異常收縮而產生腦中風。

夏天預防腦中風,建議以下幾點:

1. 定時補充水分

對於腦中風好發的老年人來說,由於口渴感覺較遲鈍,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流失過多水分,因此老年人在夏天裡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每1~2小時就要喝半杯至1杯的水,以避免身體水份過流失。一般人也建議定時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相關閱讀:水喝不夠易腦霧失智!中年後養成喝水新習慣:別等到口渴,這2個時間點最該補水

2. 冷氣溫度適宜

如果空調過冷,造成外界氣溫與室溫溫差過大,容易使身體血管過度收縮,導致腦中風。所以空調溫度不要太低,一般在攝氏26~28度之間較適宜。

如果是很熱的環境中回到室內,可以先吹一陣子電扇稍微降溫之後再開空調;從戶外回到冷氣房時,可以在中間常溫地帶(如樓梯間、大廳、廁所等)停留一下,讓所處環境不要一下溫差過大;另外,冷氣口也不宜直接對著身體吹

3. 睡前喝杯水

入睡後,皮膚表面和呼吸仍持續散失水分,但這時可能因睡著而無法及時補充水份,入睡前先喝一杯水,可以避免入睡後水分過度散失而導致體液不足。

最好是在床頭擺一組水壺和茶杯,半夜起來時也可以隨時補充水分。早上起來後也要趕快先喝一杯水,以補充睡著時散失的水分。

4. 清晨運動

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動脈硬化等疾病,而這些疾病都是腦中風的原因。夏天當然也可以運動,只是要好好選擇運動的時間。(相關閱讀:早晚運動結果大不同!早上運動可防癌,走路就有效

如果在過熱的情況下運動,造成水分過度散失,反而會更容易造成腦中風。最好的運動時間是清晨,傍晚時也不錯,氣溫都較為涼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

最後,台灣神經學學會尤香玉秘書長表示,腦部是人體內數一數二精密的器官,因其中遍布的神經構造複雜,故民眾大多不了解腦部損傷會對生活帶來的影響性程度。

因此呼籲大眾,主動關懷因腦神經疾病而致失能的病友權益,並鼓勵患者透過完善的復健治療,回歸職能人生,更要與各界聯手提升大眾對腦健康的認識,促進全民腦部健康!

(本文轉載自良醫健康網,原文標題為〈夏天也會「腦中風」!「這歲數」失能人數佔半數!醫師教你4招預防天熱腦中風〉)

2023/08/2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彭樹君專欄|國際孤獨等級表,你可以一個人做哪些事?人生中途之後,收穫「不需要人陪」的自由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