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才是熟齡族最棒的養生!70歲花漾奶奶:上了年紀才去旅行,領悟現在還不是離開這世界的時候
未來還會更老,想做的事現在去做。
文/金原姬 圖/Shutterstock
編按:熟齡族去旅行該先準備哪些事呢?上了年紀才開始旅行的70歲花漾奶奶金原姬,想在變得更老之前,盡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比起為了餘生認真吃營養品、保健品、補品,更想持續進行嶄新的嘗試,透過旅行,激發、喚醒不斷變老的身體與感性。
我不會開車,不會游泳,甚至連腳踏車也不會騎。拿腳踏車來說,年輕時我曾嘗試著騎了好幾回,在總是摔得人仰馬翻、膝蓋上也留下深深的傷口之後,我才不得不夾著尾巴,低頭認栽。
運動細胞那麼不發達的我,卻在去年學起了腳踏車,還在這把年紀學會了呢。雖然是四輪腳踏車啦。話說,即使騎的是四輪車,倒也不是剛起步就完全不會摔跤。無論如何,年輕時做不到的事情,居然在上年紀之後學成了。
在韓國,認定正式邁入老年的年齡是65歲。彷彿意味著,我們在大韓民國長年以來任勞任怨,認真過活,因此從這時開始,毋需工作也能獲得相應的年金和各種優待,讓我們閒享清福。年老後能做些什麼?對我而言,老年與其說是區分什麼事做得來、或做不來的年齡分水嶺,我的心和我的意志,似乎才是這個時期的關鍵。
我一直夢想著能出國走走,來一趟自由行。但無論在金錢或是時間上,現實都不曾對我寬宏以待。年輕時,我只能將旅行的夢想珍藏在心底,當年紀漸長,時間上漸有餘暇,夢想才得以成真。此後,我踏遍了20幾個國家和眾多城市,自在遊歷各方。
不管年歲多大,無論是否步入老年,都別輕易認定人生已經落幕。只要一朝尚未作古,生命就還未終結。未來還有更悲傷、更寂寞、更孤獨、更須咬牙堅持、更加苦痛的時間會持續下去,我要擁抱這一切,將我力所能及之事不斷實現。因此,我拋下拐杖,拉上行李,啟程出發。
國家認證不工作也沒關係的階段 用新鮮事激活自己
但凡上了年紀,出遠門也好、離家也罷,只要想嘗試一些新鮮事,人們似乎往往認為,年邁的身軀就必須為了餘生戒慎節制。然而,若索性當作時日無多、餘途短暫,哪怕年老力衰也要盡情走跳一回,這麼一想,就能遇見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位名為胡達・克魯斯的老奶奶,曾以91歲高齡攻頂富士山(Hulda Crooks,美國人,在65歲~90歲之間攀登近百岳,於1987年以91歲高齡登頂富士山)。就常識而言雖是叫人吃驚的事蹟,但也說明了並非不可能。金亨錫(김형석,韓國散文家、哲學家,1920年生,時任韓國延世大學名譽教授)博士直到高齡過百,仍持續出版書籍、演說不輟,成為許多人的表率。
雖然可以藉口推託「都這把年紀了,還能做什麼」,但也正因為一把年紀,更能輕鬆無壓力地挑戰新的事物。年輕時無法隨心所欲,要養家餬口,會在意他人目光,但此刻的我,已經活到了國家認證「即使不工作,也沒人能對我指指點點」的年齡囉。
同齡的朋友們總說我的體力了得,似乎看到我這把年紀還能搭乘長途飛機,在陌生的地方徒步走上一整天,就認為我的體能過於常人。但會這麼說的人,大部分都早早就把營養品吃好吃滿。基本的維他命和紅蔘不說,三不五時就嚷著困頓乏力,每到春天就得吃補品;一聽說哪兒有什麼東西對身體好,就要特別去找當季時令的食物來吃。越是這樣注重養生的人,反而越常聽到他們細數著近來如何痠軟無力。
有些時候,這種語言其實是種暗示,向對方無言地表示:「我已經上年紀啦,現在我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多休息,你要多照顧我。」嚴重一些的,看上去就像在任性耍賴。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個體差異,有人生下來就是體力過人,也有些人天生體質特別虛弱。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證生來體質強壯的人,必然會比天生體虛的人活得更長久。
我們無法阻止衰老,困頓疲乏更是個無形的敵人,在我們活著的每個瞬間都必須時刻克服。若抱持這個觀點,長壽絕對不是種福分。
那麼,不妨持續去進行嶄新的嘗試,去激發、喚醒我們不斷委靡拖沓的軀體與感性,如何?
