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

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
2023.08.25
88,427

2023.08.25

88,427

文章用聽的
00:00 05:50 1

文、內文圖片/張維文 主圖/Shutterstock

編按:健檢血壓出現紅字,數字多少才該緊張?你量血壓的方式正確嗎?高血壓標準已下修,≧130/80mmHg就是高血壓第一期,這時就該吃降壓藥嗎?有沒有不吃藥就可改善血壓的方法?而哪些人又是非吃藥不可呢?

林先生與林太太,住在我們診所的附近,因年齡皆在65歲以上,可每年做一次免費的成人健檢,便就近來診所做抽血驗尿的檢查。

這天,他們依約回診看報告。

「報告全都正常,沒有出現紅字喔!」

兩夫妻一聽到我這樣說,本來有點緊張的神情頓時輕鬆下來。

「不過啊,林先生的血壓有稍微偏高一些,要再多注意。」

林太太一聽到,便開始碎念先生:「之前就常跟你說不要那麼重口味,每次吃東西都要沾辣椒醬、豆腐乳之類的,吃那麼鹹對身體沒好處啊!」

「不過就是配一些吃,影響有那麼大嗎?」林先生回嘴。已經養成大半輩子的口味習慣,一時半刻就要他改掉,確實也挺困難。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來醫療院所檢查,心情較緊張,測到的血壓值自然會偏高。」為避免他們兩夫妻就在診間裡吵起來,我試圖打圓場。

血壓≧130/80mmHg正常嗎?超過這數字就是高血壓第一期

近幾年來的大型研究(收案人數超過8500人)如SPRINT與STEP臨床試驗發現:與傳統的血壓控制目標(收縮壓低於140mmHg)相比,若積極控制血壓,將收縮壓控制在小於130mmHg,則可再降低25~30%的心血管風險。

也就是說,將收縮壓控制在低於130mmHg,可降低近3成在未來得到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等心血管事件的機率

因此,美國心臟學會在2017年便下修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台灣心臟學會與高血壓學會在2022年聯合發表的新版高血壓治療指引,也從善如流,當血壓≧130/80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相關閱讀:最新高血壓判定標準改了!更多人被納入,新數字下你是危險族群嗎?台灣最新高血壓指引2大重點

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_img_1

新的量血壓建議:722原則在家  左右手差異不大於15mmHg

有些人可能有「白袍高血壓症候群」,一到醫療院所就很緊張,此時測得的血壓也會比平時來得高。

為避免在緊張情況下量到的血壓影響臨床判斷,《2022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以民眾自行在家中量到的血壓值,做為診斷是否有高血壓與追蹤療效的依據

可採「722 原則」:

7:連續7量測;若真的沒時間量,至少也要連續量4天做紀錄。

2早晚各量一次。早上起床後1小時內,上完廁所排尿後,但需在進食服藥前測量。晚上睡前1小時內。

2:每次量2遍(中間需間隔至少1分鐘)取平均值並記錄下來。

初次測量血壓時,左右上臂都要各測量一次,兩手測得的血壓值相差在15mmHg以內是可接受的,取較高的數字做為量到的血壓值。之後量血壓就都量數值較高的那側手臂之血壓

但若兩手血壓落差超過15mmHg,則需懷疑較低血壓的那側可能有鎖骨下動脈狹窄,要趕快去心臟內科就診做進一步的檢查。

關於血壓測量的更多注意事項可見下圖:

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_img_2

血壓偏高者、已吃降壓藥的人  該多久監測一次血壓?

身處忙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有些人可能會因工作繁忙,無法做到天天量血壓。

若在家中量到的血壓都很穩定,數字都差不多,是不是可以不用每天量?那多久量一次才適當呢?

《2022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有提到,依照個人的血壓高低與高血壓治療情況,可採取不同的頻率來執行722原則(連續七天、早晚量一次、每次量兩遍):

正常血壓(< 120/80 mmHg):每年一次

血壓偏高(120-129/<80 mmHg):每半年一次

高血壓(≧ 130/80 mmHg)

‧ 尚未開始吃藥:執行一週,以確定診斷是否已罹患高血壓。

‧ 剛開始服用降壓藥或有調整降壓藥劑量時:連續測量兩週之血壓,若血壓控制仍未達標,建議每個月至少要紀錄一次連續7天之血壓;若血壓控制良好,則每3個月執行一次722原則就好,可選在回診前一週,每天測量早晚之血壓。

‧ 已有服用降壓藥但控制尚未達標:每個月一次

‧ 已有服用降壓藥且控制良好:每3個月一次

血壓高一定要吃降壓藥嗎?原來醫師是這樣評估的

若在家中多次量到的血壓值都大於等於130/80mmHg,即可確定診斷為高血壓。

建議何時該開始服用降壓藥物呢?

