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如何讓身體緊實、腹部平坦?專家建議這運動:一年增肌4公斤、消耗10公斤體脂肪
下一篇

家中有長輩肌少症、不能站,甚至臥床的人怎麼運動?5種肌力訓練,找回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讓身體緊實、腹部平坦?專家建議這運動:一年增肌4公斤、消耗10公斤體脂肪

增加基礎代謝,減脂事半功倍。

文/石井直方、柏口新二、高西文利 圖/Shutterstock

編按:如何讓身體緊實?少吃多動人人皆知,但如何打造能輕鬆燃脂的身體?東大肌力學教授、骨科醫師及福岡軟銀鷹教練提出能讓身體緊實的3大原則,其中,又以增加肌肉最重要。別以為很困難,每週2次每次10分鐘,就可能產生很大不同。若想結合有氧運動,也記得慎選運動類型,以免增肌燃脂不成,還先消耗了肌肉。

有些人為了預防或改善代謝症候群、肥胖或文明病,必須消除多餘的體脂肪,讓身體變「緊實」。在女性之中,似乎有很多人為了雕塑身材,想要讓腹部周圍變緊實。

「緊實」所需要做的,就是「讓身體消耗的熱量超過攝取的熱量」。雖然非常簡單,但不可能在短短幾天內就打造出緊實的身材。於是就有人會說:「減肥好難」、「運動好痛苦、好累」、「我沒辦法忍耐不吃」、「有沒有什麼能輕鬆消除脂肪的方法」。

以肌力訓練為主要運動的健美運動員,都以「如何在脂肪已經減到不能再減的身體上,留下更多的肌肉」為目標,為了在賽事上出場,每次都會「緊實」身體,成功率幾乎100%。男性健美運動員的體脂肪率幾乎都在10%以下,就算再高也幾乎沒人會帶著15%以上的體脂肪率出席賽事,與代謝症候群或文明病無緣。

「緊實」之所以每次都成功,是因為大家理解那個方法,並清楚看見其中的道理。他們知道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在幾天內,就輕輕鬆鬆得到「緊實」的效果。同時也理解要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才能達到目的。想要創造「緊實」的效果,無論如何都必須投入這麼長的時間,因此是否能夠「樂在其中」就成了重點。為此,我們就接著來看以下的「緊實」3大原則。

「緊實」的3大原則  鍛鍊肌肉是基本原則

想要健康地瘦下來,一般來說有3大原則:

① 打造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肌力訓練)

② 在生活中活動身體(有氧運動)

③ 調整飲食(正確的飲食)

首先,①打造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就是靠肌力訓練鍛鍊出肌肉。只要能增加肌肉,就能透過以下這些「動保熱血」的功能,獲得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

• 可以輕鬆活動身體,幫助脂肪燃燒;

• 由於能保護骨骼、關節或韌帶,因此可以放心地活動身體;

• 由於會從身體產生熱能,提高基礎代謝,因此即使什麼都不做,身體也會自行燃燒脂肪

藉由幫助血液流動,可以迅速排除堆積在體內的疲勞物質,加快恢復的速度

如此一來,就能夠②在生活中自然地活動身體,不需要太過勉強就能燃燒脂肪。最後是③調整飲食,即攝取營養均衡的正確飲食,進行熱量的調整。

每週2次肌力訓練  半年增4公斤肌肉提高基礎代謝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實踐範例吧!首先是藉由肌力訓練增加肌肉,提高基礎代謝,打造出容易消耗脂肪的身體。

基礎代謝率是即使不做特別的運動,也必須用來維持生命的代謝,占全體消耗熱量的60%以上,其中約40%是被肌肉產生的熱能所使用。也有研究顯示,肌肉每增加1公斤,平均1天的基礎代謝率就會提高約50大卡。如果每週做2次肌力訓練,每次10分鐘左右,大約花半年~1年的時間,就有可能「增加4公斤的肌肉」。4公斤×50大卡,等於1天可以提高200大卡的基礎代謝。

接下來,在生活中多安排運動,每天消耗200大卡的熱量,像走路、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都可以。