熟齡族出遠門 該準備的7個重點事項
年輕的時候,要出發旅行的前一晚還會加班到最後一刻,在抵達轉運站之後,洗個臉、沖個涼、吃個便飯,就能馬上搭早班的飛機或船班輕裝出發。但現在的我已經不年輕啦。所以,出發旅行時,一定要記得準備一些東西。
1. 到醫院治療領藥
首先!去醫院做一次營養諮詢,或好好接受狹窄症、腰椎症狀、退化性關節炎、血壓問題等病症的治療,並請醫生多開立幾天的處方藥。
2. 購買個人藥品
這還不夠充分!為了以防萬一,記得走一趟藥局,購入個人必備的消炎藥和營養補充品。
3. 整髮染髮
如果是長達1個月的旅程,別忘了帶上染髮劑。當然,出發前也要造訪美容院,好好燙個頭、染個髮。
4. 習慣吃的食物或調味品
那麼多年以來,我們的口味就是習慣了泡菜湯、大醬湯,若整整1個月都吃西式餐點肯定不容易,所以也需要多帶幾條管狀的辣椒醬。
5. 護照包
我可信不過我那不太靈光的記憶力,護照也總要取出來反覆確認好幾回。因此需要一個牢靠的小袋子,方便隨時確認護照的存在。
6. 了解便宜的通話方式
在異國他鄉也會需要隨時問候家人近況。話雖如此,身在海外畢竟不方便老是打電話,所以要提前打聽好能夠便宜通話的方法,請子女協助提前做好準備。
7. 關節肌肉酸痛對策
對了對了!還有關節藥、痠痛貼布、熱敷用品,以及……。
上了年紀去旅行 反而能用新眼光看待熟悉的地方
上了年紀去旅行,也許並不是為了探訪我所未知的天地;相反地,是為了審視我所生活的世界以及我曾經歷的時間,才啟程出發也說不定。
每當旅程結束回到家中,打開門的那一刻,那股家的味道和家人的氣息由鼻尖沁入,往往讓我感到安心而舒適。
臨行前,我總渴望能擺脫這陳舊積鬱的氣味,但也會在旅行中的某一刻,開始逐漸想念那味道。聞到那氣味的瞬間,讓人感覺終於回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無比心安。我的家就在那兒、一如往常。當我看見擺放在我臥室和客廳裡的電視,播映出還沒來得及看完的電視劇,就倍感幸福,一思及我能在這份舒適之中安度剩餘的時光,更讓人心滿意足。
上了年紀才去旅行,或許是為了領悟現在還不是永遠離開這世界的時候、為了確認屬於我的當下,也說不定。
老年人的時光,似乎就是這麼一回事。
上了歲數,再獨自制定計畫、前往陌生的國度,橫衝直撞地體驗不一樣的世界,似乎更能讓人切實體悟過往的時間。這使我重新醒悟,曾經那般枯燥、疲憊、煩悶的時光和位置,正是我所擁有的、於我而言最安心的一切,也讓我能用全新的心情對待家人、對待鄰居、對待職場,更謙虛也更踏實地度過晚年時光。或許正因為老了,才能有這份領悟吧。
累了,就出發吧,走一遭再回來看看。你將能感受到自己的容身之處、自己最安定的位置所在何方。如果走一趟回來,你依舊無法感到舒適心安,那麼,或許現在你所處的位置並不屬於你,也未可知。
(本文摘自金原姬著,《花漾奶奶熟旅行:70歲還是要拉起行李箱》,三民出版)
2023/07/0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