可先評估患者是否具有下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_img_3

‧ ≧65歲

‧ 男性

‧ 高血脂症

‧ 抽菸

‧ 家中有親戚不到50歲就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即具有早發性ASCVD之家族史。

‧ 妊娠高血壓或子癲前症

若患者的危險因子不到3個,且沒有其他共病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心血管疾病,沒有因血壓過高而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HMOD, hypertension-mediated organ damage),如左心室肥大等,則屬心血管疾病的低風險族群,可先調整生活型態來控制血壓,當血壓大於等於140/90mmHg 時,才需開始服用降血壓藥

但若患者符合3個以上之危險因子、具其他共病如糖尿病、第三期以上之慢性腎臟病,甚至已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腦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心臟衰竭或主動脈剝離等,是未來易發作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建議要嚴格控制血壓,當血壓大於等於130/80mmHg時,就需降壓藥介入治療

且針對糖尿病合併其他器官之損傷、第四期以上慢性腎臟病、或已罹患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者,則要盡可能將血壓控制在低於120/80mmHg之目標

調整生活型態有助降血壓  光是健康飲食最多能降12mmHg

不管是否有服用降壓藥物,只要是血壓偏高(≧120/80mmHg)者,都建議調整生活型態,有助改善高血壓,讓血壓值低於120/80mmHg。

如何調整?可參考這個記憶口訣:「S-ABCDE」:

1. Salt減鹽

每日攝取量:2~4克的鈉,即5~10克的食鹽。每天少吃1克鈉,可降3.1mmHg收縮壓。

2. Alcohol少喝酒

每日攝取量:男性小於14克酒精、女性小於7克酒精。預期可降低收縮壓2~4mmHg

3. Body weight reduction減重

建議:BMI20~24.9。每減重1公斤可降1mmHg

4. Cigarette戒菸

建議:完全戒除;不論是一般香菸或電子菸都不要抽。對血壓影響無確定效果,但可降低心肌梗塞和腦血管中風的發生。

5. Diet健康飲食

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穀堅果、家禽魚類、低脂乳品;少吃紅肉、甜食、飲料,盡量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預期可降低收縮壓10~12mmHg

6. Exercise多運動

建議:每週至少5天達半小時以上之中強度有氧運動;可再加上一週2次之肌力訓練。預期可降低收縮壓3~11mmHg

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_img_4

若能落實上述6點,從生活各方面去調整,針對高血壓前期或第一期高血壓之患者,可延遲需開始規則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時機;對於已有在服藥的患者,也有助血壓的控制。

但若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或已經因為血壓過高而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者,在調整生活型態的同時,也建議要趁早開始服用降血壓藥,趕快讓血壓降下來,以免讓身體各器官繼續蒙受血壓高帶來的諸多危害。(相關閱讀:60歲以上血壓多少才正常?血壓藥要吃一輩子嗎?醫師:做好6件事降血壓,有機會停藥

已需服降壓藥的患者  該吃藥就吃藥避免更大傷害

因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多為高鹽、高油、高糖,高血壓是相當常見的文明病,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在門診,不時可看見30、40歲人的血壓值有偏高、甚至已診斷罹患高血壓!

若在體檢或去醫療院所就醫時,意外發現自己的血壓偏高,先別過度焦慮擔心,建議可採「722原則」在家量血壓,來做進一步確認。

不管是否有高血壓,都建議調整生活型態,讓自己過得更健康。

而針對已需降壓藥介入的高血壓患者,則是要及早開始服藥治療,千萬不要只想靠飲食與運動來改善高血壓,而錯失藥物治療的黃金時機,讓高血壓對身體產生更多更大的傷害喔!

血壓130/80就是高血壓!從6種生活型態下手,改善高血壓_img_5

(本文轉載自張維文醫師部落格,原文標題為〈關於高血壓你必須知道的五件事〉)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