然後試著把每天飲食中攝取到的熱量減少200大卡

只要把這3項加起來,1天就會減少600大卡。由於每1公克的體脂肪能產生7大卡的熱量,因此600大卡÷7 ≒ 86公克/天,86公克×365(天)=31,390公克/年,換算成脂肪量就是30公斤以上。

上述的②每天運動的生活與③飲食調整,若要每天執行,我想現實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過只要有肌肉,不必改變什麼也能每天進行基礎代謝

假設增加4公斤的肌肉,200大卡÷7 ≒ 29 公克/天,29公克×365(天)=10,585公克/年,即使只有①打造出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1年也能夠消耗約10公斤的體脂肪。

順序超重要!先肌力訓練、後有氧運動

筆者曾經指導過多位沒有運動經驗的60幾歲女性,讓她們每週做一次40分鐘的運動,其中包含伸展運動或有氧運動,並成功在半年後增加2公斤、1年後增加4公斤的肌肉。肌力訓練則是用2~3公斤的啞鈴,做15分鐘左右的慢速訓練,既安全又簡單。

做慢速訓練等肌力訓練,會使人體分泌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這些激素會加快體脂肪的分解速度,讓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增加。脂肪消耗的機制有分解與燃燒2個環節。首先,體脂肪會被分解為游離脂肪酸與甘油,釋出到血液中。接著再將那些作為能量使用,即可燃燒脂肪。

有研究證明在做完肌力訓練以後,脂肪分解作用最長會持續5~6小時。在這段時間內,如果進行實際讓脂肪燃燒的慢跑或走路等有氧運動,還能進一步提升緊實的效果。因此,「先做肌力訓練,再做慢跑等有氧運動」,這個順序很重要

慎選有氧運動!快走、慢跑可燃脂、快跑會減少肌肉

我們平常活動或運動,是以醣類與脂質作為能量來源。若是運動強度高的肌力訓練,能量來源幾乎全是醣類,通常都不會用到脂肪。想要靠運動燃燒脂肪(脂質),必須做有氧運動才行。

快走會使用到的能量來源,是醣類與脂質各半。慢跑或跑步是醣類高過脂質,若跑到心臟怦怦跳得很難受,會再加上無氧性的能量代謝,使得醣類消耗的比例變高。

體脂肪燃燒的標準可以看脈搏。若心率是110~120,即可有效率地消耗脂肪。這是快走或輕鬆慢跑等情況下的心率

筆者年輕時因為沒有這些知識,所以在以健美運動員身分參加賽事期間,曾經有段時期拚命地跑步。跑到氣喘吁吁的程度,因此心率應該也超過120吧!雖然有消耗一定程度的體脂肪,但想必也同時犧牲了好不容易練出來的肌肉。

如果先做以醣類為能量來源的肌力訓練,再繼續跑步消耗醣類,肌肉中的醣類就會枯竭。如此一來,肌肉會被分解,用來彌補跑步時不足的能量,因此會對肌力訓練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我在做深蹲或臥推等高重量的訓練項目時,使用的重量也都降低了。最新的研究也顯示,肌肉中的肝醣如果減少,也會阻礙肌肉中的蛋白質合成。

我知道這些事情後,就把跑步改成比較輕鬆緩慢的慢跑,因此才能順利降低體脂肪。結果即便我的體重減輕10公斤,深蹲或臥推的紀錄依然沒有退步太多。這表示我在沒有犧牲肌肉量的情況下,成功地燃燒脂肪。

此外,健美運動員由於肌肉量多、基礎代謝高,因此醣類的攝取方式,才是保留肌肉量並降低體脂肪的關鍵所在。以我自己來說,我即使在飲食控制期間,也不會減少太多醣類(白米)的攝取量。相對地,我盡量少吃油炸物或用油做的料理(脂肪),改用蒸、烤、煮等不使用油的方式來烹飪。

至於促進脂肪燃燒的快走,也適用於追求健康為目的的一般民眾。

(本文摘自石井直方、柏口新二、高西文利著,《強化肌力訓練全書:東大肌力學教授、骨科醫師及福岡軟銀鷹教練,寫給訓練者的科學化鍛鍊指南》,聯經出版)

2023/08/0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家中有長輩肌少症、不能站,甚至臥床的人怎麼運動?5種肌力訓練,找回生活自理能力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